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也能投保!阳光保险破局“高龄不友好”养老困局

发布时间:2025-08-08 21:52  浏览量:1

在众多养老问题应对者中,保险业因长期管理长寿风险的经验脱颖而出。随着养老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养老服务正从差异化竞争转向行业标配。

给父母的钱不少,他们却不舍得花,最终沉淀在银行 ……

父母退休后虽无重大疾病,但慢性病缠身,还能购买健康险吗?

父母存款不是被主诱导打赏,就是陷入保健品营销陷阱,沟通无效怎么办?

……

这些养老困局是否正困扰着你?

当中国老龄化进程快于发达国家,养老已成为全民必答题。 60岁以上人口突破3亿,意味着每五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这批“新老年人”资金充裕、精力充沛,对银发生活有着更高要求——养老保障事业在挑战中孕育新机。

在众多养老问题应对者中,保险业因长期管理长寿风险的经验脱颖而出。随着养老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养老服务正从差异化竞争转向行业标配。

7月28日,阳光保险成立20周年之际,推出“美好人生”综合养老保障计划。该计划整合三类九款产品(定制化养老年金+高品质健康医疗+护理保障),形成产品矩阵,直击老龄人群核心需求。

对此,阳光人寿总精算师赵宇平表示: “这是针对‘有钱不敢花’、‘有险不够用’养老痛点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有钱有闲”,新老人群催生市场变革

截至 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2.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5.6%。

如果说成长在新中国刚成立时期的 40、50后是“站起来”的一代,那么成长在改革开放红利期的60、70后就是“富起来”的一代。前者生长于物资相对缺乏的年代,他们也自然而然形成了吃苦耐劳、简朴节约的生活习惯;而后者在改革开放后社保逐渐完善,收入充足、财富积累,且拥有更好的身体状态,这也就自然形成了如今更加追求品质生活的养老消费理念。也正是新老人群的这一特点,正在重构消费逻辑,掀起一场全新的消费革命。

父母高要求的养老主张,也给子女带来了难题。 如何用自己的一份孝心来满足父母对品质化养老生活的追求?

有的家庭可能会选择一次性给予父母一笔大额资金,鼓励父母在晚年时来一次 “说走就走的旅行”,但却可能面临父母“不舍得用”“不会用”这笔资金的问题。更有甚者,父母迷失在老年投资骗局中,养老金尽失。也有家庭会选择按月支付赡养费,或雇佣保姆等模式,这样的方式能保障父母生活质量,但也会面临自身事业波动而导致养老金不稳定不持续的风险。

这类痛点反映出的是一种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家庭在养老资金管理方面十分脆弱,大额资金需要交付给专业机构来运作监管;另一方面,依赖子女资金流的养老模式抗风险能力低,一旦子女事业或经营的企业资金链断裂,保姆离职、医疗护理中断等问题接踵而至,老人生活品质骤降。

在产品设计初期的调研中,阳光保险发现了市场面临的需求现状,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了为期几个月的产品 “生产”。 为了做好产品的设计工作,阳光的产品研发团队基于对银发客群的广泛定性、定量调研,深入梳理了银发客群在养老规划、资金安全、财富传承、医疗 /护理保障等方面的迫切需求,确保产品打破过往的销售视角。

据赵宇平透露,在此款产品打造过程中,集团董事长张维功不仅明确了 “银发产品开发要坚持客户思想” 的要求,更是以产品经理的角色,直接带领集团及寿险产品精算、市场、客户等多个条线,先后召集 4次专题研讨会议,几易方案,反复打磨后才最终定稿。

打破年龄壁垒:90岁可投保的 “高龄友好”方案

不难发现,市面上已有丰富的养老保险产品供给,如商业年金险、终身寿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都具有养老属性,为满足社会公众的养老需求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但另一方面,养老保险产品仍有大量的痛点需要提升改进,如对于 “已老”人群的投保门槛设置较高,产品设计僵化,且针对高龄群体的专项医疗、护理保险供给更是不足,让保险这一保障工具陷入供需错配的“失灵”困境。

“美好人生”综合养老保障计划设计的第一个出发点正是瞄定于此。

据了解,在保障方案中,阳光保险将养老年金险最高投保年龄放宽至 90周岁;医疗险投保年龄上限提升,80周岁亦可投保,患有“三高”但无并发症的慢病人群也可以投保,让老年人买保险不再发愁。

针对长辈们常怀节俭之心,往往不舍得动用积蓄、在健康投入上有所顾虑,甚至可能面临积蓄被挪用或诈骗的风险的现实情况, 阳光保险将 “一次性”给钱的方式变为一份精心规划的保险方案,为客户父母构建起每月稳定给付、一路相伴的现金流保障, 让 父母的晚年生活拥有 稳定 的经济支持。 如此便会让老人的生活更为安心,也能让他们时常感受到子女的拳拳孝心与无忧守护。

双被保人联保:一张保单惠及两代养老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刚刚进入退休年龄的新老人群面临着双重挑战 ——一方面要考虑提升自己的退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仍然健在的父母也需要养老保障,但由于年轻时储备不足,面临着保障缺口。擅长和长寿风险打交道的保险产品,可以解决这些难题吗?

阳光保险尝试给出了答案。 在 “美好人生”年金险产品的设计中,阳光保险推出“可单可双”的灵活投保选择,即客户可为父母单独一人投保,也可采用“双被保险人”联保的方式投保,联保方式下只要父母双方有一人健在即可持续领取养老年金。据悉这也是市面上少有的灵活投保方式。

当下,中高端老龄人群的财富管理目标已从单一的资产增值转向涵盖财富传承、子女教育、生活品质提升等多维度的全面财富规划,其投资行为也日趋理性与审慎,并更加青睐能够提供全方位、定制化服务的专业机构,以实现长期稳健的财富管理目标。这也意味着伴随着代际更替和社会需求变化,供给侧一端亟需更新优化,以更精准地提供新时代养老方案。

阳光保险也在这一需求缺口面前做了探索:在产品设计上,一方面该系列年金产品提供传统型与分红型、有无保证领取期限,开始领取日起有无现金价值、有无身故责任等多种不同选择;领取方式中还贴心设计了 “即期领取”的方式,对于投保年龄不小于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的被保险人,最快保单犹豫期之后便可领取养老年金。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客户父母健康状况的变化提供适配的保险保障,比如同时购买了护理保险,在父母将来需要照护时,就能够获得相应的费用支持。

对于已经到达退休年龄的高龄老人,也可以享受投保之后即可按月领取养老年金的待遇,解决了退休金不够需要补充现金流的难题。

构建养老能力圈:从产品到生态的跨越

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一款保险产品解决方案是远远不够的。

已经成立了 20年的阳光保险,已经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 养老生态圈 :在产品方面,阳光保险已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的适老化产品服务体系。其中,自个人养老金试点制度出台以来,阳光人寿从顶层战略设计层面高度重视个人养老金的布局与发展,迅速跟进资质申请、产品开发与上市,充分挖掘个人养老金业务潜藏的巨大潜力。 2023-2024年,公司先后有6款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累计为2.7万客户提供个人养老金服务。 此外,公司围绕 “三五七”全生命周期保险配置理念,在丰富政策型产品如开发个养产品、税优重疾、税优医疗、税优护理等产品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具有储蓄和保障属性产品的供给,2024年在多个渠道上市分红险、定期重疾以及细分客群的医疗险等新产品。此次上市的“美好人生”系列产品无疑进一步丰富了公司产品体系,让阳光的养老服务能力更为精进。

在养老服务方面,阳光保险以高品质康养服务进一步完善供给体系,目前公司已基本实现 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 的全面建设布局。在机构养老方面,公司现有 2家养老社区,分别是位于广州的“阳光人家·粤港澳全龄康养国际社区”以及2024年新开园的“阳光人家·上海佘山康养社区”。 其中,阳光人家 ·佘山康养社区凭借独特的“山水为骨,文化为魂”设计理念和先进的“五享四悦”服务模式,获得社会与业内广泛关注与好评。 在社区养老方面,公司以轻资产租赁和公建民营方式,在北京、山东地区落地了三个社区养老项目。在居家养老方面, 2024年公司搭建并上线了阳光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该体系贴心整合了合作供应商的专业资源,设计推出 “安全管家+健康管家+生活管家”三位一体居家养老管家服务 ,以智慧服务平台为依托,打造小阳智能屏、视频医生、阳光管家等特色服务,全方位满足老年人居家生活需求。

“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一切以客户为中心”,不能只是一句空谈。二十年磨一剑,从单一保障到综合方案,从产品创新到生态构建,阳光保险交出的养老金融答卷不仅仅是简单的商业策略,更是阳光“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在银发时代最铿锵的回响。其背后,是阳光根植血脉的创新基因与责任担当,更是其战略与国家养老战略深度契合的智慧彰显。阳光二十年,以“大保险观”践行着对客户、对家国的庄严承诺:让每一位长者的“美好人生”梦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