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杀入外卖大战
发布时间:2025-08-08 21:27 浏览量:2
快手加入外卖大战
外卖这块大蛋糕太诱人,就连短视频平台快手也忍不住下场了。
与美团闪购、淘宝闪购等一样,快手首先就是上线了 外卖独立入口 ,开始为该业务板块引流。
具体来看, 快手外卖业务独立入口设在 APP首页“团购”板块 ,点击进入后,可以看到“外卖省心购”的页面,其中都是一些特惠外卖商品,包括汉堡披萨、咖啡奶茶、快餐便当等。
事实上,在今年年初,快手就正式上线了 “外卖”业务,增加了“仅支持外送”的标签与“外卖到家”的功能。
作为短视频平台,手中有流量优势,但做 外卖,要有商家、产品、供应链 支撑,但快手依旧后劲不足。
所以此次参战外卖百团大战, 快手 还抱上了盟友的大腿。 据了解, 快手外卖中的商品主要来自美团,用户购买的实际上是团购券,需要在 美团 APP内 兑换使用。
此外还有部分外卖商品直接来自于快手商家,快手本地生活商家可以直接上架外卖商品,并提供自配或第三方配送服务。
这样一来,快手既解决了商家、产品、配送问题,又能将自身的流量优势放大。
最重要的是,外卖已经是一个较为拥堵的赛道,用户习惯了使用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快手要想让用户改变习惯并不容易。通过与美团合作,快手可以快速降低教育成本,久而久之当用户需要点外卖时,也许会不自觉地想到打开快手。
当然,美团通过快手的流量生态,也为平台商家带来更多的用户和订单。快 手的短视频、直播内容可以为美团产品提供更多的展示场景,可以通过主播的实时推荐、种草短视频等手段,激发用户的消费欲望。
特别是有着 “老铁文化”的快手,在下沉市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美团可以通过短视频的流量口,快速打开下沉市场。
此外,就在去年七月,快手与美团的战略合作到期并续签,双方合作将全面升级。依据协议,未来三年快手美团合作范围将扩大至全国的 “百城万店”。
美团向快手提供的供给将从团购产品扩展到代金券产品、会员商品、秒杀品等多种营销形式的耦合,双方将作更底层、系统的产品建设。
由此来看, 二者联姻也是各取所需。
与抖音平台宣称的无自建外卖的打算,聚焦到店业务相同,快手选择了一条较为稳妥的方式跟上队伍。从长期来看,快手有机会逐步完善自己的外卖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 抖 音最近也上线了一个新的入口 “随心团”,主 张 “可到店 可外卖”的到家+到店模式。
不过,需要考量的是,短期内依靠流量确实可以迅速吸引消费者,为商家带来一波高热度的曝光。
但问题在于,短期流量是否能够真正沉淀为长期用户忠诚度,实现稳定增长,这是需要深思的问题。
快手急于寻找新故事
现如今互联网各大巨头的商业模式也渐趋成熟,很难再玩出新花样。行业内的竞争,更多的是围绕挖掘流量增长展开。
作为短视频领域玩家,快手一直努力追赶抖音,试图抢占短视频平台的头部位置。然而, 随着行业的发展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快手也逐渐感受到了增长的压力。
一方面,用户增长见顶,快手急需新故事。
根据 QuestMobile发布的《2025年全景生态流量春季报告》显示,截止到3月份,全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2.59亿,同比增长了2.2%。
图源: QuestMobile
截至 2025年3月,抖音(包括抖音和抖音极速版) 月活跃用户规模突破 10亿 ,达到 10.01亿,同比增长12.3%,抖音月人均使用时长也增长至46.54小时。
而 快手月活用户规模达 5.73亿,同比增长4.8%, 月人均使用时长为 29.74小时;小红书月活用户增长最快。截至2025年3月,小红书月活用户规模达2.35亿,同比增长13.7%。
在流量红利逐渐消退的背景下,快手不得不寻找新的突破口,探索将现有的用户实现商业化加速。
另一方面,快手电商 GMV增长乏力,商业化增速缓慢。
财报数据显示, 2021年至2024年,快手电商的GMV分别为6800亿、9012亿、11844亿、13896亿, 同比增速分别为 78%、33%、31%、17%。
图源:快手公告
在营收层面,含电商在内的其他服务收入的增速亦呈放缓趋势。 2024年,快手的其他服务收入为174亿元,同比增长23.4%,不及2023年的44.7%。
为此,快手瞄准了本地生活赛道,试图为平台的增长注入更多活力。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对了。
在今年 3月的大会上,快手高级副总裁、本地生活事业部负责人笑古直言:“作为拥有7亿老铁用户的增量平台, 所有团购都值得在快手重做一遍! ”
今年 4月快手举办本地生活2025聚力大会上,笑古透露,2024年快手本地生活GMV同比增长200%,其中新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GMV同比增长均超220%,展现出强大的下沉市场渗透力。
同时, 2024年日均支付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00%,新线城市用户占比超62%,成为推动快手本地生活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除 此之外,快手也试图用 AI、出海打开增量。
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财快手营收为 326亿元,同比增长10.9%;净利润为40亿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41亿元。
快手创始人程一笑在分析会上表示, 今年一季度,可灵 AI的收入规模已经达到了1.5亿人民币。 从收入构成来看,目前 P端付费订阅会员贡献了接近70%的营业收入。P端用户兼具了C端用户的传播属性和B端用户的付费能力,比如专业的自媒体视频创作者和广告营销从业者等。
图源:快手公告
在 2025年第一季度,AI自动生成的直播切片日均GMV(商品交易总额)超过了300%。
海外业务方面,在连续七年亏损后, 快手海外业务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利润为正。
据快手财报, 2025年一季度,海外整体收入同比增长32.7%,达13.2亿元,海外分部经营利润为0.28亿元,去年同期经营亏损2.68亿元。
当前来说,在互联网下半场以及 AI浪潮下,快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随着用户对内容的需求不断提高,单纯依赖泛娱乐内容已经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平台需要通过优质内容、垂直领域布局以及创新的内容形式,吸引并留住更多用户。
快手虽然在短视频领域仍在追赶抖音,但其增长路径和优势领域已经逐渐清晰。
此外,尽管短视频用户的增长已经放缓,但其增量空间依然存在,尤其是在下沉市场和本地生活服务领域,这部分增量用户的争夺或将直接影响平台未来的走向。
我们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