千万“绝育雄蚊”出动,守护夏日安宁

发布时间:2025-08-07 03:45  浏览量:1

在广州黄埔区一座不起眼的办公楼内,恒温实验室里培育着数百万颗细小蚊卵。这里是每周量产五百万“绝育雄蚊”的“蚊子工厂”,一条利用生物技术阻击基孔肯雅热的科技防线正在高效运转。

图片素材取源于网络

未来两月内,总计4000万只这样的特殊“战士”将分批飞赴广州、佛山等地的社区。它们体内携带沃尔巴克氏体共生菌,这是一种天然的“绝育术”。当这些雄蚊与野生雌蚊交配后,产下的卵便无法孵化。由于雌蚊一生通常只交配一次,一次这样的“错配”就能有效阻断其繁殖链。

图片素材取源于网络

“以蚊治蚊”的关键在于精准。传统化学消杀范围广,可能误伤蜜蜂等益虫,还会导致蚊虫产生抗药性。而“绝育雄蚊”则像精准制导的“生物导弹”,只针对传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的主要元凶——白纹伊蚊。技术人员形象地比喻:“这相当于给蚊子做了绝育手术。”

图片素材取源于网络

成效显著:

在广州白云区峡石村,应用该技术后已连续七年未出现登革热本地病例,白纹伊蚊的控制率超过90%。

实践表明,通常三周后蚊群数量开始明显下降,六至八周内压制率可达80%以上。居民们能直观感受到变化:窗边恼人的嗡嗡声少了,孩子们在户外玩耍被叮咬起大包的情况也大幅减少。

图片素材取源于网络

除了科技手段,社区防控也在同步进行。多地通过清理积水容器、无人机喷洒等“空中+地面”的方式构建立体防线,全民参与翻盆倒罐清除蚊虫孳生地。

基孔肯雅热带来的关节剧痛和皮肤色素沉着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疫苗和特效药尚未普及的情况下,这些体长不足5毫米的“绝育雄蚊”,承载着降低疾病风险、保障公共健康的期望。

图片素材取源于网络

这些不吸血、不扰民的雄蚊,其使命就是以自身生命为代价,切断病毒的传播链条。平均每平方米仅需2-3元的年投入成本,带来的却是孩子可以安心玩耍、老人能悠闲纳凉的健康环境。

图片素材取源于网络

科技的力量往往在于其润物无声——无需惊天动地,只为让生活回归应有的安宁。当夏夜的微风轻拂,或许正是这些微小而沉默的“生物战士”,在默默守护着我们的日常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