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在古代只称为潮州府?其实还曾被称为揭阳县、义安郡等名称

发布时间:2025-08-10 08:50  浏览量:1

“潮汕人爱潮汕”的宗旨:让更多的人了解潮汕非遗文化,让潮汕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

【今日精彩话题】

现在的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地区,我国大陆海岸线与北回归线交汇处,北靠莲花山脉,南临南海,西至海丰县,东至饶平县,与台湾对望。

潮汕地区主要包括揭阳、汕头、潮州,是人们常说的粤东地区。同时,很多人知道潮汕地区曾经叫潮州府。

其实,潮汕地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呼。如揭阳县(秦汉)、义安郡(东晋)、潮州府(隋至清)、粤东(宋)等,名称来源与当地地理特征或行政划分相关。

一、秦汉时期:潮汕地区被称为"揭阳县"。

自秦朝开始,潮汕地区即为广东地。秦朝至三国,隶属南海郡揭阳县,秦朝时期,设揭阳县,隶属南海郡,自此,潮汕地区开始有正式行政建制。

西汉时期,赵佗建南越国,潮汕地区隶属南越国揭阳县,平定南越国,揭阳县隶属南海郡。王莽代汉后,改揭阳县为南海亭,隶属交州(今广州),东汉复称揭阳县,隶属南海郡。

在汉代史料中,也被称为"潮阳""潮南""潮阳郡"等,但时间不长。

二、东晋时期:称为"义安郡"。

东晋时期,在南海郡东部析置东官郡,后来分东官置义安郡,这义安便是潮州府的前身。

三、隋朝至清朝:称为"潮州府",名称来源于"在潮之洲,潮水往复"。期间出现短暂的“潮州路”、“粤东”称呼

隋朝时期,全国撤郡设州,以原义安郡地域置潮州,潮州名称的正式出现,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唐承隋制,仍称潮州,唐代潮州辖海阳、潮阳、程乡3县。宋朝时期,析海阳县复置揭阳县,也有短暂的粤东之称

元朝时期,改潮州为潮州路,管辖区域和宋代相同。明朝时期,改潮州路为潮州府。

清朝时期,仍称潮州府,潮州府的海阳、揭阳、潮阳、澄海、饶平、普宁、惠来、丰顺8县合称潮州八邑,也称潮州八阳,潮州八邑境今汕头、潮州、揭阳3市和丰顺县。

唐朝至清朝,除汕尾以外,隶属广东潮州府。唐朝以来,潮汕大地凭借地缘优势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和对台的主要通道。

四、潮汕名字之来源。

到了1906年至1939年,因一条连接潮州至汕头的铁路而出现了“潮汕”这个词。但“潮汕”这个词只是民间的说法,并没有得到官方承认。

建国初期至1958,潮汕作为行政区划(潮汕专区)概念仅存在。这个时候的潮州只是潮汕专区的一个市。潮汕包括现在的潮州市、揭阳市、汕头市,而丰顺县、大埔县已经不属于潮汕管辖区了。

1958年12月,汕尾划归汕头地区专员公署,所以人们又把汕尾市列入潮汕地区。虽然后来汕尾市归属惠阳。但因文化、风俗等与潮汕其它三市接近,所以人们还是习俗上称为“潮汕”地区的一员。

这就是潮汕地区在史记中出现过的称呼。当然,有些称呼并不是整个潮汕地区的。

【本文部分资料和图片来源于网络,这里只是作为分享,并无商业化行为!】

品尝潮汕美食,欣赏潮汕美景,了解潮汕风俗,领略潮汕文化。让潮汕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