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华坤:跳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怪圈
发布时间:2025-08-10 06:12 浏览量:1
陶华坤:跳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怪圈
题解“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意思:禹和汤怪罪自己,他们的兴盛很迅速,势不可挡,桀和纣怪罪他人,他们的灭亡也很迅速,突如其来。
一、王朝兴替,其兴由帝王,其亡也由帝王
黄炎培之问,是1945年,黄炎培在延安窑洞与毛泽东谈到“朝代更替、循环往复”话题时提出的--能否跳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率,是我们党一直在深入思考并积极探索的问题。
1.黄炎培: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精神也就渐渐放下。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了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
2.王朝兴替,其兴由帝王。
建朝初期的帝王大都励精图治,兢兢业业。时刻惦记着创业难、守业更难,“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的训箴,精心打理自己的“家国天下”。在政治方面,严加管束皇亲国戚、家奴宦官;亲贤人,远小人,善于纳谏,能听取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在经济上,爱惜民力,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发展经济;打击豪强,保护生产和经营;在自然灾害降临时,倾力救济。在民族政策方面,尊重不同民族之间的风俗与信仰。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拥有早熟的农业文化,只要政治清明,爱惜民力,君臣上下同心,百姓自然乐而向之,国泰民安的盛世局面并不难创造。
3.官员是帝王治国思想的践履者。
吏治清明,则上令下达,政通人和,社会就会安定祥和;官员欺上瞒下,中饱私囊,就会出现“歪嘴和尚念乱经”的情况。官员的素质取决于这一群体的知识水平、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价值取向等。大臣的命运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皇权的运行。凡是在王朝的兴盛之世,就会有一批正直廉洁无私的官员。清朝入关之后,官员士大夫们完全没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气概,自称“奴才”以自保,整个思想界几乎处于“失语”状态。于是,当“康乾盛世”美梦尚未结束时,天朝大国已沦落到任人凌辱的地步!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于是历代有为的统治者都把“民本思想”作为最重要的治国思想的原因。
二、居安思危、永不懈怠,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
毛泽东在1945年延安“窑洞对”中首次提出民主监督是破解历史周期律的关键:“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一答案强调通过人民主体性监督权力运行,防止政权脱离群众,从外部机制上遏制腐败与懈怠。
1.历史周期律的特征:周期性、普遍性、迅疾性。
周期性。“鹿亡秦,蛇兴汉”,兴衰治乱,循环不已;普遍性。从夏商周秦汉,到唐宋元明清,无论哪一个朝代,无论哪一个政权,无论哪一个执政者,没有谁能真正跳出这个周期率;迅疾性。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短命王朝,如秦朝和隋朝,分别只有15年和29年,梁唐晋汉周五代加起来前后也仅有50余年,可谓其兴也骤,其亡也速。黄炎培称,历朝历代都没能跳出兴亡周期律问题,“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给出答案: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又给出第二个答案,就是自我革命。
2.自我革命:内在驱动的核心力量。
周期率·窑洞对·自我革命。历史上兴衰治乱、循环往复的千年难题,被称为人类政治史上的“哥德巴赫猜想”。二十四史都在探究前朝兴亡成败的经验教训,寻求通古今之变的基因密码。理论内核: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等系统性举措,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确保执政党不出问题;实践路径:深化纪律建设、健全党内监督体系等;历史意义:自我革命揭示党主动刀刃向内、保持肌体健康的内在动力,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通过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的内外协同,探索跳出历史周期律的实践路径。实践验证,跳出治乱兴衰周期律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3.亡国之君的行为方式多有惊人的相似。
当年,苏联共产党20万党员时建立苏维埃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气势汹汹的法西斯保卫了政权,2000万党员时一夜之间丢掉了政权,就是因为未能跳出历史周期律。纵观近年实际,西方政坛怎一个“乱”字了得!美国驴象之争愈演愈烈,英国两党掐架渊源已久,拉美政坛一片乱象。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特殊利益,因而能够得民心。这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核心密码和坚实基础。而检验是否找到跳出历史周期率成功道路的根本标准,实质就是看是否有一套成熟的机制和做法,确保执政党能够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三、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律的实践探索
一个党这样,一个人也是如此。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悠悠百年,很漫长,也很短暂。从“窑洞对”的人民监督,到新时代的自我革命,我们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濒临绝境中毅然奋起,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在承平顺境中慎行如始,历经沧桑依然朝气蓬勃。
1.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
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自遵义会议后,一方面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迅速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人民政权,发动群众监督政府;另一方面教育党员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要当好人民公仆,接受人民监督,使新型人民政权日益巩固和壮大。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高度重视全党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大力加强党内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领导全党开展“三反”运动,铁腕处置违法犯罪案件,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产生深刻长久的影响。
2.跳出历史周期律要靠“两个务必”。
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党才能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两个务必和毛泽东与黄炎培在延安的那次著名谈话有着前后一致的思想渊源关系。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否保持两个务必对我们党能否跳出历史周期律具有决定作用,坚持两个务必,必须从严治党。必须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管好党、治好党。两个务必的提出,犹如给即将面临的重大考验--“进京赶考”注入了一针“清醒剂”。
3.历史周期率是专制执政模式下的一条政治铁律。
美国1776年建国,用118年在1894年就一举超越当时的英国成为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美国达到国力巅峰状态,其标志性事件就是1991年,美国依靠强大海军,立体化运送50万规模部队,浩浩荡荡跨越大半个地球,将他认为不听话的伊拉克按在地下碾压与摩擦。到2014年,就被我国超越,美国位居第二。跳出历史周期律有两个关键因素:人民监督政府;人人起来负责。美帝现在为了权力,两党互相倾轧,很难说人人起来负责。正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所说:“一些规模较大的社会,如今已变得更分裂和脆弱。这是因为他们在面对棘手的问题时,没有对症下药,有效处理,任由利益集团相互博弈,领导人也将自身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