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国党们常用的带节奏手段的总结
发布时间:2025-08-08 21:37 浏览量:1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以及老公知们套路的失效,如今的恨国党们也在转变带节奏的策略,下面我们对其中比较常用的手段进行总结,若有遗漏还望各位补充。
手段一:恨国党们喜欢指着事件A说这是为事件B压热度,制造阴谋论来挑拨民众盲目猜忌,制造社会矛盾。
优势:这招的优势在于天底下每天都有大事同时发生,随时可以用,而且很多不明白这个道理且阴谋论听多了的人很容易被迷惑,而这种论调形成人们猜忌的对象各不相同,很容易引发混乱。
破解:必须得让人们明白一些常识,天底下每天都有大事同时发生,这很正常,如果事件A中的人只是个在某些领域或者地方有点影响力的人,谁犯得上费尽周折冒风险为什么一个小角色压热度吗?如果真有人有巨大能量还需要压热度吗?让平台把特定信息屏蔽不就行了吗?用得着那么麻烦吗?
手段二:暗示某件事有内幕,有错者没有得到处理。
优势:这招同样利用了一些普遍规律,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我们都知道媒体喜欢追热度,很多事爆发的时候媒体铺天盖地地发新闻,但是过一天两天新的热点出现,媒体又会追新的热点,导致事件的处理后续没有得到关注。而人们也有一个心理,即“我不知道等于没有”,有些人他自己不知道的事就觉得不存在,他自己见得少的事就觉得这类事很少,如果这时候恨国党们再压住后续有限的报道的热度,等到下一个社会事件出现的时候他们就可以说:“你们看原来某某事件都没有后续,这个事也不会有。”
破解:这个手段破解难度大,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去动手查、去询问,同样需要依赖人们对这些规律的了解,知道恨国党怎样利用这些规律挑动情绪的。
手段三:在事件爆发后,调查结果出来前煽动情绪。具体方法就是说调查结果出来慢,一定是有什么内幕,或者围绕事件制造一些触及人们神经的谣言,比如涉及公平、特权、健康、教育等话题的谣言,例如说事件里的坏人有个什么什么亲戚当什么职位的。
优势:这招的优势在于永远有机会。因为官方调查不是只调查个姓啥叫啥就行了,需要查清怎么回事、网上的传闻是否真实、若事件真实,谁有错、为什么错、怎么处罚、还是否涉及其他问题,并且很多事情要依法依规进行,避免冤枉任何人,这一整套调查下来再快也需要不短的时间,恨国党们就有了发挥的时间。
破解:这个手段的破解普通网友很难帮上忙,因为大多数人都是网络断案,一个谣言出来谁也无法去现场问问是不是真假,不过我们可以做到的事碰到极端挑动情绪的说法,可以合理质疑是否有此事,但是不要着急去抨击谁。
手段四:灌输虚假知识,塑造错误印象。我们经常会看到在很多视频的评论区有账号大量刷一些内容,举几个例子,比如很多账号会在一些评论区刷“国际油价涨了我们涨,国际油价降了我们不降”,或者在一些交通违法的视频下面刷“人贩子一个抓不着,抓这个倒是很积极”,还有很多人会发视频说“如果能用抓酒驾十分之一的力度去抓食品安全大家就都健康了”。
优势:这招主要就是潜移默化地给网民灌输一些印象,由于都是涉及一些重要话题,所以很容易挑动人们情绪。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错的,比如人贩子怎么可能一个抓不着呢,随便找个法制节目都有报道,每年肯定有不少的人贩子落网。恨国党们利用了大多数人不会去亲手去查资料的特点,没有几个人去做国内外油价变化对比图,也没有几个人去查国家打击食品问题的行动和文件,也没有几个人去有关部门观察他们每天都办什么案,人们的普遍心理就是“我不知道等于没有,我知道的少就等于实际上很少”,所以恨国党们就在评论区不断地刷这些话,时间久了人们就会把这些论调当成事实来不断引用。
破解:要想破解这招就必须加强科普,尤其是在科普中引用权威数据,你能拿出个一二三四等具体的东西,他们那些没有任何依据的言论就不攻自破。就像你跟一个人争论历史,如果你讲历史的时候提到时间把年月日说得清清楚楚,一场战争参战人数和武器数量列得明明白白,一个几十个字的外国人名脱口而出,而对方只能泛泛地讲是怎么回事,你说旁观者听了会认为你俩谁说得更对?只要你一个年月日出口,人们就天然地认为你后面的话更权威了。
手段五:打着为某群体发声的旗号挑拨对立。这招是最常见了,他们经常打着呼吁关心农民、关心女性、关心打工人的旗号去跟社会要好处,有时候还会用一些悲情的音乐和视频,其目的是为了挑拨对立,让这些群体认为自己是被歧视的群体、没有得到应有的好处,进而对其他群体或者社会产生不满的情绪。
优势:这招的优势有两点,第一,这些群体确实应该被关注,社会上也有不少真正为这些群体发声的人,导致这些浑水摸鱼的可以隐藏自己,第二,因为人性都是贪婪的,谁都想为自己多谋好处,有人为自己发声,自己还不用当出头鸟,那多好,也不管那些人要的好处合不合理,所以这些打着为某群体发声旗号挑拨对立的恨国党总会有一些支持者。
破解:很多道理我们必须讲清楚,要让这些所谓的被发声群体明白那些恨国党只是在利用他们。比如有些所谓为农民发声的账号常说“一斤小麦换不来一斤矿泉水”,这是谬论,矿泉水的价格应该对标的是超市里的精装小麦,而且水的过滤、包装、厂房、人工、运输等这些成本也不低,而且粮价高了农民就能受益了吗?各行各业的人都得吃粮,粮价一涨所有产品都得涨,农民用的东西更贵了,包括种子、化肥。
再比如很多恨国党总是拿孩子姓男方的姓挑拨情绪,认为这是不平等,实际上很多做法可不是封建糟粕,是有道理的。是女方生下的孩子,女方能百分之百确定孩子是自己的,男方养一个跟自己不一个姓的孩子难免心生猜忌,一个姓能维系父子或父女之间的感情,同时也是告诉男性这是你的孩子,你得负责养大,这是有利于家庭稳定的。姓本身就是个符号,你的孩子不跟你一个姓了,不代表这个姓就没了,你姓的王跟别人姓的王一样,再说了姓女方的姓不照样是姓女方父亲的姓吗?
这些道理跟大家讲清楚,让人们都能客观看待问题,这样就能避免被带节奏了。
手段六:利用情绪削弱媒体的可信度。我们经常看到,在某些社会热点事件发生时,有些账号会在其他毫不相关的视频评论区刷为什么不关心这类事,尤其是在食品问题、人口拐卖、卫生健康等事件上,他们经常去事件B的报道评论区问为什么不关心事件A,这就属于去煎饼摊买奶茶,但是对旁边的奶茶摊视而不见。
优势:这个带节奏的招数优势也很明显的。因为用这招的时候一定是发生了某类触动大众神经的热点事件,尤其是媒体有个习惯,就是当个事件火了以后有了热度,媒体就会专门找这类事件再发几个,给人一种最近这类事变多了的错觉,导致大众高度紧张。这时候大众由于高度紧张,肯定希望所有流量,所有的人都去关注一件事,他们就不会去意识到那些人是带节奏了。
破解:必须要让人们认识到,不可能所有媒体在所有时间都关注一件事,时事评论人需要查各种热点事件搜集资料,商人需要了解国际局势来决定自己的买卖要不要做,跨国企业领导需要根据形势变化了解政策,任何信息都很重要。而媒体将一个事披露出来,国家肯定会管,过去无数次实践证明我们国家不但会妥善处理一件事,还能举一反三努力做到防范这类事。
手段七:假装正义使者。这个手段大家都比较熟悉了,说个句子,“今日我若冷眼旁观,明日则无人为我摇旗呐喊”,通过带动大众情绪给有关部门造成压力和干扰,这样就为谣言和阴谋论的传播争取了时间,当谣言深入人心,通报结果再真实也很难让人相信,而且这句话也是在暗示人们“没有发声根本得不到处理”。
优势:这招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两个心理,一是人们朴素正义感,人们觉得自己是在做对的事,二是让人们觉得这是为了将来的自己发声,跟自己利益有关系了,肯定努力发声。
破解:我们必须要让人们知道,太阳一定会升起,不是鸡给叫出来的,有时候你以为自己是给当事人发声了,实际上是让事态扩大和让事件的解决拖延了,对事件的进展一点实质性帮助没有。我们可以发声,也可以客观评论,但是不要弄得自己多么悲壮一样,带有那么多情绪的化的东西。
手段八:妖魔化或重新负面定义积极或严肃性的语句和词汇。这一招也非常常见,如战狼、遥遥领先等令我们骄傲的词汇被这些人重新定义后,当成负面词汇用作嘲讽使用。
近些年他们又开始对新的词句下手,比如他们在与美国毫无关系的事件评论区说“一切责任在于美国”,另外,某些国家一些并不受到广泛认可的领导人上台后,恨国党们就会说“我们又要说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全世界敢对美国错误行为进行批评的国家不多,我们国家能直白谴责美国错误行径既体现我们的正义,又体现我们的实力,我们每次谴责都是依据事实。而我们老朋友多说明我们外交方面很有成就,有很多老朋友,而我们也不可能随便说谁是我们的老朋友。恨国党胡乱评论这两句话目的就是要在网友心中塑造一种我们没道理地谴责美国,我们没有立场,其他国家不管谁上台都当成老朋友。
优势:这招的优势在于他们没有造什么谣,也没有提出一些错误观点,只是把一些词汇或句子恶意定义或胡乱使用,意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一些人的认知,让人们逐渐对这些词句心生反感。如果是谣言,你可以通过指出真相引起广泛关注,如果是错误的观点,你拿出一些犀利的正确观点进行反驳也能有不少流量,但是你面对词汇的滥用最多就是把正确的解释和意思说一遍,但是对于这种大家都知道的事各个平台会给你流量吗?
破解:面对恨国党恶意定义和使用一些正确的词句,我们不要和他们争论,争论就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正常使用,多多使用,让这些词汇带来的自豪感同样潜移默化地回归人们的认知,这样恨国党们会觉得不断提及这些词句只会让人们更骄傲,也就逐渐不再愿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