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央视为何聚焦清城?“兵支书”赋能“百千万”藏答案

发布时间:2025-08-08 21:39  浏览量:3

8月7日,由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和《中国报道》联合举办的“走基层·走军营·走红色足迹”中央、省、市媒体采风行活动走进清远清城,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广电视总台、南方日报、广东电视台等20余家主流媒体的记者组成采风团,深入基层村(社区)一线,挖掘清城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中的典型事迹,全景式展现“兵支书”群体以军人作风推动“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

采风团首站走进洲心街道光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兵支书”林诗华热情介绍社区退役军人网格分布图,这张图不仅直观呈现退役军人的社区分布情况,更成为他们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居民的行动指南。

△洲心街道光明社区党委书记林诗华(左一)向采风团记者介绍退役军人网格分布情况

“在部队里,我们讲究团队协作、高效执行。回到社区,我把这些理念运用到工作中。”林诗华介绍,自己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成为社区的党委书记,一定要发扬部队团队协作、高效执行的作风,并将其融入社区治理,充分发挥社区退役军人的优势,通过划分网格并由他们担任负责人,切实发挥他们熟悉社区、组织能力强的优势,及时收集并协调解决居民需求。这一举措不仅让服务力量精准下沉到每个网格,还改进优化了问题响应与解决机制,推动社区环境卫生显著改善、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安全保障愈发坚实,赢得居民广泛认可。

随后,采风团又来到东城街道白庙社区。“兵支书”李志强热情接待,带领大家走进“我在白庙”网红文创店,一边走一边细细为记者们介绍白庙社区渔家文化的发展情况。从世代相传的传统渔家习俗,到独具风味的特色渔家美食;从列入省级非遗的游龙活动,到造型别致的渔家建筑艺术,李志强娓娓道来,让记者们仿佛穿越时空,沉浸式感受到了渔家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东城街道白庙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志强(左一)向采风团记者介绍渔村发展变迁

为了让记者们更深入了解白庙渔村,李志强还带领大家逐一参观渔村各特色景点。途中,他详细介绍了社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居民增收的具体做法。“我们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既要守护好这片水土的原生态,也要通过旅游业让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他坦言,发展旅游业的初衷,就是“让更多人了解白庙的渔家文化,同时为社区居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羊城晚报记者张小悦在参观完两个社区后,深有感触地说道:“通过此次采风活动,我全面且深入地领略了两位‘兵支书’的卓越风采。他们将军人作风融入基层治理,用硬核担当与温情服务,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兵动力’。希望咱们的社区变得越来越好!”其他记者也纷纷表示,将把“兵支书”的故事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退役军人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清城区不断创新“双拥”载体、丰富“双拥”内涵、完善“双拥”机制、激发“双拥”活力,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双拥”活动,推动“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并取得新成效,在全社会营造出关心国防、尊敬军人的浓厚氛围。

△清城区在东城街道清飞社区为二等功臣举行“军营立功勋,家乡增光彩”送立功喜报活动

2025年上半年,清城区积极开展送温暖、送喜报等“双拥”系列活动,累计发放慰问品价值超80万元,送达喜报54份,协调办理了7名符合政府安置就业条件的随军家属就业事宜,同时还与拥军企业紧密联动,引导企业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推出各具特色的拥军项目。目前,全区已有140家“拥军门店”踊跃加入拥军队伍,在衣食住行等领域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提供实实在在的优惠。

采写:罗婉萍

通讯员:廖志标 黄嘉颖 何宁宁

编辑:邓渝

校审:邵雅莉

二审:杨峥

三审:王嘉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