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亚洲杯的中国男篮,能打得过中国台北吗?

发布时间:2025-08-08 21:57  浏览量:1

嗯,同样是两连胜,中国男篮和中国台北男篮谁的含金量更高?

我觉得很多人都在掂量这个问题了——

很显然,跟苦胜东道主沙特比,赢了印度31分,中国男篮看似交出了一张数据光鲜的答卷,三分球28投15中,这应当是中国男篮历史上的一个纪录。

全员得分,外线火力爆表,年轻球员纷纷开花。而且,胡明轩手感回暖,王俊杰上位首发弹无虚发,投手赵嘉义也终于找回了投篮感觉。趋势好像相当不错。

但你如果看完中国台北87:60轻取伊拉克,尤其是当你回顾那场95比87爆冷击败菲律宾的比赛,再回头看中国男篮,你敢肯定,真到了正面对决的时候,中国男篮有足够的胜算吗?

对印度这场,我们确实赢得轻松,但谁都知道印度不具备真正的竞争力。

他们能打到加时才输给约旦,更多是约旦自身的问题。印度全场得分不到70,篮板被爆、组织混乱。中国男篮压制这样的对手,没费什么力气,靠的就是整体实力和轮换深度。

可是你看台北男篮,面对实力榜第六的菲律宾,防守端有执行,进攻端有章法,狂砍34分的陈盈骏,把对手控卫线彻底打爆。说到底,那不是单打独斗,是一整套他们凭借配合打出来的体系球。

说到底,中国台北的变化太大了。

过去几年,人们印象中那支内线吃亏、高度不够、天赋不足的队伍,现在面貌一新。陈盈骏、刘铮、林庭谦主导攻防,NCAA归来的贺氏兄弟注入新鲜血液,再加一个归化高柏铠护框。他们打得不只是快,而是有计划地快,用错位、用挡拆、用外线精准惩罚对手的每一个换防失误。

首战三分命中率44%,仅有3次失误,逼迫菲律宾出现14次失误。这支队伍的成熟度和纪律性,远比我们印象中那个“八强边缘队”要强。

而相对来说,中国男篮的问题更复杂。打印度这场,篮板优势看似明显,但面对真正能拼篮板、能制造对抗的队伍,比如菲律宾、新西兰,甚至台北,恐怕就没那么轻松了。老叔的临场换人总是错进错出,他对比赛节奏感欠缺是有目共睹的。王俊杰这样能持球的四号位,发挥出色,但也没看到有多少围绕他的战术,很多时候他都拿不到球。全队更像是靠手感和个人能力在打比赛,防守端仍旧习惯性犯规,一场跟印度的比赛,最后还能跟对方罚球持平,说明内线完全没压制力。

要知道,大秋、余嘉豪对阵印度尚且被火锅伺候,轮到陈冠全、高柏铠这种偏蓝领型内线,会不会一样吃瘪?

别忘了,台北虽然身高不占优,但他们的看家本领是节奏控制一流。中国台北现在打的,是更接近现代篮球节奏的快攻反击、小个冲击,打菲律宾,他们在篮板球少了20个的绝对劣势下,完全靠精准的投篮与完美的节奏与失误控制,硬生生投死了对手。

显然,中国男篮面对这种打法,向来都不适应。中国台北打的就是节奏。

控制节奏最关键的后卫线,赵睿可以攻坚,但组织能力有限;胡明轩能上强度,但粘球时间偏长,投篮有一阵没一阵;廖三宁、高诗岩、程帅澎,几个人都能打,但谁能成为真正对得上陈盈竣的节奏控制者?

可以预见,真碰上中国台北,中国队不可能再像打小组赛那样悠哉悠哉。

而且一旦开场慢热、被对手拉出节奏,按中国男篮的惯性,很难逆风追分。

目前来看,中国男篮整体天赋高于中国台北,阵容深度也更充裕,如果发挥正常,靠硬实力应当是能够拿下台北的。但对方的体系成熟、战术执行强、核心状态正佳,加上归化球员弥补了内线身高差距,一旦打顺风球,极有可能让比赛脱离掌控。

所以,“打得过”,不是一个可以轻松说出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