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寒门学子送外卖攒学费 631分考上北大 评论区却出现恶心一幕

发布时间:2025-08-08 21:56  浏览量:1

最近,一则消息在全网传得沸沸扬扬,一位名叫王佳皓的外卖小哥,凭借631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而且是学霸中的佼佼者,被北大护理学院录取。

这本该是个皆大欢喜的故事,却没想到在评论区里“翻了车”。

王佳皓出生在山西运城平陆县的一个小县城,家庭条件很普通。他的父母长年在建筑工地上打工,风吹日晒,赚着辛苦钱。

王佳皓从小就懂事,他记得小时候,每到农忙时节,就跟着父母一起摘苹果、桃子,然后再帮忙把水果一筐筐搬到三轮车上拉去卖。

烈日下,汗水湿透了他的小背心,可他从没喊过累。上了小学,他总是早早起床,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然后才匆匆忙忙赶去学校。

放学后,别人都在路上嬉戏打闹,他却想着赶紧回家,给辛苦一天的父母烧壶开水、递上毛巾。

进入高中,王佳皓的学习压力更大了,但他依然保持着优异的成绩,基本稳居学校前五名。

早上天蒙蒙亮,他就起床背英语单词;晚上,宿舍熄灯了,他还打着小手电在被窝里复习历史知识点。

除了学习,他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运动会赛场上,他是拼命冲刺的运动员;志愿者活动中,他是热情服务的义工。

他总是说,学习是为了让自己有出息,但生活里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值得去参与。

高考结束后,王佳皓没有像很多考生那样选择休息或者尽情玩乐,而是想着为家里分担一些负担。

他认为高考后距离开学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跑外卖的话能为自己的家庭作出一点贡献,也不至于白白浪费这两三个月。

于是他看到 “饿了么” 招聘外卖骑手,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下午5点到晚上8点,他穿梭在平陆县的大街小巷,最多的时候一天能送52单。

他不是没吃过苦,在他小时候,就跟着父母一起摘果子、搬运售卖,深知赚钱的不易。

所以现在送外卖的这点累,在他眼里根本不算什么,甚至还认为这份工作比父母在工地上的工作轻松不少。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的努力学习终于得到了回报,成功拿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

“饿了么”平台的站点负责人得知王佳皓考上北大后,为他感到非常骄傲与自豪,平台与公司还为他准备了2万元的助学金,同时送给了他一辆自行车。

这也是平台对他的认可,并寄予希望,希望他一路可以勇往前行,一切顺利,顺风顺水。

可是当他穿着外卖骑手的工装,拿着通知书拍下“开箱”视频的时候,谁能想到,这份本该充满喜悦的时刻,后续会引发那么多争议。

随着消息传开来,评论区里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

一部分网友是真心为他高兴的,说“很喜欢这孩子!孝敬父母,肯吃苦,学习还如此优秀!他是所有人的榜样,为他点赞”。“考入北大不忘送外卖,这份勤劳和孝心真暖人。”

可另一部分网友却像变了脸,开始对他的专业选择“碎碎念”。

有的网友说“北大护理学院就是专门坑没有资源的孩子!”“护理专业专门坑没有资源的孩子”。

还有人的观点更偏激,认为“男孩子做护理都是没出息的,有志向的就不选这个”。“什么专业出来都是考公的,北大必须考公。”

更有甚者,从头到尾都在质疑他,就连暑假工的种类都嘲讽,“暑假工除了外卖就没有其他的了吗?”

他们纠结于王佳皓送外卖这件事,那意思好像送外卖就是低人一等的工作,可工作不分贵贱,送外卖也是靠自己劳动赚钱,没什么丢人的。

还有人认为男孩的考入北大的事情不真实,“我们县如果考上了北大清华,认识的1不认识的奖学金都来了,采访不断,还没踏入校门就有很多的奖金。”

令人愤怒的就是有人说“外卖是他最不该做的,应该用脑子赚钱才是他的强项”。过分的评论男孩家里层次不够,太吃亏,“631与其读北大护理,不如选个985,读个好专业。”

“631分山西理科3700多名,能读个中流985的好专业,北大护理浪费了,被北大的虚名耽误了。”这些言论,真让人看着寒心。

其实,护理专业哪有他们说得那么不堪。护理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里,医生看病,护士照顾,缺了谁都不行。

而且护理人员的工作不仅限于医院,社区医疗、养老机构、学校等地方都需要专业护理人才。

再说了,护理专业也有广阔的晋升空间,从普通护士到护士长,再到护理部主任,每一步都有相应的资格考试和评聘机制,只要肯努力,职业发展前景是很可观的。

而且,护理学也是一门很复杂的学科,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像基础护理技能、临床护理技能、护理评估、护理计划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更是不断增加。

在一些大城市的三甲医院,优秀的护理毕业生往往很抢手,起薪也不低,福利待遇有保障。

再说回王佳皓这个情况。山西631分的理科成绩,确实很不错了。

有人觉得他可以去读个中流985的热门专业,这话放在别人身上也许是成立的,可套用到王佳皓这儿,就不合适了。

因为每个人的规划不同,他选择了北大护理学院,说明他对这个专业有自己的理解和热爱,并且愿意为之努力。

好专业不是靠别人定义的,关键还是要看自己怎么去学。

不过王佳皓自己对于雪护理这件事的态度很明确,他说没有复读的打算,到学校后会好好学习,争取读研读博。

这个孩子很清醒,他知道自己的起点,也明白未来要靠自己去拼,这股子韧劲就很值得我们佩服。

现在的王佳皓,已经准备迎接北大的新生活了。相信以他的勤奋和坚强,在护理领域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也希望那些还在质疑的人,能收收自己的偏见,给孩子留点成长的空间。

这个事件也提醒很多人,当看到一个人取得成就的时候,不要急着用自己片面的观点去评价,尤其是在不了解别人真实想法和情况的前提下。

专业不分高低贵贱,工作也不分三六九等,只要肯努力,行行都能出状元。就像王佳皓,他孝敬父母、肯吃苦、学习好,已经是我们生活中的榜样了,我们该为他鼓掌,而不是用键盘去“伤害”他。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

本文来源于红星新闻、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