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风采丨“行走大国边疆 青春献礼国防”项目(三)“烽澄长歌”队伍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08 21:26  浏览量:1

暑期实践风采

“行走大国边疆 青春献礼国防”项目“烽澄长歌”队伍实践纪实

“烽澄长歌”暑期实践队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全民国防教育,2025年暑期,党委武装部精心组织“行走大国边疆 青春献礼国防”国防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赓续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全面成长成才。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烽澄长歌”实践队于2025年7月26日至8月1日赴英雄城市南京,深入开展国防主题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以“峥嵘八秩河山复,抗战精神照穹庐”为主题,通过走访红色地标、邂逅现役军人、深入兄弟院校、开展红色宣讲等形式,上了一堂融历史、现实与未来于一体的“大思政课”,在行走中筑牢新时代青年的信仰之基。

史回眸铸信仰,

在凭吊中践行使命担当

南京,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城市,是实践队感悟历史、砥砺初心的生动课堂。

在清晨的雨花台烈士陵园,松柏苍翠,气氛庄严肃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国旗护卫队的实践队员们身着笔挺的仪仗服,在此举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升旗仪式。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高高飘扬在烈士长眠之地。这不仅是一次升旗技能的展示,更是当代青年对革命先烈最崇高的敬意和对红色江山代代相传的庄严承诺。队员们表示:“在雨花台升起国旗,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我们护卫的不仅是国家尊严,更是英雄们用生命捍卫的信仰与荣光。”

图 1 实践队在雨花台烈士陵园举行升旗仪式

邂逅最美戎装,

在传承中唱响强军战歌

实践的意义不仅在于回望,更在于连接当下。

实践队邀请女兵一同参观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谱写了一曲军校共建的动人乐章。交流中,队员们怀着崇敬之情,聆听女兵姐姐介绍“临汾旅”——这支在战火中诞生、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

图 2 实践队与女兵在总统府合影留念

女兵姐姐还热情地教唱了旅歌《我们光荣的临汾旅》,并讲述了战歌背后的激昂故事。嘹亮的歌声在历史地标上空回荡,是两代青年对红色血脉的共同传承。

图 3 队员们向女兵学习《我们光荣的临汾旅》

校际交流促成长,

在互鉴中砥砺强国之志

作为高校国防教育的生力军,实践队此行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与兄弟高校的交流学习。

在素有“兵器技术人才摇篮”之称的南京理工大学,实践队与该校国旗护卫队进行了深入的队列动作交流和组织建设座谈。双方队员在切磋中增进友谊,在交流中互学互鉴,共同探讨了新时代高校国旗护卫队在国防教育中的使命与担当。随后,队员们参观了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从缴获的“万国牌”武器到我国自主研发的尖端装备,大家抚今追昔,深刻感受到国家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铿锵步履,也坚定了科技强国、投身国防的决心。

图 4 实践队在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的合照

躬身实践火种,

在服务中践行知行合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本次实践活动注重教育形式的创新与社会价值的转化。

在雨花台,实践队员们化身“红色故事宣讲员”,为一群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生动讲述了雨花英烈袁咨桐的故事。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英雄精神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这种“大手拉小手”的模式,是红色教育经验的生动输出,更是青年担当的直接体现。

图 5 队员化身“红色故事宣讲员”,为南京的小学生讲述雨花英烈故事

此外,实践队还结合自身优势,在当地开展大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活动,将红色教育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

参与“烽澄长歌”实践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这是一次将爱国情怀扎根心底的宝贵旅程。在实践中,我们将书本所学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结,在行走中感悟历史厚重,在调研中磨砺成长。这段经历让我们更加自觉地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和国家发展之中。展望未来,我们决心将这份感悟化作持续前行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来源丨党委学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