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制冷剂加注量对多联机空调排气过热度的“双面影响”

发布时间:2025-08-10 11:07  浏览量:1

在日常的空调调试与维护保养工作中,经验老到的师傅们常常会总结出一个典型现象:当多联机空调的制冷剂加注量超出标准时,排气过热度会呈现偏低状态;而当制冷剂加注量不足时,排气过热度则会偏高。那么,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现象的成因及其内在逻辑关系。

制冷剂在空调系统中扮演着热量传递媒介的关键角色,其数量的多少直接对系统性能产生重大影响。倘若制冷剂不足,或者因泄漏、堵塞等状况导致供液量减少,系统便无法高效地从室内空气中汲取足够的热量。

当制冷剂供液量无法满足空调系统的负荷需求时,蒸发器盘管上的制冷剂会提前完全蒸发。在正常情形下,制冷剂应在蒸发器内完成蒸发过程,但若其量不够,它会在抵达蒸发器末端之前就已蒸发殆尽。此时,若仍有热量需要被吸收,制冷剂的温度便会上升,进而导致过热度增大。

过热度,即制冷剂温度超出其沸点的部分。由于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过度吸收热量,进入压缩机前的制冷剂气体温度会高于其沸点,从而形成较大的吸气过热度。较高的吸气温度意味着压缩机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将制冷剂压缩至高压状态。而高温的制冷剂气体在压缩机内被进一步压缩时,温度会进一步攀升,排气温度也随之升高,排气过热度便随之增大。这便是制冷剂偏少时,排气过热度增大的根本原因。

当空调系统中的制冷剂过多,或者供液量过剩时,便会导致排气过热度降低,比如,制冷剂超出系统设计要求,或者供液量过多,蒸发器中的液态制冷剂将会超出其有效蒸发能力。此时,蒸发器中会有部分制冷剂未能完全蒸发,导致蒸发器的换热效率降低。液态制冷剂占据蒸发空间,减少了气态制冷剂的体积,进而影响了热量的吸收。

未完全蒸发的液态制冷剂会被带入回气管,继续蒸发并吸收热量。这一过程会降低回气管内的温度,因为制冷剂需要从周围介质中吸收热量以完成相变。

由于液态制冷剂在回气管中继续蒸发,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气体温度会低于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温度。因此,吸气过热度减小,吸气温度降低,压缩后的排气温度也相应降低,排气过热度随之减小。这是因为制冷剂在压缩后仍处于较低温度状态,未达到正常工作条件下的高温水平。

液击:液态制冷剂直接进入压缩机,极有可能导致“液击”现象,对压缩机造成物理损伤。压缩机效率降低:较低的排气温度意味着压缩机在每次循环中转移的热量减少,从而降低了系统的整体效率。

3、排气过热度异常原因常见原因参考

制冷剂充注过量;膨胀阀开度过大;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资料库:涵盖暖通空调(水/氟系统)及冷库设备全流程技术资源,包括选型设计、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等,内含设备点检指南、参数设置、调试流程、技术手册、电路图解、500+系统化视频教程(含基础原理至实操演示)、专业设计软件,以及格力、美的、大金等40+主流品牌纸质维修手册、家用空调主板专项维修资料(电路图纸/CPU代码/实操培训)。获取完整资料,私信回复“资料”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