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心理学真相:为什么想得越多,越容易焦虑?

发布时间:2025-08-08 18:06  浏览量:2

文|袁淑秀

嘿,朋友,你是不是也这样:

脑子里住着个“想法精”,一闲下来就开始自己跟自己演大戏?明明屁大点事儿,他能给你脑补出一部80集的连续剧,而且还是个悲剧!

一旦开始焦虑,那家伙就像上了发条的兔子,满脑子乱窜,你想让它停下来,门儿都没有!

我们老觉得这是因为自己“想太多”或者“心理素质差”,但心理学有个好玩的“爆料”要告诉你:

你之所以想得越多越焦虑,根本不是因为你“思考”本身有问题,而是因为你大部分时间都在“假装思考”!

你那不叫深思熟虑,那叫“精神上的原地跑步”,看起来汗流浃背,其实一米都没前进。

而这个原地跑步的过程,就是给你焦虑情绪提供动力的“发电机”!

你以为你在深谋远虑,其实你只是在用一种看起来很“努力”的方式,来逃避真正需要去“行动”的现实。

我来打几个比方,你的“假思考”三大热门岗位,看看你入职了哪个?

岗位一:“灾难片首席编剧”

这个岗位的KPI,就是把任何一点小事,都写成一部惊天动地的灾难大片。

老板今天没对你笑?—— 剧本启动! 《职场甄嬛传之我即将被打入冷宫》。

你开始脑补:“完了,他肯定对我不满了,下个季度的裁员名单上必有我名,我35岁高龄失业,房贷车贷压垮我,最终我只能去天桥底下贴膜……”

对象半小时没回微信?—— 大片上映! 《消失的爱人前传》。

你脑子里已经演到:“他是不是不爱我了?外面有人了?我们的感情走到了尽头,我将孤独终老,与猫为伴……”

你觉得自己是在“未雨绸缪”,是吧?拉倒吧!你这哪是未雨绸缪,你这是在用自己的想象力,给自己免费放了三百场IMAX巨幕灾难片,还是环绕立体声的,吓得自己魂飞魄散。

你试图画一张“危险地图”来避开所有坑,结果发现满世界都是坑,最后吓得不敢出门了。

岗位二:“宇宙唯一最优解探寻官”

这个岗位,听起来特高级,其实就是“选择困难症晚期患者”。

他们的信念是:人生每一个岔路口,都藏着一个“标准答案”,选对了就一路开挂,选错了就万劫不-复。

中午吃黄焖鸡还是麻辣烫?—— 这不是一顿饭,这是对人生幸福度的终极拷问!你开始动用你那堪比人工智能的大脑,分析口味、价格、卡路里、排队时长、甚至老板的颜值……半小时过去了,你饿得前胸贴后背,最后随便点了份最难吃的。

跳槽去A公司还是B公司?—— 这更是世纪难题!你恨不得写个几万字的报告,把两家公司的祖宗十八代都调查清楚。

你以为你在追求“完美”,其实你是在用“寻找完美”这个最完美的借口,来逃避“随便选一个,然后为它负责”这个简单的现实。

生活哪有那么多标准答案,它就是个自助餐,你拿了啥就好好吃,别老惦记着别人盘子里的。

你为了找那条“最好”的路,结果在起点就把腿给站麻了。

岗位三:“内心戏辩论队金牌辩手”

这个岗位最累,因为你得一个人分饰两角,自己跟自己吵架,还吵得特起劲。

正方辩手(冲动魔鬼): “老子不干了!这破工作谁爱干谁干!”

反方辩手(怂包天使): “别冲动!辞了职你喝西北风啊?房贷不要还啦?”

然后,你脑子里的这两个小人儿,能从诗词歌赋吵到人生哲学,吵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你以为你在“深思熟虑”,其实你只是在用这场永无休止的“辩论赛”,来拖延你必须做出选择的那个“行动时刻”。

因为只要辩论不结束,你就不用为任何一方的观点负责。这场辩论赛,就是你逃避现实的最佳“拖延战术”。

你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在了“吵架”上,哪还有力气去“做事”啊!

快醒醒!从“思想的健身房”走出来,去“现实的操场”跑两圈!

朋友,是时候从这场折磨人的“假思考”中解脱出来了!

你需要的不是想得更多,而是想得更“聪明”,然后,赶紧去“行动”!

1、给你的“思考”上个闹钟,到点就滚蛋!

告诉自己,这事儿我就琢磨半小时,半小时一到,管他想没想明白,立马滚去做点别的。

再想?对不起,大脑下班了,有事明天再说!

2、拥抱“草稿人生”,别总想着一步到位出“终稿”!

你的人生不是高考作文,一次定生死。

它就是个草稿本,允许你涂涂改改。先随便写一版,觉得不好再擦了重来。

记住,完成比完美重要一万倍! 先把作业交了,哪怕得个60分,也比你因为想拿100分而一个字没写强。

3、用“最小化行动”干掉“最大化担忧”!

别在脑子里跟整个世界的妖魔鬼怪打架了,你就去找那个最小的、最菜的“小怪”练练手。

担心考试?别想了,现在就去背5个单词。

担心演讲?别想了,现在就把PPT的标题打出来。

担心关系?别猜了,现在就发个“今天天气不错”的表情包过去。

行动,才是打败焦虑最直接的“物理攻击”!

4、把“脑子”关了,把“身子”打开!

当你发现脑子里的“想法精”又开始开派对时,立刻站起来,让你的身体“抢戏”。

去楼下跑两圈,累成狗,看你脑子还转不转得动。

去厨房做个番茄炒蛋,专注于打蛋、切番茄,闻闻香味。

找个朋友打电话,聊点八卦,别聊你的破事儿。

用你身体的真实感觉,去替换掉脑子里的虚假剧情。

最后,朋友,听我一句劝:

你之所以想得越多越焦虑,是因为你误把“瞎操心”当成了“努力”。

真正的努力,从来不是在脑子里想得多热闹,而是在现实里,你迈出的那一步,哪怕颤颤巍巍,哪怕微不足道。

别再让你的人生,变成一场只存在于你脑海里的、自导自演的悲情大戏了。走出门去,去行动,去犯错,去体验。

你会发现,你的双脚,远比你那焦虑的、戏精附体的大脑,要聪明和勇敢得多!

我是袁淑秀,松果正念创始人,松果儿童正念APP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近二十年心理咨询经验,专注正念,擅长情绪疗愈、亲子疗愈、睡眠改善、生命质量提升,解决亲子问题、失眠、焦虑、抑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