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一件事情,最要紧的是有“闭环思维”

发布时间:2025-08-09 13:14  浏览量:1

工作了二十多年,我知道很多大企业老板的创业经历,也结识了不少行业的各种职业精英。他们年纪不同,行业不同,但你仔细琢磨,就会发现,他们有着非常明显的一个共性特征:“做事有方向,有头有尾,最后形成完整闭环。”

相比自己,二十多年的职业经历,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即没规律,也没有方向,这才是和优秀人的差距。所以,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拥有闭环思维,才是把事情做好的关键特质。

《令人心动的offer》中,职场专家给出过一个观点,大概的意思,就是生活与工作中最让人头疼的一种人,叫信息黑洞。这种人传传递的信息总是残缺,这种残缺信息的传达,看似是习惯问题,实则是没有信息闭环思维在作祟。很重要的信息,不能第一时间准确传达,也不提前做好沟通协调,仅仅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传达信息中的某个观点。

更别说,出现问题,不主动反馈,寻找解决办法,而是坐等他人收拾残局。如果是你,在职场中与这样的人共事,心里是不是很恐惧,内心很没底。

我的朋友王海,她曾向我抱怨合作的项目伙伴是多么的不靠谱。王海和对方在合作时,出现这种情况,我并不觉得意外,因为他们在信息沟通上确实问题很大。

这个项目,王海责线上宣传,对方负责线下活动。相比线上,线下活动涉及场地、人员等多个方面,项目刚开始时,王海就提醒对方,保持进度透明,每天都要及时反馈进展。

对方不以为然,认为线下是自己负责,和王海没多大关系,大家各司其职,挺好的。正是这种思想,导致她心高气傲,从不主动分享自己的工作进度。等到活动临近,王海询问她场地布置情况,对方才支支吾吾地解释场地出了问题,需要重新协调。又过了两天,王海询问工作人员的对接情况,对方又说有部分人员临时有事来不了,需要重新招募。

你看,对方明明在筹备过程中遇见了很多问题,可她觉得都不是多大的问题,自己能解决,没有及时告知王海。如果对方在信息处理能力上有技巧,有方法,保持信息的透明性,及时沟通,这些小问题都能轻松解决,不至于到了最后,活动组织的不仅仓促,效果还不好。

仔细思考,工作的二十几年中,大概遇见的人,我把他们分为二种。第一种,你和他交代任何一件事情,都不用操心,他会把事情的每个细节都了解清楚,即使有新的情况,也会第一时间告诉你。第二种人,就像王海的合作活动,你不主动询问,永远不知道事情进展如何。

俞敏洪说:“做任何事情都要信息畅通,有始有终有回响,能形成闭环,这才是靠谱。”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人与人之间的协作,都会形成大大小小的信息网络。

做好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别人才能安心推进后续的工作。如果一件事情到了你这里就断了线,最终所有人都要为你的不负责买单,所以,信息闭环是生活与工作中最基本的素养。

余华说:“靠谱,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再响亮的口号,再宏伟的蓝图,也比不过做事脚踏实地,善始善终。只有做到行动闭环,别人才能毫无保留地信任你,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去年,我所在的公司,进来一位刚毕业的211大学生,公司安排她跟进一个进行中的重要项目。这个项目时间紧、要求高,上一任负责人常因无法按时交付被客户投诉。这位大学生接手后,她是怎么做的了,她先从公司详细了解客户需求,查阅大量资料,制定新的策划方案。为了确保方案质量,她常常加班到凌晨。

在项目截止日期的前一天,客户临时提了一些新的要求。本来我们想着她刚毕业,肯定无法按时完成。让人想不到的是,她迅速查阅资料,调整方案,在截止日当天,递给客户一份完美的策划方案。

这种高效负责的态度,不仅是客户,整个公司对她都是赞不绝口,这位大学生,不管以后的路会如何走,就目前来看,日后必定是行业的新星。

在商业领域,主要分为二类型人,我们就以蜗牛和雄鹰来做比方。蜗牛代表那些想法很多,缺乏实际行动的人。与之形成对比的就是雄鹰,这类人一旦确定目标,就会果断行动、全力以赴。

我们在工作中,会遇见很多这种人,他们在嘴上说得头头是道,动不动就承诺“一定办好”,落实到行动中却大打折扣,要么找借口拖延,要么敷衍了事。

行动力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因素,而行动闭环不仅仅是“做了”,更是“做好了”。能够做到行动闭环的人,从来都是用行动证明自己。遇事第一时间行动,言出必行,行之必果,才能得到认可和机遇。言语说得再好,缺乏行动支撑,也是徒劳无功。

我记得,有个朋友告诉我,她想到了一个很好的项目,我问她,这个项目如何落地?资源如何调配、时间如何安排、风险如何应对?他摇摇头,不知道。

有创意,没方案,这就是策略没有闭环。在工作中,很多人的策略是没有闭环的,只有目标设想,制定计划永远只停留在开头。一个项目,自己都规划不清楚,给人的印象就是“不专业”,也就很难获得他人的支持。

比如说,在工作中提升业绩,目标思维的人看到的就是业绩增长本身。而懂得闭环的人看到的是市场调研、客户分析、产品优化、营销策略等一系列具体措施。

职场人李明曾在书中描述了职场里很典型的两类人。在一家销售公司,销售额一直难以提升。第一类人,会抱怨市场不好、客户难搞,想不出有效的办法,就唉声叹气地继续按部就班。第二类人,会思考为什么销售额上不去?从而得出:销售额低是因为客户转化率低,转化率低是因为产品介绍不清晰,介绍不清晰是因为销售技巧不足,销售技巧不足是因为培训不够,培训不够是因为没有系统的培训计划……

然后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提升销售技巧,优化产品介绍方式,最终成功提高了客户转化率,提升了销售额。

真正的闭环思维本质,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并通过实践的检验来不断完善和优化,形成结果闭环,他们从规划到执行,从问题到改善,每一步都将问题转化为机遇,自然可以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