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文化体育旅游行业领域学生防溺水工作的提示
发布时间:2025-08-08 22:21 浏览量:1
各县(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巴中经开区社会事务局、文旅示范区文旅产业部,资源开发科、产业发展科、群众体育科、青少年体育与竞技体育科,局直属各单位,各文体旅行业单位、家长及同学们:
近期持续高温与学生暑期叠加,暑期是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文体旅行业涉及水域活动较多,防溺水工作尤为重要。为切实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现就加强全市文化体育旅游行业领域学生防溺水工作提示如下。
一、强化行业主体责任,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一)水域场所管理。一是涉水A级旅游景区、文化体育旅游园区、游泳馆等企事业单位需在危险水域设置警示牌、救生圈、救生绳、长竹竿等“四件套”救援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二是加强巡查管控,对管理区域内野泳、戏水等行为及时劝阻,重点防范无人看护水域及青少年、学生的溺水风险。
(二)高风险项目监管。漂流、游船、游泳、水上娱乐设施等高风险项目需配备专业救生员,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督促游客、游泳者、学生须全程穿戴救生衣等安全装备,救生员在岗履职。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安全意识
(一)文化艺术体育类培训机构。开展防溺水宣传,引导提示学生“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二)文体旅行业单位。通过官网、抖音、微信群、电子屏、应急广播、宣传栏、宣传册等方式普及防溺水知识。
三、家长履行监护职责,筑牢家庭防线
(一)做到“四知道”(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避免孩子独自前往危险水域。
(二)选择正规游泳场所,避免带孩子参与无安全保障的亲水活动。
四、完善应急机制,提升救援能力
(一)A级旅游景区、游泳池等场所需制定溺水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救援演练,确保救生员、医疗人员到位。
(二)推广科技手段,如智能监控等,提高风险预警能力。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让我们共同行动,织密防溺水安全网。每个游客、游泳者、学生都要做自身安全防护的第一责任人,确保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期。
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
2025年8月7日
一审一校:张学忠 黄园园
二审二校:刘华涛
三审三校:杨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