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味道(29)丨酸辣鱼里的岁月长河

发布时间:2025-08-10 06:36  浏览量:3

高压锅“噗噗”作响,白雾裹着酸辣香气钻进我惺忪的睡眼。晨光穿过纱窗斜斜切在梳理台上,妈妈系着蓝底碎花围裙,正往鳜鱼肚子里塞姜片。鱼尾还沾着赣江的水汽,泛着银亮的光泽。

这是我在国防科大度过的第一个学期。听说我要回来,妈妈提前半个月就开始腌剁椒。厨房的玻璃坛子里,红艳艳的辣椒与蒜瓣在盐水里沉浮,像封存了整个夏天的阳光。

记得高二那次月考失利,我攥着成绩单在校园徘徊到路灯亮起。推开家门时,八角与香叶的辛香扑面而来。“饿了吧?”妈妈掀开砂锅盖,金黄的鱼汤咕嘟冒泡,这次她特意少放了两勺辣椒。酸笋的清香混着米醋的柔和,把堵在喉头的委屈冲得七零八落。那晚我喝了三碗汤,酸得直抽气,辣得直流泪,却把沉甸甸的心事都化在了暖融融的胃里。

“小心刺。”妈妈用筷子尖挑开雪白的鱼肉,往我碗里夹最肥美的鱼腹。二十年教龄让她的手指关节微微变形,可处理鱼刺时依旧灵活得像绣花。妈妈总说鱼刺要顺着纹路剔,就像人生路上的坎坷要顺着心气趟。一次考试的失利如同酸辣鱼刚出锅时的白雾,虽迷人双眼,但终会在一家人其乐融融之际烟消云散。

一次姐姐视频电话打来时,砂锅正咕嘟作响。“妈又偏心!”她在屏幕那头假装生气。爸爸笑着举起酒杯,镜片蒙着热气:“你弟可是坐三小时高铁回来的贵客。”其实我们都知道,无论谁回家,厨房砂锅都会准时飘出酸辣香。就像赣江的潮水,每月十五必定涨满。

返校前夜,妈妈往我行李箱塞了三个玻璃罐。“这是微辣的,这是特辣的,这是……”她突然顿住,把第三个罐子又拿出来,“算了,这个等我尝过再寄。”月光透过樟树叶漏进来,在她鬓角的白发上跳跃。小时候,我吃鱼总是会卡鱼刺,因此每次做酸辣鱼时,妈妈总会尽可能地将鱼片中的刺挑出,让我纵享鱼片,丝滑入口。我突然发现,妈妈处理鱼片时总会不自觉地眯起眼——原来岁月早已在她的眼角刻下细纹,如同鳜鱼身上银亮的纹路。

上周长沙突降暴雨,我躲在宿舍拆开妈妈寄来的包裹。真空袋里的酸辣鱼汤包结着白霜,便签上是她工整的小楷:“记得放豆腐。”室友们围过来惊叹时,我望着窗外被雨打湿的香樟树,恍惚看见老家厨房的纱窗上,总是黏着辣椒籽和花椒壳。

砂锅里的汤汁渐渐收浓,妈妈舀起一勺浇在米饭上。琥珀色的汤裹着米粒,泛起珍珠般的光泽。此刻我忽然明白,生命里最温暖的力量,或许就藏在这锅需要文火慢炖的酸辣鱼里——它教会我,有些爱要经过时光的熬煮,才能品出醇厚的回甘。

窗外的雪粒子开始敲打玻璃,妈妈又往我碗里添了块鱼腩。蒸汽氤氲中,过去吃的鳜鱼,和眼前这条,忽然在记忆里游进了同一条河流。原来最珍贵的传承,从来都不是菜谱上的几勺盐几片姜,而是砂锅下那团永不熄灭的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