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起,中小学将迎来好消息,上学时间调整更人性化
发布时间:2025-08-09 23:17 浏览量:1
对于现在的中小学生来说,学习真的是一场长跑而不是短跑。拼命的去催,也许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孩子获得一个比较快速的成长。但是这样只是在拔苗助长,在成绩上不能得到长远的提升和进步,甚至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还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尤其是现在双减政策出台后,很多人都在呼吁让孩子多睡一会,虽然他们未成年,但是每天早出晚归,为了学习,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身体健康,家长也无可奈何,因为现在内卷太严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能舍弃孩子的作息时间。
但是如果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成绩发生严重的冲突时,相信没有父母能够让孩子彻底牺牲健康来获取高分,这相当于拿命换分数,到最后分数是换来了,但是命没有了,还有什么用?
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身体垮了,再高的分数又能用来做什么?不过在广大家长的期待中,现在全国的中小学也将迎来利好消息,从今年10月份开始,上学时间将发生调整。
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预计会做出这样的细分调整:小学生最早不能在8点20分之前上课,中学生最早不能在8点前上课,也许有人觉得这个调整好像起不到什么作用。
要知道在此之前,小学生基本都是在早上七点多钟开始上课,中学生甚至七点就开始上课,尤其是很早就要起来上早读,中午也没有午休时间,晚上还要上自习。尤其是中学生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因为当前90%的学生存在睡眠不足的问题,为了能让孩子多一些休息时间,只能做出这种调整,与其说这是不得已的调整,不如说这么做事为了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
现在很多孩子,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每天最多只能睡6-7个小时,这属于严重的睡眠不足,因为作为学生来说,每天至少需要达到9小时的睡眠时间。
睡眠不足对于成年人来说也许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学生来说,睡眠不足等于慢性自杀,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最终会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更为严重的还会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会影响长身体,还会破坏免疫系统,容易导致发生各种疾病。所以这次改革,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关心,更体现了一种人性化的政策实施。
现在有很多的中小学其实也有设立午休时间,让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包括给学生设立专门的午休室,还提供枕头被子,让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
睡眠时间的保障其实只是第一步,除了睡好以外,还要有适当的锻炼,至少每天不少于2个小时的锻炼时间,当然这个不仅仅包括体育课,平时的课间休息都是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
现在中国的教育形式主要是应试教育,填鸭式灌输知识,以及最为看重考试成绩,尤其是在80后90后这一代人更加感同身受。
因为只有考取高分才能去到更好的大学深造,将来才能过上高富帅,白富美的生活。虽然这样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这种趋势不会长久,因为现在国家已经在推行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的概念正在逐步淡化。
其实这么做也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中国,一直存在一个怪现象,不仅成年人感到累,就连孩子也是身心疲惫,成年人觉得当孩子很好,不用天天上班为了一份工资,每天早出晚归,还要看老板脸色,孩子又觉得当成年人好,不用为了每天繁重的学习任务感到揪心,所以很多人不知道现在的孩子长期处在一种高压状态,不仅白天需要在校学习,放学后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这让我想起以前读书时,父母为了让我的成绩迅速提高,花高价给我报了课外培训班,白天上完课,晚上还得上培训班,每天累得半死,但为了将来的高考,为了自己的前途,只能咬牙坚持。
其实不单单是我,当年与我同样年龄的人几乎都走过同样的人,现在的孩子其实也在走着当年我重复过的路,小小年纪就要背负着沉重的学业压力。
而且现在经常可以看到各种新闻报道中小学生因为不堪学习重压选择自杀,似乎对此已经见惯不怪,甚至都麻木了。
其实不是不心痛,而是对此无能为力,不过现在双减出台后,这种情况已经减少了,因为现在想要真正培养一个人,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保证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不然再优秀的人,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做支撑,人是走不长远的,现在很多成年人在拼命挣钱,努力活得更好,他们努力的目的是想让自家的孩子读上好学校,过上好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做家长的可能不知道,现在的孩子过得可能比成年人更累,因为他们肩负着考高分的重任,万一考不到,人生可能从此堕入黑暗当中无法自拔。
所以当务之急是改变中小学生的上课时间,让孩子真正能赢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