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元气森林废弃瓶造文具?得力环保营销卷出新高度
发布时间:2025-08-08 18:04 浏览量:2
作者 | 王晖 来源 | 首席品牌观察
不可否认,随着消费主力军日渐年轻化,大众消费意识正在发生变革,一个显著特征是,人们不再单纯为了产品功能买单,而是注重品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导向,与品牌达成精神共振和情感依赖。这就要求,品牌的营销思路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如此才能跟上年轻人的潮流,赢得新一代消费者的喜爱。
而近年来被各大品牌青睐的低碳环保营销,就源于此。它不仅响应了国家的“双碳”战略目标,也让人们看到了品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举的责任和担当,也正契合了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革命3.0》中所说,“新一代的营销必须是价值观营销,更注重企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
今年,国民文具文创品牌得力在环保营销上的发力,更引起了我的注意。从一支再生笔,到一张可持续的绿色供应链网,得力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它的环保营销从来不是停留在理念层面,而是真正实现了落地。
跨界元气森林
以一支“再生笔”为载体贯彻环保理念
提起环保营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品牌案例,其实并不多。归根结底,有的品牌只是喊口号,并不付诸实践;而有的品牌,或许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做环保,却没有将环保理念内嵌到消费场景,用户就无法产生参与感,营销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换句话说,环保营销的核心是环境保护,但本质依然是营销,需要对品牌、产品、服务等进行高效输出,拉近与消费者的沟通距离。
首席品牌观察就发现,近期得力与元气森林的跨界合作,就是兼顾商业性和社会性的典范。而从联名slogan“有元气,更得力”就可以看出,得力的环保营销并不是空洞、枯燥的,而是有生命力的,并且落实到了产品侧。
具体而言,这是一场“变废为宝”的环保行动,得力会首先回收元气森林废弃塑料瓶,将塑料瓶制成再生塑料,再用这些再生塑料制作中性笔,从而大大减少了产品生产中对原生资源的依赖。
这就有了得力推出的首个经权威第三方认证的碳中和系列产品,包括中性笔、活页本、修正带、点点胶、尺子。根据计算,每480ml塑料瓶就可以制作成约4支环保中性笔。
值得一提的是,得力深知生产制造中无碳排放是不可能的。为了实现真正0碳计划,提高绿色电力的使用占比,降低产品的碳足迹,对于不可避免的碳排放,得力还会通过购买碳信用进行抵消,最终实现产品碳中和。
得力在环保营销上的诚意已然体现得淋漓尽致,它用行动告诉大众,得力的“0碳计划”从来不是一纸空谈。
而当得力的环保理念具象化成了一支支“再生笔”,每一个消费者都不再是这场环保行动的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从而更能认可得力的环保营销,提升对得力的品牌好感度。
从公益赠笔到亮相碳博会
持续释放环保理念的社会影响力
在公开场合,得力不止一次提到过品牌的产品减量化理念,即“在最少使用材料的同时,保障产品的功能性”,这种聚焦于产品的环保执行力,可以说是得力践行环保营销的一大品牌特色。但根据我的观察,得力的环保步伐并没有局限于产品本身。
从碳中和系列的设计就可以看出,贴合元气森林瓶身配色的中性笔、修正带、点点胶等等,得力不仅在用高颜值的产品矩阵赋予文具更多美学价值和情绪价值,也在拓展环保营销的边界,焕新年轻人对环保营销的认知,赢得他们的喜爱。
不仅如此,得力的“再生笔”还成为了联结城乡的一座桥梁。今年6月,得力集团还联合元气森林集团共同奔赴河北山区小学开展了公益捐赠活动,将最新研发的碳中和系列文具捐赠给山区孩子,让他们也能用上环保优质的学习用品。
都说环保要从娃娃抓起,在我看来,得力的捐赠行动不仅是爱心的传递,也是绿色环保理念的一次有效传达。当孩子们用上得力的环保系列文具,一颗环保的种子已经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在未来的某一天结出一颗绿色的环保果实。
此外,得力还把环保理念的种子播撒到了碳博会。
今年6月,得力“碳中和系列产品”首次亮相第三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成功引发了行业瞩目,得力更是把这届碳博会变成了传达绿色环保理念的舞台,围绕可持续创新、绿色循环实践等话题与各界人士展开了深入讨论,让人们看到了得力绿色转型的决心和实力。
得力集团ESG项目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得力已经织成了一张可持续的绿色供应链网,比如制定了一套涵盖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三大维度、共计74个控制点的供应链管理工具,实现了采购工具的可持续;还将碳排放绩效逐步纳入供应商管理体系,推动上下游协同优化,形成从原料到终端的绿色闭环。
从联合元气森林跨界推出碳中和系列文具,到亮相碳博会,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得力的环保营销从来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最大可能地整合资源传播价值主张,这不仅可以提升营销的传播声量,也可以充分释放得力作为民族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号召更多人群加入到环保队伍中。
持续践行“企业公民”的使命
得力构建更强大的品牌竞争力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得力成立于1981年,是一个拥有44年历史的国民品牌,但它呈现出来的品牌形象是年轻有活力、积极向上的。
除了一系列年轻化营销举措,得力保持品牌活力的一大驱动力在于,一直以民族品牌的使命感自我鞭策,承担起了“企业公民”的责任。
“企业公民”概念由美国波士顿学院企业公民研究中心提出,指的是一个公司将社会基本价值与日常商业实践、运作和政策相整合的行为方式。一个企业公民认为,公司的成功与社会的健康和福利密切相关,因此,它会全面考虑公司对所有利益相关人的影响,包括雇员、客户、社区、供应商和自然环境。
从这个角度来说,低碳产品只是得力履行“企业公民”义务的其中一个“点”,在担负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上,得力这样的“行动点”还有很多。
比如,得力在今年儿童节之际发起的“彩虹来信”公益行动。这是得力联合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贵州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开展的公益营销,在上海、杭州、广州、南京等城市号召众多家庭投稿画作,每一幅画作可以兑换一支得力捐赠的画笔,并作为“彩虹礼物”送给山区儿童;得力还身体力行地为贵州山区的四所小学送上了更丰富的“彩虹礼物”,不仅连接起城乡儿童情感的纽带,更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世界的窗。
从理念到实践,从环保创新到美育公益,当一个个营销“行动点”连接成为一个个用户“认知面”,得力作为文具文创行业领军者的格局和担当就凸显出来了,它让消费者看到了一个民族品牌的高度,提升了品牌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而消费者的支持,也必然会转化为得力品牌发展中更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得力走得更远、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