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可以立场一致,要我的隐形战机,先退出土耳其“可汗”项目

发布时间:2025-08-09 20:49  浏览量:2

最近,土耳其高调推出了自己代号为“可汗”的双发重型隐身战斗机。在对外推销环节,安卡拉更是把各种“大饼”画得风生水起:最大起飞重量27吨、配内埋弹舱、载弹量可达8吨级、作战半径1100公里、超音速巡航1.5马赫……与此同时,土耳其国防工业局(SSB)还放出“十年内形成完全作战能力”的豪言,并宣布整机目标单价控制在1亿美元以内,企图“以F-35的价格买F-22的体验”。

这番忽悠,居然真让一批“同宗兄弟”怦然心动。沙特阿拉伯、埃及、阿塞拜疆、卡塔尔等国纷纷表示愿意与土耳其共同推进这一项目。乍看之下,“可汗”计划似乎已凑齐了半个“隐形机联盟”。然而,细究这些国家的共同点就不难发现:它们与土耳其一样,均属于同一个信仰圈,彼此在精神认同上天然亲近。

因此,与其说这些国家渴望得到一款真正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不如说它们更想拥有一件“精神图腾”。在他们眼里,“可汗”不仅是一架飞机,更是一面能够凝聚共同信仰与价值观的旗帜。可惜,现代隐形战斗机拼的是工业体系、材料科学、信息技术和整体作战网络,光有信仰加持远远不够。

首先,动力系统就是横亘在土耳其面前的一条“天堑”。“可汗”目前暂定的方案是搭载两台F-16的F110发动机,这型发动机虽然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技术相对老旧,但土耳其至今仍无法仿制。放眼全球,能够提供军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国家屈指可数,核心技术被中美俄三国牢牢掌握。这三家显然不会把攸关国家安全的顶级发动机轻易出售给潜在的竞争对手;而欧洲目前仅能研制中等推力发动机,欧洲连自己的大推力军用发动机和双发重型隐身战斗机都没有上马,更遑论给土耳其的重型隐身机“输血”。

其次,隐身设计牵涉到复杂的气动外形、低可探测材料、吸波涂层以及一体化制造工艺。目前在这一领域真正成熟的只有中美两国;俄罗斯在隐形飞机的研发上,只能说是勉强入门,俄军的苏57隐形飞机甚至在俄乌战场上都不敢深入战区,欧洲的隐形飞机还在PPT上。以土耳其现有的航空工业水平,要独立攻克这些难关可谓难上加难。

再次,空战武器系统同样不可忽视。第五代战斗机必须配套新一代远距空空导弹、中距空空导弹以及网络化作战武器。土耳其目前尚不具备独立研发世界一流空空导弹的能力。退一步说,即便未来能够“攒”出一型导弹,但若无法在射程、制导精度、抗干扰能力等方面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最终也只会在超视距空战中沦为“陪跑”。印度“阵风”战机配备的欧洲导弹在实战中表现平平,就是一个前车之鉴。

更为关键的是,现代空战早已进入“体系对抗”时代。隐身战机只是庞大作战网络中的一个节点,真正决定胜负的是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天基侦察卫星、数据链系统以及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平台。在这些领域,目前只有中美两国具备完整且领先的技术体系。比如,现在能独立推出配备大型相控阵预警机飞机的国家,只有中美二国。能够在战争中实时调动大量空间系统的,也只有中美等当少数国家。土耳其在这个领域也根本就沾不上边。以土耳其现有的技术储备,即便“可汗”最终造出来,也只是一架孤零零的“隐形空壳”,难以融入真正的信息化战场。

从上述角度看,“可汗”项目若想成功,不仅土耳其自己要跨越无数技术鸿沟,那些跟着一起“画饼”的国家也必须接受漫长且可能永远无法兑现的等待。即便若干年后“可汗”勉强服役,届时中美六代机或已大规模列装。现中国采用无垂尾飞翼布局的六代验证机已多次试飞,在在全向隐身、人工智能空战、体系作战等多方面均有质的跃升。届时,“可汗”恐将刚诞生便落后。

当然,土耳其牵头抱团的动作也给中美提了个醒:该有的防范必须提前布局。以前我国在这个方面吃过亏:以向巴基斯坦出口过无人机生产线,结果土耳其很快就推出自己无人机型号,并在中东地区抢占了多市场,给中方造成了巨额的损失。所以,现在在维护本国军贸利益时,我们需要有相关的保护手段。

美国大概率会向埃及、沙特等国提出“二选一”——若想采购F-35,就必须退出“可汗”项目。中国亦可采取类似策略:凡欲采购中国战机的国家,不得参与“可汗”及其后续衍生型号。在制衡土耳其“隐形机联盟”这一问题上,中美存在显而易见的共同利益,完全可以立场一致。

至于那些指望抱团取暖、靠精神力量就能拥有隐形机的国家,等到在地区冲突中被以色列或其他对手“打疼”之后,终究会掉过头来重新抱住中美的大腿。毕竟,在真正的现代战争面前,信仰和精神并不能挡住导弹,唯有硬实力才能决定天空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