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做成事的人,都靠这三个字

发布时间:2025-08-08 22:42  浏览量:1

文 | 吴钩随笔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

自己明明很努力,结果却总不尽如人意;
想帮助别人,结果却被误解、被冷落;
拼尽全力,却依旧卡在原地。

后来我读到稻盛和夫的《心》,才真正明白——

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你忽略了一个深层规律:真正能走得远的人,靠的不是聪明,而是“利他”之心。

《心》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京瓷刚成立时,松下公司提出降价15%。
别人都说亏本不做,稻盛和夫却接了下来。

他说:“活下去,比面子重要;先站稳,才谈理想。

他带着团队连续三个月改良工艺,把成本硬生生压下30%,不仅保住订单,还打响了名声。

利他,不是一味牺牲,而是你有能力,把别人带出泥沼。

同样地,我早期做内容也是一腔热血,想拉大家一起读书,结果没准备好方法,几天后群就冷场了。

后来我认真学习读者心理、优化内容设计,再次开群时,100多人坚持读完一本书,大家都说:“没想到,读书还能这么接地气。”

我终于明白:想帮别人,先让自己变得靠谱。

稻盛和夫接手濒临破产的日航时,要求所有员工签下“重生承诺书”:

接受降薪,保留岗位;不接受,直接离开。

有人骂他没人情味,但他说:

“你救一个不想自救的人,等于把真正值得救的人推下深渊。”

最后,97%的人签下承诺书,一年后,日航利润全球第一。

我也曾“好心办坏事”。

一个读者说自己没时间读书,我特意给他挑简单内容,连续发了一个月,他却回我一句:“这些太浅,没营养。”

我顿悟:真正值得帮的人,不是“喊饿不动筷”的人,而是愿意伸手够一够的人。

稻盛和夫并购美国公司时,员工反对加班。他没有死扛,而是改变机制:

用“单位时间核算制”替代传统工时,把利润与个人绩效挂钩。

结果,员工效率提升40%,离职率下降80%。

没有规则的善意,只会滋生混乱;有边界的成全,才可持续。

我曾因热情泛滥,答应所有书单请求,熬夜整理几十份,最后不仅累到生病,还被人质疑“选书不合口味”。

现在我定了规则:
每周只接3个定制书单,接单前需填写三条信息:

你最困扰的问题?喜欢哪类书?期待解决什么?

这样选出来的书,每一份都击中要害。读者不仅满意,我自己也更从容。

“利他,是最有力量的活法。”

你为别人点亮的光,终将绕一圈照回你自己。

所以,如果你正处在人生低谷,不如先问自己一句:

“我做的这件事,是不是在真正解决别人的问题?”

别急着证明自己,先试着问一句:“我能为你做点什么?”

当你眼里有别人时,命运往往也开始眷顾你。
因为最厉害的利己,是懂得利他。

如果你喜欢这样的内容,欢迎关注“吴钩随笔”
这里有看透人性,也有看清自己的智慧
我们一起,不负光阴,不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