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释永信事件上,最清醒的是这两个人

发布时间:2025-08-08 21:46  浏览量:1

曹德旺会识人。通过几句简短的对话,便看清释永信的真面目。

他那句:“不要认为穿了袈裟就是和尚,就是你的师傅。”

袈裟只是外壳,看人还是要看本质。

神和魔只在一瞬,不要掉进“完美主义陷阱”。

造神和毁神,都在历史循环中。

四大皆空的佛,可以是完美的。

但是佛教徒、活佛,必然是不完美的,因为他们首先是人,其次才是佛教徒、活佛。

是人,就会有人的劣根性,贪嗔痴慢疑,一个不少。人能做到的,最多只能是抑制,真正没有这些劣根性的人,只能是死人。

所以,越是立“完美人设”的人,越需要警惕。

他的完美人设是给世人看的,本身就带有一种迎合性。

既迎合了人的期待,在人们的期待下被推上了高楼。

但人的期待是无限的,人的本性是复杂的。

他日能推你上高楼,今日就能推你下楼。

造神与毁神,只需要一个契机。

曹德旺仅凭释永信的一句“用多好的茶,招待你。”

便将假和尚的袈裟看穿。

这可能就是商人之间的嗅觉,就和狼嗅到同类一般。一个成功的商人,遇到了另一个成功的商人。

此刻,曹德旺不禁暗想,论行商我或许比不过你,但论修行,我还是高你一道。

好吃的,漂亮的,富有的,都只是体验,到头来也只是一场虚空。

佛教修行讲究四大皆空,而释永信眼里只有名利义欲,实为真商人假和尚——披着袈裟的商人罢了。

不过听说,曹德旺曾经也有过出家当和尚的念头。

说是看了弘一法师的书,还看了好几遍,突然就感时伤怀动了这个念头。

弘一法师历尽红尘凡事,最后选择遁入空门。

曹德旺想,我也差不多,要不也出个家当和尚算了。

奈何没有佛缘,还是老老实实当个资本家吧。

既无佛缘入不了庙,那就砸钱。

据了解,他大概给寺庙捐了有5亿之多的款项。

其中大部分是捐给福建的万佛寺。

他说:少林寺里,真正的出家人没几个。

2010年,他曾在央视的节目《流金岁月》中提到自己当年为拍《少林寺》,到少林寺取景时的所见所闻。

整个寺庙一片凋零,真正的出家人也没几个,而且都是上了年纪的,更没有什么武功。

什么也没有,所谓的少林功夫也只在书中所有。

反而是武侠小说作者们、电影编剧们写的练功方法,反而成了少林寺初来者的必修功课。

少林功夫成就了少林,而功夫来自幻想。

后来电影火了之后,李连杰再去少林寺。

果不其然,电影里的那些绝技,都出现在少林寺的官方网站上,明码标价。

电影火了,但长尾红利在少林寺,少林更懂商业化。

后来他就再也不信和尚了。

所以,无论释永信事件发不发生,或者是说什么时候发生。

对他们而言已无意义,因为他们早已看透一切。

人间清醒,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