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项医疗“黑科技”亮相武汉,多项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发布时间:2025-08-08 21:19 浏览量:1
8月6日,由武汉市卫健委举办的湖北省武汉市首批核心医疗技术评审“先锋技术”组综合评审在武汉市第一医院举行,48项创新医疗技术集中展示,涵盖微创技术迭代、生物技术应用、人工智能辅助、医工融合等领域。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了解到,参与评审的技术成果已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显著成效,不少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冠心病治疗领域,武汉协和医院心内科程翔教授团队创新提出“双指引导管微导管边支保护技术”,有效解决了左主干分叉钙化病变冠脉介入治疗的世界级难题。该技术通过同时操控两个指引导管,在旋磨主支血管时保护分支血管,显著降低手术风险。目前,武汉协和医院将这项技术应用于临床,已有十余名患者受益。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评审中一批“医工融合”创新成果集中亮相,将科幻电影中的未来医疗场景变为现实。其中,武汉同济医院肖骏教授团队借助3D打印技术破解了传统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精准度难题。通过高分辨率CT扫描获取精确数据,1:1还原“骨骼地图”,构建人体髋关节的三维立体模型,医疗团队根据模型为患者定制截骨导板,有效确保患者术后双下肢等长,显著提升了手术效果。
除上述案例外,多项创新技术同样引人注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江洪教授团队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为高龄高危患者提供了微创治疗选择;武汉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卞红强的“三镜联合”技术,显著提高了儿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救治成功率;武汉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杨超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多开窗全腔内主动脉修复术”,通过仿真规划平台实现精准治疗。
“这些成果充分体现了武汉医疗科技创新的实力和潜力。”评审专家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陈萦晅教授表示,此次评审活动展现了武汉医疗技术创新的前瞻性布局,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和搭建评估体系,推动了先进诊疗技术的规范化应用。
据悉,这些技术未来有望惠及更多患者,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评审委员会表示,将持续跟踪这些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