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高血压悄悄 “偷走” 健康!这些高血压的病因和误区一定要警惕

发布时间:2025-08-08 21:32  浏览量:1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值。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静息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专家提醒:高血压常无症状,却能悄无声息地损害心、脑、肾、眼等器官,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肾衰竭、失明等严重后果,因此被称为“隐形杀手”。

1.血压的“高压”与“低压”

收缩压(高压):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的最大压力。

舒张压(低压):心脏舒张时血管的最低压力。

高血压的成因复杂,主要分为原发性(占90%)和继发性(占5%-10%)两类:

2.原发性高血压

特点:找不到明确病因的“慢性高血压”。

比喻:就像手机用久了电池自然老化,是多种因素(遗传+年龄+肥胖+高盐饮食等)长期作用的结果。

治疗:多数需要长期服药控制,像每天给手机充电维持电量。

3.继发性高血压

特点:能找到明确病因的“症状性高血压”。

常见病因:肾脏疾病(如肾炎)、内分泌疾病(如甲亢/肾上腺肿瘤)、血管病变(如肾动脉狭窄)。

治疗:像修理接触不良的充电线,治愈原发病后血压可能恢复正常。

当遇到以下情况要警惕继发性高血压:

① 年轻人突然出现高血压(<30岁)。

② 血压突然失控(原本稳定者飙升至180/110mmHg以上)。

③ 同时出现低血钾/满月脸/多毛等异常体征。

建议高血压患者都要先排查继发性可能,确诊为原发性后则需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规律用药,这对预防心梗/脑卒中等并发症至关重要。

1.不可控因素:

遗传: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患病风险增加3-4倍。

年龄:血管弹性随年龄增长下降,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显著升高。

2.可控因素:

高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超过5克(约一茶匙),会显著升高血压。

肥胖与缺乏运动:体重每增加10kg,血压可能上升5-20mmHg。

吸烟饮酒:尼古丁和酒精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管收缩。

长期压力:交感神经持续兴奋,促使血压升高。

测量要点:

多次测量:非同日三次血压超标可确诊,避免情绪、运动干扰。

家庭自测:选择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10分钟,最好为清静、空腹、排空小便状态,取坐位测上臂血压,两侧血压差异较大时取较高一侧血压,一般建议连续测量2-3次,每次间隔一分钟,取后两次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警惕“白大衣高血压”:部分患者在医院测量时因紧张会导致血压升高,需结合家庭监测结果综合判断。

1.生活方式干预:

低盐高钾饮食:每日盐≤5克,多吃香蕉、菠菜、酸奶等富含钾、钙、镁的食物。

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快走或游泳,可降低血压5-8mmHg。

减重与减压:BMI控制在18.5-23.9,腰围男性

2.药物治疗:

五大类常用药: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ACEI(如依那普利)、ARB(如缬沙坦)、利尿剂(如氢氯噻嗪)、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用药原则:小剂量起始、长效制剂优先、联合用药增效。

3.长期监测与管理:

血压日记:每日早晚测量并记录,就诊时供医生参考。

靶器官筛查:每年检查心电图、肾功能、眼底血管,早发现并发症。

误区一:“没症状不用治”

真相:无症状的高血压危害更大,确诊后需立即干预。

误区二:“血压正常就停药”

真相:擅自停药会导致血压反弹,加速器官损伤。

误区三:“吃药会依赖”

真相:降压药无依赖性,需长期服用是因疾病本身需控制。

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慢性病。从今日起,请做到:

1.定期测量血压,尤其40岁以上人群;

2.家庭烹饪使用限盐勺,逐步适应清淡口味;

3.每天快步走30分钟,

4.告别久坐;

5.戒烟限酒,保持乐观心态。

管理血压不是短期任务,而是终身事业。与其等待疾病爆发,不如从现在开始,为血管减负,为健康护航!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 陈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