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中国所料,特朗普还高兴不到一天,噩耗就来了

发布时间:2025-08-09 23:33  浏览量:1

本文叙述皆有官方信源,为了读者有更好的体验放在了文章后缀,感谢您的支持!

这一次,特朗普的操作可谓是“无差别攻击”——无论是欧盟、日本,还是中东能源出口国,甚至南美农产品供应国,都在征税清单之中。

美国媒体称,这是继冷战后最大规模的贸易壁垒措施,几乎等于在全球范围内同时开辟“百条战线”。

但就在新政落地后,美国国内资本市场就用最直接的方式给特朗普当头一棒,纽约股市三大指数齐跌,道琼斯和标普500创下数月来最大单日跌幅,市值蒸发规模惊人。

与此同步,美元指数连连走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滑,显示投资者正在集体用脚投票。

以美中西部某州的汽车零部件厂为例,这家企业过去七成零部件依赖海外进口,关税新政一出,进口成本瞬间抬高近三成,迫使企业削减产能、裁撤员工.

首批裁员名单上的,是在厂里工作了十几年的熟练技工,类似的故事,正在美国各州不同产业同步上演。

在零售端,进口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已经开始影响超市货架,由于进口成本被人为抬高,超市货架上的日用品、汽车、电子产品价格齐刷刷上涨。

对于已经在高通胀阴影下挣扎的美国消费者来说,这无异于火上浇油,经济学家提醒,关税传导到通胀有一定时滞,但一旦全面释放,就会形成“涨价—消费降温—经济萎缩”的恶性循环。

对普通家庭来说,这意味着生活成本的全面攀升,而工资增长却被就业萎缩抵消。

普通家庭的怨气正在积聚,社交媒体上,“关税税单”和“通胀账单”成为热搜词,一些人直接把矛头指向白宫,认为政府在全球贸易战中打得太猛,却没有给国内民众留下缓冲空间。

金融市场的动荡更是雪上加霜,基金经理们形容这轮暴跌是“政策驱动的自我伤害”,而风险投资圈的气氛也从年初的狂热转向谨慎观望。

而真正让普通美国人皱眉的,是接踵而来的就业寒潮,美国劳工统计局最新报告显示,新增就业岗位骤减,前几个月的数据还被大幅下调。

这意味着市场原本的乐观预期被无情击穿,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逼得企业纷纷放慢招聘脚步,观望情绪蔓延。

对于依赖每月薪水过日子的美国家庭来说,这不只是数字的下跌,而是实实在在的饭碗危机。

特朗普的反应可谓典型的“甩锅式操作”,面对刺眼的数据,他没有去解决产业链的受损和企业投资信心的流失,而是直接质疑统计部门“故意抹黑”,甚至下令解雇劳工部部长。

这样的做法在国际政治经济史上并不新鲜,但放在当下美国的经济环境中,只会进一步削弱市场对政府的信任。

为什么会这么快出问题?当企业对未来的关税成本和国际订单心里没底时,第一反应就是收缩投资、冻结招聘。

更何况,这次美国是“无差别加税”,连传统盟友和主要供应国都被拖下了水,这让跨国公司们心知肚明:形势不稳,还是现金为王。

表面上看,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是为弥补财政赤字、重塑制造业,但深层逻辑却是一种“战略反扑”——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之际,通过提高贸易门槛,迫使企业回流美国,掌握产业主动权。

问题在于,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打法,本质上是把美国经济绑在一台高风险的赌博机器上。

中方的判断早已点明关键——滥用关税,短期或许能收割一些财政收入,但中长期的通胀压力、消费疲软、投资外逃,都将反噬美国本土。

美国国内企业协会的报告显示,部分制造商在得知关税政策细则后,立即搁置了扩产计划;零售业巨头则预警,未来几个月的商品价格将出现全面上涨趋势。

换句话说,这不是简单的经济摩擦,而是可能演变为一场全面的经济衰退。

面对这一连串经济噩耗,中方依然保持克制,没有急于采取针锋相对的反制,而是强调通过对话解决分歧。

在联合国等多边场合,中方重申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并呼吁主要经济体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这种做法既保留了主动权,又避免了让局势彻底失控。

相比之下,美国此刻的外交空间明显收缩,关税政策不仅让它与主要贸易伙伴关系紧张,也让盟友在关键问题上开始“各谋生路”。

欧洲多国已在加快与亚洲、拉美的贸易协定谈判,试图绕开美国关税壁垒,这种趋势一旦形成,美国经济的外部依赖度反而会变成脆弱点。

从地缘经济的视角看,美国的这一轮关税战,不仅可能重塑国际贸易格局,还会迫使更多国家加快去美元化的脚步。

这场关税风暴,其实不仅仅是美中之间的经济摩擦,而是一场牵动全球的供应链危机。

对于依赖出口的中小经济体来说,美国市场的萎缩意味着订单减少、收入下降;而对于美国自己,这不仅是出口受限、进口涨价的问题,更是美元信用和国际形象的消耗战。

美国经济的根本困境,在于其政策制定与全球化现实之间的错位,关税战看似是针对外部的攻击,但在高度一体化的全球供应链下,其伤害往往率先落在本土企业和消费者身上。

如今的局面,已经不是“关税收不收得齐”的问题,而是——关税还没进账,美国经济可能就先崩了。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文 | 皓月杂谈

——完——

参考文献:

极目新闻:三大因素导致美股三大指数齐跌,下周应关注对亚太股市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美元指数五连跌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11.8个基点

金融界:华泰证券:关税对通胀的传导只是被推迟并没有消失,预计三季度开始关税将推高美国通胀

华尔街见闻:美国涨价潮开始了?巴克莱:预计零售业将从7月开始全面提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