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岛核爆80年纪念:日本应该反思什么?|一周深读
发布时间:2025-08-09 09:15 浏览量:2
8月6日,日本广岛市和平纪念公园举行了遭原子弹轰炸80周年纪念仪式。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致辞中表示,日本将坚持“无核三原则”(也称“非核三原则”),推动构建“无核武世界”。
不过,结合历史背景和当今现实,日本政府在反思核爆时,更多停留在核爆本身,对其深层次的原因很少触及,反思不够深刻。在这一点上,日本和德国有一定差距。
8月6日,在日本广岛和平纪念公园河面上,一名小朋友放置和平灯 (图/新华社)
“无核三原则”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当时它仅有的两颗原子弹。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根据联合国机构的说法,原子弹瞬间爆炸导致广岛约7万人、长崎约4万人当场死亡,到1945年年底,两个城市因核爆死亡人数分别为14万和7万。
至今,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到核武器打击的国家。核武器杀伤力和严重后果也令世界震惊。辐射造成的伤害延续几十年,波及几代人。一些幸存者都称当时的广岛为“人间地狱”。
核爆的严重性令全世界警醒,促进了战后反核武器、反核武器扩散意识的形成。
1967年12月,时任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在国会演说中正式提出“无核三原则”,即日本“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
1971年,日本国会众议院通过决议,无核三原则成为日本有关核武器的基本政策。
1974年,佐藤荣作因为倡导无核三原则之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此后,每次日本在广岛和长崎纪念核爆,日本首相基本都会强调坚持无核三原则。2015年,时任首相安倍晋三在纪念广岛核爆时没有提,立即受到舆论谴责,不得不在随后的长崎核爆纪念仪式上重申坚持无核三原则。
石破茂这次表示日本坚持无核三原则,其实是例行表态。这是日本政府的一贯立场。
出现新情况
虽然日本首相们都声称日本将坚持无核三原则,但最近这些年,也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情况。
首先,近三十年,日本社会不断右转,一些右翼分子挑战无核三原则。
废除宪法第九条(该条规定日本放弃交战权)、实现“军事正常化”,一直是日本右翼势力的追求。在此基础上,日本右翼分子也时常挑战无核三原则。比如,在日本政坛颇有影响的政客小泽一郎多次提及,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日本可以制造核武器;日本一些专家和评论员也时常提及日本可以拥有核武器等。
安倍晋三作为右翼的代表人物,在2015年广岛核爆纪念仪式上没有提坚持无核三原则,并不是偶然,而是一个迹象。
其次,日本和美国的“核分享”问题。
日本的安保政策一直和美国绑在一起。最近一些年,美国常常提及和日本分享核武器的设想,石破茂本人也曾提出要建立亚洲版北约。这些言行会不会突破日本无核三原则,值得关注。
第三,国际环境的变化。
在亚太地区,朝核问题以及美韩联合军演,导致朝鲜半岛局势不断紧张;俄乌全面冲突后,俄罗斯、欧洲和美国都时不时提及使用核武器的权利,核对抗风险明显增加;最近,特朗普还下令针对俄罗斯部署核潜艇。这些因素都是有关全球核武问题的负面因素,对日本无核三原则会有什么影响、日本右翼会不会利用这些因素再度提及核武,也非常值得关注。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日本大部分民众和有识之士,仍然坚持无核三原则。
今年的广岛核爆纪念活动期间,来自日本各地的民众在广岛原子弹轰炸遗址前集会,批评日本政府实施军备扩张政策,呼吁以实际行动守护和平宪法,防止重蹈战争覆辙。集会民众高举“日美同盟是战争同盟”“阻止核战争”等标语,表达对日本持续实施军扩的强烈担忧。
反思不深刻
其实,日本在纪念核爆方面还有一个问题非常令人注意,就是反思不够深刻、片面强调日本是核爆受害者,而不提及导致核爆悲剧的深层次原因。
比如,今年的广岛纪念核爆仪式上,石破茂虽然称日本将坚持无核三原则,广岛市市长松井一实也呼吁铭记核爆经历、继承和平理念,然而,两人都没有提及广岛遭原子弹轰炸的历史背景。
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等公立博物馆的展陈也普遍强调“受害”视角。大量展品聚焦核爆造成的死亡和创伤,以个体故事唤起共情,但谈到那场战争用的都是“太平洋战争”“日中战争”等中性词汇,很少触及日本在亚洲的侵略行径。
据新华社记者现场采访,在参加核爆纪念的日本民众中,“日本是受害者”“原子弹造成巨大伤害”的叙事成为共识;但“为何被投原子弹”“战争如何开始”等问题,却鲜有人能清晰回答。
这实际上反映了日本对核爆反思不深刻的一面,也是日本对二战反思不深刻的体现。其与同样是二战发起国、同样是二战战败国、同样在战后获得新生的德国,形成了很大反差。
德国对二战的反思,且不说全社会对纳粹的深刻认识、1970年西德总理勃兰特在波兰令世界动容的“华沙之跪”,就是在今天这个极右翼抬头的时代,德国领导人也保持着极大的清醒。
比如,今年6月,德国总理默茨到访白宫和特朗普会谈,会谈中特朗普谈及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语带调侃地对默茨说,这对德国人来说“并不愉快”,意思是诺曼底登陆,盟军随后攻入德国。但默茨立即纠正说:“从长远来看,那一天标志着我的国家被从纳粹独裁统治中解放出来。”默茨说,德国人知道是美国帮助他们摆脱了纳粹统治,对此心怀感激。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德国人对纳粹政权给欧洲、给世界、也给德国自己造成的伤害有着深刻的认识,认为纳粹战败意味着德国解放。
相比之下,日本人很少提及日本军国主义政权发动战争给周边国家、给亚太地区造成了多么巨大的灾难。
日本人应该认识到,他们是核爆的受害者,但从深层次看,他们更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受害者。
文|羊城晚报国际评论员 钱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