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4点新变化,新版《家用防灾应急包》国家标准发布
发布时间:2025-08-08 21:19 浏览量:1
8月6日,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日修订发布《家用防灾应急包》国家标准(GB/T 36750—2025),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最新变化包括:分类配置不同受灾场景所需的应急物品、加严应急包的质量要求、提升配置的应急物品质量水平以及新增家用防灾应急包智能化功能建议。
8月6日,“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发布《家用防灾应急包》国家标准(GB/T 36750—2025)相关图解说明。“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图
据了解,根据火灾、洪涝灾害、地震地质灾害3种典型受灾场景,应急包分为基础型和扩充型两种。基础应急包主要包括多功能手电筒、高频口哨、急救毯等38项应急物品,用于满足受灾人员紧急情况下的基本生存需求。扩充应急包分为洪涝灾害应急包、火灾应急包和地震地质灾害应急包,可满足更多特殊场景需求。
山东省济南市急救中心急救部部长黄珂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对于高层住宅,必备纸质疏散图、SOS手电、信号指示灯等强光信号装备;背包需轻量化双肩款,建议增配阻燃隔热毯。
“南方多雨,注意采用防水背包和内部防水袋;增加无动力净水设备或消毒片;增加应对蚊虫叮咬所需强效驱蚊剂、外用药膏、抗真菌药膏等。北方寒冷,增配防寒手套及加厚保暖帽袜;备耐寒锂电池设备(如耐低温充电宝、干电池等);建议冬季增加愈裂霜等防冻防裂护肤品。”四川省成都应急安全生产崇州救援队副队长毛瑞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黄珂表示,对于老人来说,备齐7天以上的日常处方药(含胰岛素等,胰岛素应注意保存方式)、清晰标签的备用药品,这些药品最好使用原包装盒存放,如果使用便携药盒,应明确注明药品名称和用量,应备份病历资料,加强保暖装备,有需要的可增加成人纸尿裤、便携坐具的配备。
对于儿童来说,备足适龄食物、尿不湿、消毒湿巾、儿童专用药品(退烧/止痛/抗过敏)及剂量工具。携带就诊记录、疫苗记录、过敏信息等必要医疗文书备份件。如有需要,可根据情况准备儿童喜爱的小玩具、绘本、安抚物,提前解释、充分演练,以减少临灾时儿童的恐惧感,能更好地执行避灾指令。
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快速想起并正确使用应急包里的物品?
黄珂提醒,基于实用性、易取性和安全性,应急包应存放在卧室和玄关、逃生路径旁(开放柜下层、鞋柜底层),确保所有家庭成员知晓位置且取用路径畅通无阻。存放核心原则是10-30秒内可获取、避免锁闭或高处、远离易燃易淹隐患区域。
毛瑞补充,同时还应注意定期演练,每季度模拟真实场景,全家计时练习:找到应急包、取用关键物品、传递信息。重点练习不常用物品的操作,减少慌乱中的思考时间。关键物品外包装可以贴简明操作步骤图示。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