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凤画”融合金山农民画,一个00后手里的非遗现代感
发布时间:2025-08-09 06:02 浏览量:1
在张堰文创园107室,一幅幅绚丽的凤画与精美的青花瓷交相辉映。这里是安徽省凤阳县非遗传承人孟泽远创立的凤画非遗工作室,他年仅24岁,现在是中侨大学大四学生。
孟泽远从八岁开始接触凤画,至今拥有15年凤画绘画学习经历。他将安徽凤画带到上海,融合釉下彩青花瓷与金山农民画,让古老艺术以崭新姿态走进现代生活。
凤画不再局限于宣纸,而是以釉下彩形式跃然于瓷器之上。茶具、花瓶、摆件......每一件作品既保留传统神韵,又兼具实用价值,让非遗“用”得到、“带”得走。
2021年,孟泽远被上海中侨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录取,从安徽来到中侨大学学习后接触到金山农民画。农民画自由奔放的构图、明快的色调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凤画严谨的造型和华丽的色彩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孟泽远结合二者特点,既保留了各自的艺术精髓,又开拓了新的表现形式。
孟泽远的融合画作远赴海外参加了2025大阪世博会。今年1月,其作品在张堰镇“留心向善 溪外慈行”义拍活动中以2万元成交,所得款项已全部捐赠给慈善事业。
从最初寥寥数名学生,到如今线上线下学员超60人,工作室通过凤画体验课、青花瓷陶艺、掐丝珐琅画、羊毛毡、刺绣等多项非遗手作,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非遗。"我从八岁学画,如今已经15年了,凤画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孟泽远坦言,"把家乡非遗带到上海,是希望它不被时光遗忘。非遗不是古董,而是可以触摸的生活美学。"
2006年11月5日,凤画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皖北三绝”之一。该工作室的成立,不仅为非遗的传承提供了新平台,也为传统艺术的创新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通讯员:钟原
编辑:张诗沂(实习)
责编:俞岚婷、潘婷
审核:陈建军、林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