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铺叮当响,古书院朗朗声,浦北官垌历山圩百年藏着啥秘密?
发布时间:2025-08-10 10:19 浏览量:1
在浦北县官垌镇的青山绿水间,有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古圩——历山圩。它距离官垌街约10公里,自1881年诞生以来,已走过 144 个春秋,见证了山乡的沧桑巨变与发展腾飞。
一棵大历树,撑起了一方圩市的繁华。清光绪七年(1881 年),乡民郭普建在村头大历树旁建房经营小买卖,这便是历山圩最早的雏形。此地地处交通要道,往来商旅日益增多,摊位逐渐聚集,最终形成了固定的圩市。从此,这个因树而兴的集市在石梯江畔深深扎根,开启了它漫长而精彩的历史篇章。
民国时期,历山圩迎来了发展历程中的高光时刻,成为历山镇公所驻地,政治经济地位显著提升。尽管当时圩市规模不大,但已成为周边山区农产品交易的重要枢纽。每逢圩日,赶集人数可达2000人左右,热闹非凡,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新中国成立后,历山圩步入新的发展阶段。1985年,当地政府对历山街进行科学规划建设,为圩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99 年,旧市场被拆除,现代化的历山贸易市场拔地而起。周边村民纷纷抓住机遇,在市场开发区建起楼房开商店,圩市面貌焕然一新,充满了现代气息。
如今的历山圩,交易品种丰富多。每逢圩日,周边村落的村民带着自产的八角、官垌鱼、茶叶、竹编等特色农产品纷至沓来,交易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里不仅是农产品的集散地,更是乡村特色文化的展示窗口,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感受到浓郁的山乡风情。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历山圩积极作为,成为官垌镇重点发展的商品流通交易点。它既保留了传统圩市的独特魅力,又融入了新时代的元素,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今,它不仅是农产品的交易场所,更是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历山圩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浦北十六个书院中的十冬堂书院(现历山小学前身)建于清代,坐落在风景优美的石梯江畔。这座古老的书院见证了历山圩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为这片土地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是历山圩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解放前,历山就有私人小化铁炉,浇铸生铁镬、锅、犁头、锹和锄等农具。解放后,小镬厂转为地方国营镬厂。后因经营问题,济才十继续经营打铁生意,前些年他过世后,儿子依然坚守着这份传统技艺,继续经营业务。
如今,历山圩的大历树已不在,但新建的市场依然人声鼎沸,展现出时代的活力与繁荣,石梯江水静静流淌,见证着这个山区圩市的沧桑变迁。历山圩的故事,是一部浓缩的乡村发展史,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赶一场百年古圩,品一方山乡烟火”,这或许就是历山圩最独特的魅力所在,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