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看联播 | 暴雨洪水袭来,他们这样当好“吹哨人”
发布时间:2025-08-08 21:31 浏览量:1
七月末,正值主汛期,持续的强降雨让承德市兴隆县各级防汛责任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承德市兴隆县六道沟村党支部书记商桂福说:“在群里提前都说了,赶紧在群里通知各种信息。”
一条条预警信息,通过各村的微信群,传递到每家每户。承德市兴隆县六道沟村5组小组长郎淑娟说:“我们这只要是一到防汛期,我们这村干部都得瞅一眼,谁家要是离山根的危险地方近,全都给转移了。”
7月28日凌晨2点,兴隆县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在瓢泼大雨中,临灾“叫应”机制立即启动。
接到转移群众的电话指令后,商桂福和村干部立即行动,先在微信群里通知村民们立即转移。没有及时回复的村民,商桂福和村干部们挨个打电话,没接电话的,他们又挨家挨户查看情况。承德市兴隆县六道沟村党支部书记商桂福说:“老人没有智能手机的,就上门通知。我们安排的网格员起了很大作用。28号夜间全部失联了,只有他们入到老百姓(家中),通知迅速转移。”
“水真到这了,我一脚踩空了。”“要不是书记背我(出去),就淹死在这屋了。”承德市兴隆县六道沟村村民商振路回忆起当晚的情形,依然心有余悸。
危难时刻如何能“叫得醒、应得快、做得到”,把大家安全转移出来,到底靠什么跑赢这场风雨中的生死竞速?靠的就是这个“叫应”机制。
什么是临灾预警“叫应”机制?河北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副处长纪明华:“临灾‘叫应’机制,通过监测设备和气象数据生成预报预警,由省到市、市到县、县到乡、乡到村,一环紧扣一环进行快速‘叫应’,责任人必须立即回应,并将预警信息传至每户,同时组织群众转移避险并反馈落实情况,形成闭环。”
危急时刻,通过启动临灾“叫应”机制,保定阜平县王林口镇方太口村200名群众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承德滦平县马营子满族乡南大庙自然村60户169人全部安全抵达火车站……每一次精准的“叫”,每一次及时的“应”,都是在与时间赛跑。
“我不能拿老百姓生命冒险”“大家只要平安,这都不是事”“共产党员就是为大伙服务的,我们是无限付出,没问题”……一位位基层干部的这声“叫应”,成了守护生命最牢靠的承诺。
文 案:张 霰
配 音:段美嘉
后 期:郭晶璇
海 报:郭晶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