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龙《东极岛》正式上映,首波口碑出炉!观众评价“一针见血”
发布时间:2025-08-08 22:40 浏览量:1
这个世界总在试图探究中国人的文化内核。
《东极岛》用一段真实的历史,展现出中国人骨子里的担当与善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是刻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本能。
影片之所以动人,不只因为故事本身,更因镜头背后的民族情感和品质诚意。
1
在今年暑期档的激烈竞争中,观众对一部国产新片的关注度不断升温。
不少人在看完后,用“看着很爽”、“燃到发抖”、“建议IMAX二刷”来表达震撼。
这部影片名叫《东极岛》。
电影没有采用宏大的战争大场面背,也摒弃强行煽情的剧情,却靠着真实事件改编、极限实拍和演员们的拼命演技,成为这个暑期最意外的一匹黑马。
电影定档8月8日,正式上映不过一天,但观众的评价已经出奇一致。
这不仅是抗日题材的一次突破,更是国产历史电影的又一次里程碑。
导演管虎曾说,这次拍《东极岛》的感觉,就像同时拍了三部电影。
外景、内景、水下三线并行,每一条都足以消耗大量人力与资金。
整部电影超过四成镜头发生在水下。
剧组为此搭建了16个水景布置场景,其中一处水棚面积高达9000平方米,是亚洲目前最大的恒温模拟海浪拍摄区。
整个剧组在这里拍摄了长达70多天的水下戏,每天十几个小时泡在水中,演员和工作人员几乎没有一刻是在干燥状态下工作的。
这还只是棚拍部分,在真实海域的拍摄更为艰难。
由于海浪不可控,演员在镜头中不仅要维持台词节奏和情绪,还必须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和生理极限。
朱一龙与吴磊精彩打斗戏中,就包括数场水下搏斗。
据说拍摄前两人都接受了专业深潜训练。
朱一龙的闭气时间达到了4分30秒。吴磊甚至为角色考下了潜水证。
一场体能与心理的极限挑战,被安排到了电影中,演员拍完都退了几层皮。
所有努力,观众在预告片的几帧镜头中就已能感受到。
当海水灌入船舱、战俘嘶喊绝望的画面冲击眼球时,那些声音和景象,更像是逼近真实的灾难还原现场。
观众屏住呼吸,身临其境的看完。影片算是给观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
很多时候,一部电影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故事和镜头,演员的投入程度也能决定观众的感受深浅。
《东极岛》在选角方面展现出极强的判断力。
朱一龙扮演的渔民阿赑,曾是一个只想逃离小岛、去上海开大船的普通人。
当战争破坏一切,他从犹豫到冲锋,从逃避到直面死亡,每一步的转变都通过细微的情绪展现。
尤其是在船舱杀敌、站在甲板发呆等几场无对白戏份中,朱一龙仅靠眼神就撑住了人物的复杂心理。
影帝的演技,不需强调,观众自然能看到。
倪妮扮演的阿花,是片中女性角色的核心。
一开始,她因祖训不得出海。
当村庄面临毁灭,她打破规矩,磕头请愿,带着一群渔家妇女奔赴大海。
没有华丽造型,也没有刻意的苦情铺垫。
她素面朝天、皮肤黝黑,一声“撒大网捞大鱼”,让全场观众起了一声鸡皮疙瘩。
吴磊饰演的阿荡则完成了人物情绪的大跨度。
从拾获英国战俘“牛们”开始,他就像个阳光少年,对世界仍存善意。
但随着日军的暴行一幕幕上演,眼神里的天真被一寸寸抹去。
到最后,他眼中仅剩悲愤与仇恨。
而这条线的收束点,是“牛们”临终前那一眼。
那是两个少年短暂友谊的终点,也是一代人丧失纯真的标记。
值得一提的是,出演“牛们”的英国少年威廉,也贡献了令人动容的表演。
语言不通、环境恶劣,他却将角色的恐惧与感激刻画得自然流畅。
一幕仰望吴磊、泪眼婆娑的镜头,成为许多观众心中最难受的一瞬。
至于倪大红,他再次展现了老戏骨的功底。
角色台词不多,但一场“挡刀”的镜头就足以定格所有观众的眼泪。
他的演出没有特别得高光时刻,每一句台词都像刀子,扎在观众心里。
连饰演日军的日本演员都在拍完后向他深深鞠躬致敬。
3
《东极岛》的故事原型,来源于1942年“里斯本丸沉船事件”。
那是日本在运输400余名英国战俘时,被美军潜艇击沉。日军不仅不救人,还封死舱门,试图让战俘活活淹死。
是东极岛附近的渔民,冒着枪炮危险,用自家小渔船连夜救下了近半数人。
影片没有渲染救援者的英勇,而是从生活出发,把每个渔民的身份还原为一个“普通人”。
他们有人胆小,有人贪生,也有人冷眼旁观。
可当海上浮尸无数时,是这群看似渺小的渔民,撑起了人道主义的尊严。
电影最打动人的地方,不是战争场面有多宏大,而是“人”的部分有多真实。
它让人看到,平民百姓的血性不输战场将军。
而这种“非主旋律表达”,反倒更符合时代观众的期待。
与其说《东极岛》是一部历史战争片,不如说它是一次中国人性格的集体描摹。
它没有站在宣教的角度,而是用温柔的视角告诉你:当年那群没有名字的渔民,是如何把“舍己救人”当成一种本能。
影片上映前,《南京照相馆》的导演申奥曾在一次路演中,亲自向一对中英夫妇推荐《东极岛》。
两部片子确实有共通之处。
前者揭示苦难,后者呈现善意,一场展现勇气,一场表达仁爱。
他们共同把历史以更立体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也正因如此,当朱一龙、倪妮、吴磊、倪大红、杨皓宇等人联手完成这一部作品时,不少业内人士坦言:《东极岛》,拍出了中国电影的“新气质”。
结语
《东极岛》的意义,不止在票房和演技上。
它让人看见一个民族在苦难中闪光的内核。
拍摄这种类型的电影不是为了制造仇恨,而是为了传递尊重。
这部电影告诉人们:我们每一个平凡人,也都可以是那一艘沉船中的光。
这部电影,值得走进电影院,这段历史也值得被后人记住。
《东极岛》向全世界还原历史真相——新华网
书写战火中属于平民之舟的伟光 电影《东极岛》上映——中国新闻网
“让全世界看见中国人的血性担当”,电影《东极岛》获赞“燃麻了”——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