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之外 | 怎样从LEO运力换算SSO运力?

发布时间:2025-08-08 21:32  浏览量:1

问题

01问题

知道LEO运力,SSO运力大约为多少?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种问题,标准答案是不知道,每种火箭不一样。譬如CZ-2C,LEO运力是4t,700kmSSO为1.3t,而加了远程上面级可达到2.5t,不同火箭不一样,没有标准换算方法。

除了弹道计算,能否通过半定量分析得到?高轨运力如何优化?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02解析模型

设火箭LEO运力为m,为了发射其它轨道,假设先发射到LEO,然后变轨到对应轨道,最终轨道运载能力为λm。那么发射到LEO时的重量仍然为m,此时剩余推进剂量为m-λm,不考虑蒸发、预冷、排放、沉底等损失时,剩余推进剂就是用于变轨的推进剂(假设变轨在短时间完成,无重力损失)。

设火箭末级结构质量为M0,比冲为Isp,则

令得到

因此知道末级结构干重,就可以折算出新轨道运力。

当然,这个公式有成立的前提:


推进剂足够多,否则不足以产生足够的速度增量。如CZ-2CSMA,它的固体末级只装了120kg推进剂,考虑末级自身840kg的干重,以及600kmSSO能力为1.9t,只能提供2814*log(2.86/2.74)=120m/s的速度增量,恰好提供200x600km椭圆轨道远地点112m/s的变轨速度,如果大于这个速度增量,公式就已经不再适用了。


如果涉及二次变轨,第二次变轨的工作时间可调才可使用此公式,否则如采用固体推进剂,或固定二次工作时间,则无法很好匹配两次速度增量,造成运力损失。

图 运力换算系数与末级结构卫星质量比等关系图

从公式可以看出:

1)ν更小,即速度增量更小或发动机比冲更大,换算系数更大;

2)末级结构干重与卫星重量比ξ更小,换算系数更大;

3)当ξ为0时,折算系数取最大值(1-ν)/(1+ν)。

如果查不到其它火箭的结构末级干重,可以通过一些经验参数组合进行估计。设火箭基础级质量为M1,末级湿重为M,结构系数为η,假设M1/M=k,火箭运载效率为ε。则

可以求得

这些参数有经验值,如一般η在0.03-0.15之间,ε在0.02到0.04之间,对于二级火箭k在3到5之间,对于三级火箭k在10到100之间。因此可以估计得到ξ。

由于ξ更小,换算系数更大,因此结构系数η更小,或者末级质量比k或运载系数ε更大,折算系数更大。

此处取一个基本工况:η=0.1,ε=0.02,k=4,可以计算得到ξ=1。在Isp=3000,dv=600时,λ=0.6411。在基本工况附近对η、ε、k、Isp和dv进行遍历,可以得到运力折算曲线见下图。

图 不同参数组合下运力折算系数曲线

03

一次加速模型1

——近地点加速模型

拿几个型号进行验证。猎鹰9号的LEO运力为22.8t,GTO运力为8.3t,MTI运力为4.02t。

对于椭圆轨道,近地点速度公式为。对于GTO轨道,带入可以计算出185x36000km椭圆轨道近地点速度为10256m/s,相对于185km圆轨道的7793m/s,增量为2462m/s,MTI计算复杂一些,大约为4000m/s。

因此猎鹰9的ε为22.8/545=0.0418,k大约为4,它的二级结构很轻,结构系数为0.04,从而ξ=0.19。发动机比冲为3413m/s,可计算出GTO和MTI折算运力为8.94t和4.18t,与8.3t和4.02t接近,误差7.7%和4.0%。

继续使用这个公式。在《世界航天运载器大全》中,有CZ-4C不同轨道高度的运力信息。

图 CZ-4C运载能力曲线

从图中可以查出近地点分别为300km、500km和800km处的运力,计算出不同椭圆轨道处的速度增量,再利用大全里给出的末级质量为1.83t,从发动机比冲Isp=2971m/s可以换算得到运力见下表。

表 CZ-4C不同远地点高度运力换算近地点高度300km远地点高度(km)运力(t)速度增量(m/s)换算运力(t)误差10003.45---20003.022343.040%30002.674342.721%40002.406072.462%5000/7572.24/近地点高度500km远地点高度(km)运力(t)速度增量(m/s)换算运力(t)误差10003.18---20002.802332.800%30002.494322.490%40002.246042.240%50002.037542.040%近地点高度800km远地点高度(km)运力(t)速度增量(m/s)换算运力(t)误差10002.84---20002.542312.49-2%30002.284292.20-3%40002.056001.97-3%50001.847491.78-2%

04

一次加速模型2

——初速度补偿模型

同样高度轨道,LEO和SSO的换算呢?CZ-2C用户手册给出了在酒泉发射中心运力如下。

图 CZ-2C运力曲线

表 CZ-2C不同轨道高度和倾角下运力(读图获得)轨道高度(km)200300400SSO运力(t)2.612.281.8850°倾角运力3.623.252.8363°倾角运力3.373.002.5986°倾角运力2.882.522.10

地球赤道自转速度6378e3*2*pi/24/3600=464m/s,200、300和400kmSSO轨道的轨道倾角分别为96.32°,96.67°和97.03°,则对不同倾角,如50°倾角轨道,需要的速度增量分别464*cosd(50)-464*cosd([96.3296.6797.03])=[349.3352.1355.0]。

注:火箭在不同发射场,射向公式为sin(μ)=cos(i)/cos(φ),其中i为轨道倾角,φ为发射场纬度,因此地球自转提供角速度为dv=464*cos(φ)*sin(μ)=464*cos(i)仅与轨道倾角有关,而与发射场无关。

假定这个速度增量完全由末级提供,则采用之前计算公式就可以进行计算。这里CZ-2C游机比冲为2834m/s,二级重量按5t计算。

表 CZ-2C不同倾角下运力到SSO换算

50°倾角轨道高度(km)200300400运力(t)3.623.252.83速度增量(m/s)349.39352.16355.04换算SSO运力(t)2.622.281.91误差0.10%0.27%1.18%63°倾角轨道高度(km)200300400运力(t)3.373.002.59速度增量(m/s)261.78264.56267.43换算SSO运力(t)2.632.291.91误差0.53%0.31%1.15%86°倾角轨道高度(km)200300400运力(t)2.882.522.10速度增量(m/s)83.5286.2989.17换算SSO运力(t)2.652.291.88误差1.46%0.64%-0.05%

05

二次加速模型1

——霍曼变轨模型

上述轨道,只需要使用末级直接加速即可,如果需要变轨到更大直径圆轨道,将需要末级二次加速。考虑霍曼变轨中间轨道(图中红色),近地点和远地点速度分别为

图 霍曼变轨

如土星5的运载能力: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发射,轨道倾角28.5°,185km圆轨道的有效载荷运载能力为120t,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为60t,地球同步轨道为30t。土星5号三子级S-IVB干重为11.5t,比冲为4217m/s。计算两次变轨需要速度增量见下表所示。

表 霍曼变轨速度增量


近地点远地点速度增量高度(km)18536000-近地点圆速度(m/s)7793.23--椭圆轨道速度(m/s)10255.721588.282462.49(GTO)远地点圆速度(m/s)-3066.891478.61变倾角速度增量(m/s)--781.92总速度增量--4723.02(GEO)

其中,由于卡角纬度为28.5°,进入GEO轨道需改变轨道倾角,改变轨道倾角所需的速度增量与轨道速度成正比:

由于大椭圆中间轨道的远地点速度最小,为1588m/s,在此处改变倾角效率最高,所需速度增量为2*1588*sin(28.5/2)=782m/s。

利用上述信息,从LEO运力可以换算出GTO和GEO运力分别为61.8t和31.4t,误差3%和5%。

06

二次加速模型2

——有限时长变轨模型

从CZ-4C运力图上可以查出太阳同步轨道运力见下表,从400km高度运力计算其它运力。从计算结果看,随着轨道高度增加,误差越来越大。

表 400km轨道处变轨换算速度增量

轨道高度(km)运力(t)变轨速度增量(m/s)换算运力(t)误差4003.48--
6003.11110.73.296%8002.79216.73.1111%10002.52318.32.9417%12002.29415.82.7922%14002.08509.32.6427%16001.90599.22.5132%

针对这个差异,可以直接排除发动机比冲因素,首先怀疑是末级质量不准,譬如末级会预留防旋防塌量、晃动量、安全余量,以及滑行段沉底等,实际使用的末级质量比结构质量要略大一些。但简单计算发现,末级重量增加10%,折算运力影响不大,除非增大到5t,换算运力与实际才接近,但一个16t的起飞重量,最后留下5t的死重,假设基本不合理,计算表格很简单,这里就不贴出了。

排除起飞重量因素,还剩下速度增量,对于GTO轨道和MTI轨道,可以从低轨直接加速,对于土星5号,三子级滑行时间可长达6h,对于地球附近圆轨道可以采用霍曼变轨。但有些火箭无法滑行这么长时间,只能在到达远地点之前切进大圆。

如下图所示,从r1圆轨道变轨到r2圆轨道,最省能量的路径为图中红色轨道,但此轨道耗时较长,如一般近地轨道卫星旋转一圈90min,则变轨需要45min,约合2700s,滑行时间较长,给测控、热控、能源、推进剂管理带来较大困难。

图 加速变轨和切入变轨图

一种方式是走图中蓝色轨道,即开始加速更大,抬高远地点,这样,轨道可以提前与r2相交(图中蓝色五角星),在交点变轨到r2轨道,以损失能量的方式来减小滑行时间。

将CZ-4C从400km圆轨道按蓝色变轨方式变到600km,在不同滑行时间下换算运力见下表。

表 CZ-4C按蓝色轨道变轨换算运力(400km->600km)

滑行时间(s)变轨需要速度增量(m/s)换算运力(t)误差2838110.693.296%2000185.543.1616%1000559.152.57-17%5501424.041.46-53%

CZ-4C真实滑行时间约550s,此时换算轨道运力远小于实际运力,因为这种变轨方式不是最优的。

最优轨道如图中绿色所示轨道,它并不和r1轨道相切,而是直接掠过此轨道往更高轨走,这时候主动段轨道的近地点可以为负值,从而节约了能量。与相切变轨相比,掠过变轨的速度增量很难通过半定量计算,这里仅给出一条变轨图见下。

图 掠过变轨图

07总结

至此,我们可以完成文中开头提出的命题,怎么从LEO运力换算SSO运力,总结换算方法如下。换算公式为:

,其中

这里λ为运力折算系数,ν=exp(dv/Isp)-1,ξ为末级干重与卫星重量之比,η为末级结构系数,ε为运载效率,k为基础级与末级起飞重量之比。

LEO换算SSO轨道,需要速度增量dv由两个部分叠加得到:

1)地球自转提供的速度增量,这个增量与两个轨道倾角相关,如从19.6°倾角的LEO换算97°倾角的SSO,需要的速度增量为6378e3*2*pi/24/3600*[cosd(19.6)-cosd(97)]=354.7m/s;

2)从低轨到高轨需要的速度增量,最低需求为霍曼变轨的速度增量,如从200km到500km、700km、1100km分别为172m/s,280m/s,483m/s;

3)上述公式要求滑行段达到霍曼变轨所需时间,火箭实际飞行时,受滑行时间限制,在变轨时无法采用霍曼变轨,只能加速更快地掠过轨道,速度增量需求进一步增加,这部分暂未找到半定量计算方法,只能通过弹道计算分析得到。

从上述过程,可以得到高轨运力优化的方向:

1)结构系数η更小,折算系数更大;

2)运载效率ε更大,折算系数更大;

3)末级重量k占比更小,折算系数更大;

4)末级比冲Isp更大,折算系数更大;

5)滑行段时间更大(直至达到霍曼变轨时间),折算系数更大。

>>>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与网络》,观察,记录,传,引领。

>>>

主笔记者:李刚、魏兴、张雪松、霍剑、乐瑜、稻子、赵栋策划部:杨艳、若㼆、李真子视觉总监:董泞专业摄影:冯小京、宋伟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行政部:姜河、林紫业务部:王锦熙、瑾怡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等事宜,商务合作;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杂志订阅,
· 会议活动部负责人乔颢益、许克新、董今福·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