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日|科学健身,让健康常伴左右
发布时间:2025-08-08 21:17 浏览量:1
2025年8月8日,我们将迎来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自2009年设立以来,这个特别的日子已成为推动全民健身、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节点。今年的主题是 “奋进新征程 运动促健康”,强调体育赛事应惠及大众,降低参与门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图源:网络)
运动是身体的 “天然调节器”
01
有氧运动是心肺健康的“基石”:坚持每周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的人群,高血压患病风险能降低 30% 以上。当我们快走、游泳或骑行时,心脏泵血效率显著提升,血管弹性持续增强,就像给全身的 “血液运输网” 做了一次深度保养。
02
运动使免疫系统更加“活跃”:适度运动能使体内免疫细胞数量增加 20%-30%,这些 “健康卫士” 会更积极地清除细菌病毒。但要注意把握尺度 —— 每次运动时长建议控制在 60 分钟内,过量运动反而可能暂时抑制免疫功能。
03
骨骼与肌肉的健康是运动的“直接受益者”:负重运动如慢跑、跳绳能刺激骨骼密度提升,35 岁后坚持这类运动的人,骨质疏松发病率会降低 50%。肌肉则像身体的 “隐形铠甲”,每周 3 次力量训练能让肌肉量保持稳定,不仅能提高基础代谢率,还能减轻关节负担。
运动后的恢复,健康的 “助推器”
充足的睡眠是运动后恢复的重要方式。睡眠时,身体会分泌生长激素,促进肌肉修复和生长。成年人每天应保证 7-8 小时的睡眠时间,青少年和儿童则需要更多的睡眠。
(图源:网络)
拉伸放松能帮助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肌肉酸痛。运动结束后,花 10-15 分钟对参与运动的肌肉进行拉伸,每个动作保持 15-30 秒,能有效改善肌肉的柔韧性和弹性。
(图源:网络)
适当的按摩也能促进恢复。可以通过自我按摩或专业按摩的方式,放松肌肉,缓解疲劳。对于运动量大或有轻微损伤的部位,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加重损伤。
不同人群的“健康运动处方”
肥胖者在运动时,应选择低冲击性的运动项目,以减少对关节的压力。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同时,结合饮食控制,才能更好地达到减肥和健身的目的。
高血压患者适合进行轻度至中度的有氧运动。运动时要避免剧烈运动和憋气动作,以免导致血压突然升高。运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血压变化,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
糖尿病患者运动时,要注意控制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在血糖过低或过高时运动。运动前要监测血糖,必要时适当补充食物。运动过程中携带糖果等食物,以防低血糖发生。
全民健身日不仅是一个倡导运动的节日,更是一个传递健康理念的契机。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科学的方式拥抱运动,让健康成为生活中最亮丽的底色,让每一天都充满活力与阳光。
健
康
同
行
《健康同行》栏目是河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与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创办的专业卫生健康类节目。
播出时间:
每周日上午9:20
栏目热线:
新媒体矩阵:
您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