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朝阳警方揭穿“假文物+假警察+假借条”连环骗局

发布时间:2025-08-10 08:36  浏览量:1

“挖古墓发大财”的美梦还没做醒,吴某就被一连串的“意外”搅得晕头转向:刚挖到“红山古玉”就被索“摆平费”,凑钱回购后遇“买家”交易,却被“警察”当场扣货,最后还背上了60万元的“巨债”。

这场看似离奇的遭遇,实则是不法分子精心设计的连环骗局。

近日,喀左县公安局在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相关警种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功打掉该诈骗团伙,揭开了这场横跨辽鲁两地的骗局真相。

荒山挖宝 挖出两块“红山玉器”?

“哥们,现在钱这么不好赚,跟我挖古墓去吧?我对这方面有研究,你出费用,我来找地方,如果真挖到了,赚到的钱咱俩平分。”时间闪回到2024年9月,一个看似平常的邀约,成为这场骗局的开端。吴某曾经的工友孟某找到他,言辞恳切地劝说吴某与自己一起盗掘古文化遗址。

孟某说得天花乱坠,吴某听得云里雾里,他想,虽然自己对文物一窍不通,但近期正好闲着没事,便答应了下来。随后,2人买好工具,孟某又喊来了王某,3人先到喀左县某地“寻宝”,忙活半天毫无收获,而后又转战凌源深山。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他们竟真的挖到了一块“玉猪龙”和一块“玉龟”。吴某满心欢喜,以为就此发家致富。

可第2天,3人刚回喀左家中,“麻烦”就找上门。吴某接到消息,孟某、王某称,他们“挖宝”的事儿,被当地警方发现,急需一笔钱去“平事儿”,让吴某准备2万元钱。吴某为保“宝物”,只得照做。之后,王某又称,自己要携玉离开。孟某找到吴某商议对策,他提议两人合伙以160万元从王某处“回购”这2块“古玉”,日后再高价转卖。

于是,2人便各自筹集50万元现金(其中孟某的50万元中混有40万元假币练功券)。为凑齐尾款,2人还共同签署了一张60万元的借条,一起交给王某后,终于“赎回”了2件“古玉”。吴某满心期待着“天价转卖”,却不知自己已一步步落入圈套。

远赴山东交易 “古玉”被警察扣押?

同年11月末,孟某带来“好消息”,称山东有买家有意购买他们手中的“古玉”,想与他们见一面。吴某一听激动不已,赶忙与孟某动身赶赴山东省。在那里,2人见到了高某,并入住了高某安排的住处。

然而,意外又一次发生。当晚,4名男子自称是警察,以抓捕毒贩为名进入3人的住处,搜出并“扣押”了2件“古玉”。随后,4名警察将高某戴上手铐带离,并要求孟某、吴某一同前往公安机关接受调查。在一片混乱中,孟某趁机带吴某成功逃跑。

2人一路跑回喀左县,孟某对吴某说,2人暂时不要联系,都回各自家中避避风头。而回到家的吴某,回想起过往发生的一幕幕,越想越不对劲。怎么就那么巧挖到了文物,怎么又稀里糊涂欠了债,怎么又碰见警察办案被扣了货?一连串的巧合让他起了疑心,最终决定向喀左县公安局报警求助。

“听完受害人的讲述,我们就觉得事有蹊跷。”一名办案民警回忆说,接警后,喀左县公安局对此高度关注,第一时间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全力展开案件侦查工作。

警方跨省侦查 抽丝剥茧解开谜团

在朝阳市公安局相关警种部门的支持下,办案民警远赴山东省展开细致排查,民警发现所谓的“买家”高某疑点重重。果不其然,在大量调查走访后,民警获得重要线索,当日将“古玉”扣押的4名“警察”实际是假警察。4人是被高某找来“演戏”的,只为将“古玉”留下。

原来,高某与孟某相熟,其被孟某告知自己朋友手中有2块“古玉”,准备到山东售出,让其想办法将“古玉”留下来,等以后2人找机会将“古玉”卖掉分钱。于是,高某便找到与自己熟识的马某,又喊来陈某等3人,精心设计了一出“警方搜查”大戏。

“我们根据照片,判定涉案的‘古玉’均为赝品。后经调查,是孟某从小摊购入的,在挖宝当日,他与王某提前将‘古玉’埋在土里,然后假装不经意挖出,欺骗吴某。”该名办案民警说。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警方暗中侦查过程中,骗局仍未结束,孟某与王某竟打起那张60万元借条的主意。2人在借条上吴某签名前添加“借款人”,在孟某签名前添加“中间人”,企图将共同签署的凭证篡改为吴某的个人债务凭证。2025年5月9日,王某持此篡改后的借条,到喀左县公营子法庭起诉吴某,要求其“偿还”60万元借款,意图进行最后一轮诈骗。

在掌握充分物证后,2025年5月14日,专案组兵分3路,在辽宁省凌源市、喀左县与山东省同步收网,一举将王某、孟某、高某、马某、陈某5名涉案人员依法抓获。2025年5月15日,另外2名冒充警察的嫌疑人彭某、刘某也在山东省落网,涉案的伪造“玉猪龙”“玉龟”均被查获。

经审讯,孟某等7名嫌疑人均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7人均已被喀左县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警方提醒:面对“一夜暴富”的诱惑要保持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涉及文物交易、高额回报的“好事”背后,很可能藏着诈骗陷阱,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报警,切莫因贪念落入圈套。

新闻来源丨燕都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