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本土,连接全球”,华纳音乐中国和它所构建的新样本
发布时间:2025-08-08 21:10 浏览量:2
“拉布布来攻打上海了,玲娜贝尔快跑!”6月28日,潮流IP Zimomo化身“潮流DJ”,甩动荧光触角带动全场热舞气氛,小金Labubu和小灰Labubu贡献了舞台首秀,带来两首歌《labubu之歌》和《冬日约定》的表演。
在盛典环节,王嘉尔现身舞台给Zimomo颁发了“潮流舞王”颁奖。随后两位舞王同台,来了一次跨次元的“斗舞”,更是引爆社媒网络。
2025年6月28日-29日,上海国际赛车场被改造成一个巨大的“音乐游乐场”,这场以“超音速”为概念的跨界盛典,汇聚了超百组艺人,涵盖音乐人、偶像团体、演员、导演、超模、潮流IP等跨圈层精英。
现场持续近8小时的潮流音乐狂欢派对,融合音乐人演出、颁奖典礼与时尚产业话题,相关话题累计上榜热搜113个,全网讨论量突破15亿,也展现了华纳音乐中国在音娱跨界资源上的整合能力。
无论是今年盛夏联合SMG看东方和《时尚芭莎》打造“2025 BAZAAR GALA看东方·芭莎之夜暨超音尚派对”,还是去年联合阅文集团在新加坡落地的“阅文音乐节”,从音乐版权、艺人经纪服务到切入现下演出赛道,华纳音乐中国已悄然完成关键战略的布局。
6月初,华纳音乐中国搬入了总面积超2000平米的新办公室,为音乐人打造了从录音棚、视听室、词曲创作室及专业舞台的“灵感工厂”。种种新动向显示了华纳音乐集团正在加大对中国音乐产业的投资力度。
近年来,华纳音乐中国在新一任董事总经理谭欣(Sherry)女士的带领下,通过加强本土化数字音乐内容的投资和运营,持续提升了华纳音乐在中国市场的内容竞争力。回顾华纳音乐中国近年来的动作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深耕本土内容、注重跨界融合以及布局全球化”的组合拳打法。
“金曲”和“热歌”双轨并行
曲库价值挖掘与歌手事业“共生共赢”
今年3月,代表全球录制音乐行业的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发布了《全球音乐报告2025》报告,周深与华纳音乐中国合作发行的《反深代词》跻身IFPI 2024全球畅销专辑榜Top11,此前周杰伦曾在2022年进入全球十大畅销艺人榜单。IFPI的榜单是基于全球95个国家和地区的实体/数字专辑销量、流媒体播放量等综合数据,周深与Taylor Swift等一众国际巨星同榜,成为首位以专辑销量登顶国际权威榜单的内地歌手。数据显示,2024年周深《反深代词》全平台销量突破200万张,销售额超6000万人民币。
2024年,张艺兴的首张全英文音乐专辑《STEP》发行,这张专辑从企划制作到全球营销推广,皆由华纳音乐中国负责,国内数字专辑销量达70万张,美版实体专辑登陆Billboard Top47;艺人Spotify月听众增长300%,并登榜Spotify Top200,打造了华语歌手走向世界舞台的范本。
从张艺兴到周深,华纳音乐差异化的策略和精准的市场推广定位,均在不同的歌手赛道中寻求新的突破,同时覆盖最广度的受众群体。这些数据同时也反映了内地乐坛在全球市场影响力的突破。
在内容运营方面,华纳音乐中国采取的是“金曲”和“热单”双轨并行的策略,打造兼具品质和流量的内容,持久焕发音乐作品的生命力。
一方面,不断打造脍炙人口的金曲,如袁娅维《月亮失眠了》入围第33届 金曲奖 “最佳华语女歌手奖”和“最佳演唱录音专辑奖”,成为该届金曲奖唯一获得两项提名的专辑、秦四风《SEDAR》获得第28届台湾金曲奖演奏类最佳专辑奖和最佳演奏录音室专辑奖等,树立行业品质标杆,持续提升音乐人在主流市场的音乐咖位和行业影响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另一方面,华纳音乐中国紧跟市场发展,打造众多破圈热歌。
打造了《迷宫》、《有些》、《一点》等热单,实现破圈传播;《我的爱没前奏》音乐平台播放破1亿,抖音视频播放量超3亿,欧阳娜娜等明星达人翻唱,跟拍100w+;推出《工厂》这类具有破圈层社会话题讨论度的歌曲,成为2024-2025年度中文说唱最佳单曲 & 大众选择单曲 双TOP &华语说唱【年度单曲】;那奇沃夫《KASABLANKA》掀起新疆说唱大势,所在专辑获 2024华语说唱【年度地域专辑】;此外,华纳也深入挖掘有潜质的优质音乐人打造热歌,通过与新生代音乐人en王翊恩合作,成功推出《当爱在靠近》等经典重制及《时差》等原创作品,持续丰富音乐市场供给;与实力唱将黄霄雲合作推出原创专辑《没语季节》,赢得市场口碑。
在经典曲库运营方面,华纳音乐也展现了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通过对方大同、林俊杰、陶喆、孙燕姿等艺人作品的重新营销,成功带动“怀旧”潮流回归。通过多维度的数字营销策略展开推广,依托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听众群体的情感共鸣点,将《麦恩莉》《黑色柳丁》《天黑黑》等时代金曲与短视频平台创意玩法深度融合,打造#千禧年复兴#等怀旧音乐的话题矩阵,联动平台推出一系列聆听老歌、穿越时光的歌单。
实际上,这种策略不仅挖掘了存量曲库的价值,怀旧营销也会与艺人巡演的前期预热以及巡演期间的宣发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譬如,孙燕姿“就在日落以后”巡演的每场演出大都提前三个月售罄;陶喆的Soul Power巡演展现了R&B教父的持久魅力,每场演出均出现“秒罄”盛况,陶喆2024全国巡演联动catalog宣推,总流量增长率达450%。而林俊杰“JJ20 FINAL LAP”收官站在北京鸟巢举办九场演唱会,第二周于7月4-6日已完成,三天累计吸引超15万入场。
对于华语乐坛标杆艺人来说,作品是巡演营销中唤起大众共情不可或缺的载体,这也充分验证了存量曲库价值挖掘与线下演出生态的共生共赢关系。
多元化艺人矩阵
注重音乐品质感,打造全链路经纪服务
在流量红利逐渐消退的背景下,如何为头部艺人“归来”打造持续的影响力?华纳音乐中国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断扩大业务版图,形成内容制作、艺人经纪、演出运营的完整生态链,全方位赋能艺人。
亚洲天后Elva萧亚轩的回归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今年6 月,Elva萧亚轩通过综艺《让我来唱》再次回归大众视野。通过综艺节目内容传播、艺人社交媒体运营,热度持续攀升,Elva斩获全网热搜100+,更有3次登顶微博、抖音热搜Top1,全网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10亿+,引发广泛关注,大批00后年轻粉丝也通过Elva了解到了“经济上行的美”。
华纳音乐中国围绕Elva萧亚轩回归,借助综艺热度,策划了老歌营销,成功助推歌曲《遗失的心跳》《突然想起你》《爱的主打歌》等强势翻红,拉动付费收听,带动整个曲库流量。其中《遗失的心跳》突出表现明显,歌曲日流量增长500%,推广后10天内播放量破亿。歌曲BGM在抖音的使用量累计突破100万次,2次霸榜抖音Top1,跻身DSP平台10+个重点榜单,3次斩获QQ音乐榜单Top1,并成功进入酷狗Top500的第6位。
由此可见,华纳音乐中国在头部艺人运营领域展现出系统化的专业能力,通过360度全方位服务体系,深度挖掘艺人潜能,赋能艺人。
除了头部艺人的运营,华纳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和类型的艺人也制定了差异化运营策略:
对于优质偶像型艺人如陈立农,公司实施口碑先行,精细化运营音乐作品和演出舞台,打造行业精品,助力其从偶像变为真正的歌手,2025年新一轮的个人巡演,已经官宣了五场万人场开票即售罄;
针对新生代音乐人则采取持续的热歌产出撬动现场演出,同时巡演反哺歌曲传播,打造良性线下-线下-线上的流量闭环的运营策略。以step.jad依加为例,2022年,单曲《疲惫的爱》突破了1亿次流媒体播放,成为国内最热门的R&B歌曲, 2023年单曲《迷宫》突破了3亿次流媒体播放,2024年单曲《思念病》持续霸榜,同年个人全国巡演首轮十城售罄 动员人数2w+,2025年巡演预计两轮共20场+,日前已启动。华纳成功完成将依加从素人到R&B热门歌手的全链路开发,印证了其在艺人孵化领域的正确选择;
针对垂直领域艺人,公司通过精准定位和特色化运营,助力在圈层建立鲜明的个人标识。如Hiphop代表歌手李大奔,华纳从音乐、舞台、商务品牌合作等各方面发力,精准重塑其时尚贵公子个人定位。其舞台视频一周之内获得全网百万点赞,实现扩圈效应,达到巡演期间全站售罄,陆续接到卡地亚,Burberry 和Diesel等品牌邀请,成为hiphop届最受奢侈品品牌青睐的rapper之一。
这些案例共同体现了华纳音乐中国在艺人价值开发方面的体系化运营能力和行业经验。
在新生代发掘方面,华纳音乐中国同样建立了一套标准化流程,从市场中筛选潜力新人,通过专业培训提升音乐素养,匹配优质制作资源打造作品,最后通过综艺、演出、商务合作等多渠道推广。譬如,祝梓、邵子恒、闫泽欢、林墨、徐梦洁等新生代音乐人和优质偶像,华纳音乐通过立体式的服务,进一步提升商业价值和市场认可度。
此外,华纳音乐中国在经典艺人焕新运营方面同样成效显著。针对如林志颖、蔡旻佑、弦子等具有经典作品的成熟艺人,华纳采用"综艺曝光+新媒体传播+音乐节落地"的全链路运营模式:通过热门综艺节目重塑大众认知,借助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强化艺人形象传播,并依托音乐节等线下场景实现商业价值转化。这种多维度的运营策略,既激活了艺人的存量粉丝基础,又有效拓展了新生代受众群体,实现了经典艺人在新时代的市场价值升级。
从音乐节到跨界盛典
探索音乐的边界,“走出去”与“引进来”
在全球化战略的推动下,华纳音乐中国持续发力,利用自有的国际化资源,不断加强与全球音乐市场的联系,助力肖战、张艺兴、邓紫棋等华语艺人登上国际舞台。以今年3月肖战的个人专辑《我们》(《WM》)海外发行为例,上线首日横扫全球36个国家/地区iTunes专辑榜,共计69次登榜,其中33次TOP1,17次TOP2,打破了此前《光点》的发行纪录。这背后是华纳音乐强大的海外发行网络和不同地区本地化的营销推广策略。
华纳音乐中国积极推动华语音乐出海,同时也在积极引进国际艺人。譬如,2024年加拿大歌手Faouzia(凡希亚)在《歌手2024》中的破圈,收获全网讨论;Michael Buble(麦可布雷)、Charlie Puth(断眉)在《歌手2025》的惊艳亮相,收获了中国网友的喜欢,这些都证明了音乐综艺可以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音乐产业生态中,除了版权运营和艺人经纪服务,线下演出也是华纳音乐中国的重要业务版图。2023-2024年,中国演出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这种繁荣并非偶然,而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线下演出正从单纯的表演形式升级为集内容变现、粉丝运营和品牌塑造于一体的战略枢纽。华纳音乐中国深耕本土市场,将线下演出视为打通"内容生产-艺人培养-商业变现"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对于华纳音乐中国来说,旗下签约艺人同样活跃在巡演路上,落地举办了高频次的演出。2024年,公司更是成立了演出事业部,加大人才招募的力度和演出项目出品的速度,提升在演出板块的内容竞争力。
去年12月28日至31日,由华纳音乐中国和阅文集团联合打造的“阅文音乐节”在新加坡落地,这是新加坡史上规模最大、艺人阵容最丰富的音乐节之一。在阵容方面,阅文音乐节邀请了来自中国、新加坡、韩国等多国顶尖音乐人,如Billkin马群耀、徐佳莹、江美琪、中岛美嘉、Reiko、Afrojack、朱婧汐等,涵盖了流行、嘻哈、电音等多种曲风,现场还设有大型IP打卡装置、IP主题玩乐市集,12月31日跨年夜更有烟花、无人机表演,为观众带来美食、游玩、购物一站式娱乐体验。
刚刚在上海落地的“2025 BAZAAR GALA看东方·芭莎之夜暨超音尚派对”,活动的艺人阵容构成颇具代表性,既有像“夏日入侵企画”这样的乐队,也有陈立农、时代少年团等偶像团体,还有潮玩LABUBU、Zimomo等潮流IP的跨界参与。而华纳音乐旗下的签约艺人在此次活动中表现亮眼,陈立农以未来感舞台传递自信宣言,弦子用细腻声线演绎经典,李大奔展现说唱实力,林墨、邵子恒等新生代艺人通过创新的舞台表演方式,吸引年轻粉丝的关注。
之所以跨界时尚行业,在于音乐并非独立的内容存在,“看东方·芭莎之夜”的独特在于它创造了一种新的娱乐形态,它将“时尚秀场”的视觉冲击与“音乐演出”的听觉震撼有机结合,这种打破常规的呈现方式,本身是华纳音乐中国团队对当下娱乐内容消费市场的深刻洞察——Z世代听众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音乐形式,而是追求更具沉浸感、互动性的娱乐体验。
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这种双向流动不仅丰富了国内音乐生态,也提升了中国在全球音乐产业中的影响力。
小结
深耕本土,布局全球
构建一个更具生命力的系统
回顾华纳音乐中国近年来的发展轨迹,在内容创作上,华纳音乐中国坚持“品质金曲”与“市场热歌”的双轨并行;在艺人培育上,华纳音乐构建了从新人到头部的全链条一站式服务体系;在业务拓展上,华纳音乐中国通过联合打造音乐活动IP的方式,创造新增量,尤其是国际化方面,实现双向流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站在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手握重要头部曲库的大型音乐公司同样危机感十足,华纳音乐中国的实践创造了一个新样本。对于华纳音乐中国团队来说,深耕本土的核心是“开放与协同”,因为开放的心态使其能够深入本土市场,保持敏锐的内容洞察力和执行力,而背靠华纳音乐集团的海外优势,“引进来”与“走出去”,高效协同机制同样带来了中国音乐业务发展更具想象力的未来。
总的来看,从曲库运营、艺人经纪、现场音乐到跨界合作,正如华纳音乐中国董事总经理谭欣(Sherry)女士所言“要打造最本土的国际唱片公司”,华纳音乐中国深耕本土市场,以音乐为纽带,连接中国与世界,构建了一个更具生命力的音乐生态体系。
撰文:董露茜
排版:河清 / 审核:容容
阅读往期热文
▼
华纳音乐丨华纳音乐中国乔迁新址,蓄力商业版图在本土音乐市场生态升级
【音乐财经】 入驻第三方平台腾讯新闻丨网易财经|36Kr|新浪财经 百度百家 | 搜狐 知乎 | 虎嗅网 | 文旅中国|界面《音乐周报》-《音乐财经》专版 微博(4.7万订阅) | 抖音(18万订阅)|小红书(2000订阅)官网网站:www.livemusichina.com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