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谷歌高管:2027起将大规模失业!凯文·凯利:每个人都能适应AI

发布时间:2025-08-08 21:30  浏览量:1

01

大厂的增长性裁员

二十多年前,当我放弃公职投身滚滚民企洪流的时候,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因为超过40岁不得不远离职场。

同样,曾经在民企的打工人以为,只要企业好了,自己也会跟着好。

然而,现实再一次被颠覆。

今天的你,即使进了国际大厂,即使大厂业绩持续增长,你也可能保不住自己的那一饭碗。

就在2025年,季度营收增长13%、净利增长18%的微软,开启了自2023年的万人裁员后的又一轮裁员:约9000名员工将饭碗不保。

曾经,我们以为裁员是因为企业困难,但是,现在企业年年增长,也在年年裁员了。

为什么?

还是AI人工智能。

微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表示,目前该公司多达30%的代码是由人工智能编写的,同时微软AI编写的代码数量正在稳步增长。

一边增长,一边裁员,这样操作的高科技大厂,可不止微软一家。

亚马逊CEO安迪·贾西表示,随着亚马逊推出更多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代理,只需要更少的人手来完成目前的工作。在未来几年,亚马逊预计将减少公司员工总数。

还有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在2024年10月曾表示,谷歌超过25%的新代码是由人工智能编写的。

细思极恐,技术进步带来的副产品,不只有高效率,还有“增长性裁员”。

微软、亚马逊、谷歌,这些“活得很好”的企业,正在用最残酷的行动告诉我们:公司的增长,与你的就业,正在残酷地脱钩。

甚至,AI人工智能正在剥夺更多的普通岗位。

前谷歌技术研发部门(2015年后改名为X)商务长莫·加瓦特,有一家专门开发情感和关系导向的新创公司,其AI产品仅由三人经营,而在过去这样的项目需要350名开发者。

莫·加瓦特警告称,人工智能(AI)将在未来十年取代大多数知识工作者,包括软件工程师、公司首席执行官甚至客主持人,许多人仍低估这场转型的速度。

他预测,从2027年左右开始的“短期黑暗时代”,将由大规模失业、社会动荡和无法适应的经济结构推动,“除非你是金字塔顶端的0.1%,否则你就是底层民众,中产阶级将不复存在”。

当然,莫·加瓦特也认为,一个充满自由、创造力和人际连结的美好未来是可能的。

02

凯文·凯利:我们都将适应AI

那么,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变和冲击,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

莫·加瓦特建议,政府该对AI驱动企业课以98%的重税,以减缓产业需求并资助失业者所需的支援系统。

另一位被誉为“AI教父”的杰弗里·辛顿也建议,政策上需要更严厉的AI监管,教育上应加入AI伦理与人文关怀。

但是,作为个体,除了听从杰弗里·辛顿的建议“去做水管工”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被誉为世界互联网教父、硅谷精神之父和科技预言家的凯文·凯利认为,人类终将适应AI,比起被剥夺的工作机会,技术进步也会创造出更多新的就业可能。

我们将凯文·凯利有关应对AI巨变的建议整理如下:

1、每一个人都能适应AI。

凯文·凯利认为,只要有一个正确的动机和适当的帮助,即使一个直到50岁只从事过一种职业的人,也可以发生改变,突破旧有的自我设定,从而适应AI时代。

当然,这需要社会支持。

2、去做创造性的工作。

杰弗里·辛顿认为,AI最先取代的,是“日常的脑力劳动”,比如写邮件、做客服、写代码、做法律助理……都可以被AI配上插件一键完成。

凯文·凯利也认为,未来的AI其实会更多地被应用在重复性较多、比较死板且追求效率的工作上。

所以,要想避开和算法、机器竞争,就应该多做一些有创造性的工作,比如手艺人、创意手工、个性化定制、情感价值等相关类工作。

3、掌握学习方法更重要。

AI时代,最重要的是如何学习。

不变的唯有变化,技能总在不断进步,知识总在被迭代,唯有掌握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AI时代,一技傍身已经过时,虽不求十项全能,但怎么也得练出个“铁人三项”,才能衣食无忧。

凯文·凯利认为,学习的内容并不重要,拥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至关重要。

凯文·凯利的建议是,想要掌握学习方法,首先就要从单一项目开始,掌握获取最新知识的读写能力。

所以,未来的AI时代,终身学习将成为生存第一法则。

4、乐观者才能创造未来。

凯文·凯利说,科技的功与过,分别占51%和49%。

如此相近的功过比,如果你不够乐观,那你看到的都会是困难和恐惧。

AI拥有巨大的可能性,我们应该努力将AI技术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并由此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新的创意、新的产业。

凯文·凯利认为,AI并不是在“抢工作”,而是在接管一部分任务,所以工作的性质会改变,你将会面对不同的任务。

未来从来不是突然降临的,它正从今天的技术萌芽中生长出来。

其实,未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可怕本身。

参考资料:《“AI之父”辛顿最新采访:年轻人该去当水管工,我不是在开玩笑》;凯文·凯利《5000天后的世界》、《2049:未来10000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