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潜艇用中国发动机,摆脱西方卡脖子,战略转型显决心
发布时间:2025-08-10 08:38 浏览量:1
★ 泰国这几年跟中国的军买事儿,折腾了个够呛
你说这泰国,过去四年一直在跟咱们中国的军火买卖上打哆嗦
原本是想引进点家伙什儿,结果一拖就是四年,像个磨叽的老头一样
我跟你讲,背后那点事儿可不简单
直到最近,边境跟柬埔寨一闹腾,局势一变
泰国那个高层的想法也跟着变了个调
你别说,那个潜艇的事儿
这次终于算是“喝”到汤了
佩通坦内阁一拍板,签了字,决定用中国的发动机,咱们那CHD620
潜艇这事儿,折腾了四年是咋回事
咱们都知道,泰国跟中国早就有个潜艇买卖的协议,原本是打算从咱们那买一艘S26T,交货日期还挺赶
那会儿,德国的MTU396柴油机,原本是设计的“主角”,结果2019年,欧盟一变脸
直接把出口给中国的渠道堵死了
你想,德国那边态度老厉害了,死活不让出货
中德三方折腾了好几轮,德国态度硬邦邦的
到了2021年,潜艇造到一半,工厂里只剩下差不多64%的活儿
泰国那边支付了七十多亿泰铢的款,算是挺大诚意了,可是关键的发动机状况
这时候,咱们中国也没有闲着
提出用国产的CHD620柴油机替代德国货
这款发动机已经过中国军标验证,还拿到英国劳氏船级社的国际认证
巴基斯坦那边也都用上了,安装了这款发动机的潜艇,海上跑了五年
结果,泰国那边还是犹豫不决,政治因素一搞
你说这几年,泰国国内局势不安,前总理巴育被反对派折腾得焦头烂
宪法法院还暂停了他的职务
那会儿,整个政坛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紧张
没人敢在这个时候拍板要变更军购方案
最主要是英拉那事儿,收购稻米被指“浪费公款”,被军方弹劾后逃跑,大家都怕惹事惹大了
谁都不敢轻易在军购上出头
就这样,潜艇的命运卡在了发动机上,整整拖了四年
直到边境那会儿,柬埔寨一闹腾,泰国一激动
立马就把中国的方案重新启动
一场边境冲突,泰国还占了11个柬埔寨的据点,打赢了
这次冲突,给泰国带来啥变化
打完仗,泰国人心里都明白了
不能再靠着西方那些家伙了
你看,泰国用F-16、瑞典的“鹰狮”战斗机,公开了实战画面,想露出实力
顺便给自己未来买战机打广告
可是,没想到瑞典那边反应挺不好,外长一说话,就变脸了,说“不能保证继续出售战机”
还强调“只卖防御性武器”
你说这不跟变脸似的,泰国心里就堵得慌
还不止瑞典,美国那边也不给力
冲突期间,咱们中国和马来西亚都出来劝和,结果还是特朗普用贸易威胁
硬生生把双方给劝停火了
柬埔寨还一边说特朗普“促和有功”,一边还要提名他诺贝尔和平奖
泰国原本打算趁热打铁,压着柬埔寨,结果被迫中止军事行动
这两件事儿让泰国人心里明白了,靠着西方
要紧时候,武器供应会被卡脖子
泰国这阵子最急的事儿,就是要在武器和战略上搞点自主权,不能再像以前那样
潜艇那事儿,其实不光是技术状况
更意味着泰国战略方向的一个微调
虽然大家都说泰国“中立,不偏不倚”,可其实
现实让他们不得不在要紧时候做出选择
你说,泰国心里其实也清楚,虽然西方武器一向老厉害,但在关键时候,能用得上的
这次泰国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可控的风险”
西方那些“规则”、“透明”的说辞,可是在要紧时候,你要被卡脖子
才知道谁是真正的靠得住
泰国的转变,意味着啥
算是,泰国这次的选择是个很明确的信号——他们更看重武器的实用性和自主性
你别看平时嘴上说着“中立”,其实也都是被逼得不得已
你想想,过去谁都知道,西方武器那是老厉害了,可一到紧要关头,技术被封死,断供一来
泰国这次的潜艇用中国的发动机,其实就是在说:“我不想再被人牵着走
”这事儿根本不是技术状况,而是战略的转变
泰国需要的是,哪怕是打个小仗,也能用得上
中国的方案,正合他们心意
这也反应出,泰国在地区里
大家都知道,中美在这块角逐
东南亚国家都在学着两头跑
泰国这次的“变一变”,其实就是在向中国靠拢
★ 总结一句:泰国终于吃透了,哪个才是真正稳妥的路
你看,这一回,泰国终于选择了用中国的动力
放下了那些“老厉害”的西方武器
这一步走得挺有意思,也挺“老实”的
毕竟,武器不是只看“牛不牛”,更得看能不能用得上
泰国这次的事儿告诉咱们,靠着“规则”和“透明”也不一定靠得住,关键时候
未来,东南亚这帮国家都得学学
怎么在大国博弈中找到自己的立场
泰国这次的“变主意”,其实也是个明白人给出的答案——安全
这让我想起了军事史上的,这个观点可能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