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人生,做自己的女王:武志红《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发布时间:2025-08-06 02:22 浏览量:1
掌控人生,做自己的女王:武志红《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读后感
你是否也曾感到,自己的人生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在家庭、职场、育儿的多重角色中疲于奔命,却总也找不到那个“真正自我”的出口?深夜里,当万籁俱寂,疲惫的你卸下所有伪装,是否也曾无数次问自己:“我到底是谁?我想要过怎样的人生?”
我懂你。当我在无数个焦虑的夜晚辗转反侧,寻找内心答案时,武志红老师的这本《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活出自我篇》,如同一盏温柔而坚定的灯,照亮了我内心的迷茫。它没有灌输空洞的鸡汤,而是以其深邃的心理洞察,层层剥开我们内心深处的“不由自主”,指引我们找回那份被遗忘的掌控感,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模样。
这本书,不只是一本心理读物,更像是武志红老师坐下来,与每一位在喧嚣世界中挣扎的女性朋友,进行了一场深刻而治愈的对话。它特别适合那些:
在职场中遭遇瓶颈,渴望突破却总被内在束缚的姐妹。身陷育儿困境,渴望在妈妈身份之外,寻回个人价值的宝妈。被原生家庭模式、社会期待所困扰,渴望冲破枷锁,活出自我,但不知从何开始的你。你的“不由自主”,藏着不被看见的自己
【金句闪光】“一个人的生命越是不能自主,越是会重复一些模式。”
初读到这句话时,我的心头猛地一颤。这不就是我,不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最真实的写照吗?我们常常抱怨生活的重复、工作的无趣、关系的僵局,却很少深究,这些“重复”和“不由自主”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武志红老师在书中,用他一贯的犀利和洞察力指出,我们很多看似“不由自主”的行为模式,其实都来源于内在的关系模式的外化。这些模式,可能来自童年与父母的互动,可能来自早期的生命经验。比如,你可能总是在职场中讨好领导和同事,即使委屈自己也从不拒绝,这背后可能是你童年时期为了获得父母认可而形成的“好孩子”模式。又或者,你明明渴望亲密,却总在关系中不自觉地推开对方,这也许是源于对被抛弃的恐惧。
那些不被允许的“坏”,才是你真正的力量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懂事、听话、善良。但武志红老师却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当一个人的‘好’是被迫的,那他的‘好’就是坏的。”
这让阅微我醍醐灌顶!我们常常为了维持表面的“好”,压抑了内心真实的感受和需求。比如,当孩子哭闹时,我们可能会为了扮演“好妈妈”而强行压下烦躁,结果却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情绪爆发,让孩子和自己都受到伤害。在职场中,我们为了展现“敬业”,即使身体透支也从不拒绝加班,最终却导致身心俱疲,效率低下。
书中强调,我们所谓的“坏”——愤怒、悲伤、恐惧、嫉妒,这些被社会规训所压抑的情绪和冲动,并非洪水猛兽。它们是生命力的一部分,是自我保护的信号,更是我们找回自我的钥匙。武志红老师鼓励我们去看见、去接纳这些“坏”,因为只有真实地表达了自己,包括那些不那么“美好”的部分,我们才算是真正地活着。
他提到一个案例,一个女孩从小被要求懂事,压抑了所有负面情绪。成年后,她在亲密关系中总是无法感到真实的链接,因为她从未向对方展现过完整的自己。直到她开始尝试表达愤怒和不满,她的关系反而变得更稳固,因为她终于活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自己,而不是一个完美的假象。
看见与抱持:通往“说了算”的内在之路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真正“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呢?武志红老师给出的答案是:看见与抱持。
1. 看见:你的“内在小孩”需要被看见
我们内在都住着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可能是脆弱的、受伤的、充满渴望的。他/她可能是那个在童年时期未能得到充分满足和理解的你。当我们感到迷茫、焦虑、愤怒时,往往是这个“内在小孩”在发出呼救。
武志红老师教导我们,要学着向内看,去识别这些情绪的源头。比如,当你在工作中感到莫名的恐惧,问问自己,这种恐惧是不是似曾相识?它是否与你童年时期某个被批评的经历有关?当你开始看见,你就踏出了改变的第一步。
2. 抱持:给自己一份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值得收藏】“真正的抱持,是允许一切发生,并相信生命自有其安排。”
仅仅看见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抱持。抱持,意味着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所有,包括那些你曾经认为“不好”的情绪、冲动、甚至“缺点”。它是一种内在的温柔和坚定,告诉自己:“无论我此刻感到什么,无论我有什么样的缺陷,我都是值得被爱的,我都是被允许存在的。”
就像一个婴儿,无论他哭闹、排泄,父母都会温柔地抱持他。这种无条件的接纳,让婴儿感受到安全和被爱,从而发展出健康的自我。我们成年后,也要学着给自己这份“父母式”的抱持。
我发现,当我们真正开始抱持自己的时候,奇迹就会发生。那些被压抑的情绪不再需要通过外部行为来爆发,它们会慢慢地流动、消散。我们不再需要通过取悦他人来获得价值感,因为内在的丰盈已经足够支撑。这种内在的稳定和力量,正是我们活出自我、说了算人生的基石。
活出自我:你值得拥有一个自由而丰盛的人生
武志红老师在书中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活出自我”公式,因为每个人的路都是独一无二的。他更像是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心理框架和一幅内在地图,指引我们去探索、去体验、去创造。
对我而言,这本书最大的启发是:
放下对他人的“期待”控制,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 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和痛苦,都来源于对他人的期待过高,或被他人的期待所绑架。允许自己不完美,允许自己犯错,甚至允许自己“搞砸”。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卸下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去尝试那些过去不敢触碰的可能性。勇敢地表达自己,无论那是“好”还是“坏”。 你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值得被听见、被尊重。当你开始说出真心话,世界也会以更真实的方式回应你。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到,所谓“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并非指事事顺遂,而是指你有能力去选择、去回应、去创造,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这份掌控感,不是来自外部的权力,而是来源于内在的丰盛和力量。
互动与分享:你的故事,是我们的力量
读完武志红老师的《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与释然。它让我明白,那些困住我的“不由自主”,并非我的软弱,而是我内心深处未被看见、未被抱持的部分。而当我开始看见它们,并给予它们温柔的接纳,我便踏上了真正属于我的人生旅途。
此刻,亲爱的姐妹,我很好奇:
读到这里,书中的哪个观点最让你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你在生活中是否有过类似的“不由自主”的体验,或者你曾为了活出自我,做出过哪些勇敢的尝试?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聊聊你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在分享中找到共鸣与力量。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和这本书对你有启发,不妨也分享给你身边可能需要它的朋友吧,让我们一起在阅读中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愿我们都能拥有一个真正由自己说了算、自由而丰盛的人生!
- 上一篇:晓晓眼中的沈巍:帅,人品更帅
- 下一篇:被市场“忽略”的和黄医药,暗藏多个爆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