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同意调整中国潜艇采购协议,国产动力系统获最终认可

发布时间:2025-08-10 12:58  浏览量:1

价值135亿泰铢的潜艇订单搁置了四年,8月5日泰国突然后放行了,德国的发动机被中国产品取代。这个背后隐藏的,可不只是简单的交易,而是东南亚军事角逐激烈的一幕,真是精彩纷呈啊。

一艘在中国造船厂建到64%的潜艇,成了中泰两国心头共同的牵挂。2017年签约时那欢乐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但德国突然实施的发动机禁运,搞的价值135亿泰铢的S26T型潜艇项目到了2021年就彻底卡住了。

泰国已经支付了77亿泰铢(大约15.4亿元人民币)分期款,这要是合同被取消了,这笔钱就等于打了水漂。而中国造船厂里那艘还没完工的潜艇,也变成了两国技术合作路上一个挺尴尬的“拦路石”。

这场潜艇采购的拉锯战起源于2017年,那会儿泰国皇家海军充满了雄心,和中国船舶重工国际有限公司签了一份政府间合作协议,打算订购三艘“元”级S26T型潜艇。按照当时的安排,第一艘潜艇本该在2023年底交付给泰国海军,成为东南亚地区水下力量的新成员。

天有不测风云。2019年欧盟改变了贸易规定,明确禁止向中国出口MTU396发动机。虽然中泰两边多次向德国方说明,这些发动机会用在泰国的潜艇上,可德国还是在2021年正式拒绝了出口请求。

这道禁令犹如当头一棒,狠狠地浇灭了那份热火朝天的合作热情。工程一下子卡了壳,潜艇的建造进度只剩下大约36%的差距。中国的造船工人们望着那些还没做完的零散部分,一脸苦涩,束手无策,泰国海军的指挥官们则盯着账上的77亿泰铢已付金额,心里满是愁云密布。

中方很快拿出了备选方案,说用国产的CHD620柴油机来顶替德国产的。不过,泰国方面一直不太愿意答应,这一拖就是整整四年。

泰国对CHD620发动机的担心也算情理之中。潜艇毕竟是海军的“宝贝”,它的核心部件发动机,关系到几十名官兵的性命安全。起初,泰国海军对中国的发动机性能能不能信得过,还持保留看法,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中国工程师没有去争论什么,而是用数据来说明问题。在泰国海军的监管下,CHD620柴油机在中国经过了200小时的严格测试。而且,再说一嘴,巴基斯坦海军已经接受了同款发动机的潜艇,实际使用下来效果还挺不错的。

泰国方面挺用心,他们不仅派工程师去中国实地试验,还专门写信给巴基斯坦国防部打听用了后的感受。一收到“完全满意”的回复,泰国海军技术部门最后的一点疑虑也算是打消了。

CHD620发动机的性能表现一点也不比德国产品差,它经过了连续满载运转6000小时无故障的严苛考验,获得了中国军标的最高认证,还得到英国劳氏船级社的认可。这些硬核实力成了打动泰国方面的关键筹码。

技术上的难题一解,政治因素就成了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到了2023年,泰国的政局变化可谓风云突变,9月一轮内阁重组后,新任的国防部长素廷公开表态,倾向于减少军费开支,他还在海军总部表示,或许会用护卫舰来代替潜艇。

到2025年夏天,局势出现了转折。泰国和柬埔寨在边境地区爆发了冲突,虽然泰国占了一些优势,但过程并不顺畅,有点波折。在这场战斗中,泰国动用了瑞典制造的“鹰狮”战斗机对柬埔寨的目标进行轰炸,还挺高调地宣称这是它们的“实战首秀”。

这番宣传带来了意料之外的后果。瑞典外长随后对武器出口的态度变得摇摆不定,暗示可能暂停对泰国的战斗机销售。西方武器攻击的不确定性让泰国军方都吓了一跳,心里直打鼓。

这会儿,特朗普插手停火,泰国挺不开心的。柬埔寨倒是对特朗普挺感激,还打算提名他去竞选诺贝尔和平奖,反倒让泰国觉得美国在偏帮一方。这样的外交不平衡,促使泰国转向中国,希望能找到更靠谱的帮手。

其实,背后最大的压力来自邻近国家的潜艇扩充。越南已经拥有6艘俄制“基洛”级潜艇,马来西亚配备了2艘法国“鲉鱼”级,而印尼则有3艘韩国的“张保皋”级和2艘德国209型潜艇。

泰国目前还是东南亚中等强国里唯一没有现代化潜艇的国家。一份泰国军方内部的评估文件直言不讳:“放弃中国潜艇,就等于彻底失去地区海底威慑。”这份文件一出,立马在泰国高层引起了不少震动,让大家都意识到要是不赶快行动,可能会被完全边缘化。

价格因素也挺重要的。印度花6亿美元买法国“鲉鱼”常规潜艇,而泰国选择中国的S26T,单价不到3.5亿美元,里面还含培训和维护服务。在现在潜艇价格普遍都过5亿美元的情况下,中国的方案就显得划算多了。

泰国曾经试过找别的路子,问过韩国和俄罗斯要新一代常规潜艇的方案,不过因为价格太贵、交货时间长或者技术难度大,最终都放弃了。折腾来折腾去,最后还得回头选择中国的方案。

8月5日的内阁会议一锤定音,泰国不仅批准了经过修改的潜艇合同,还同意把建造时间延长了1217天。另外,大家也通过了4架瑞典“鹰狮”战斗机的采购计划,不过最受关注的,还是这艘经历了不少波折的S26T潜艇。

财政问题在决策中占着重要位置。时任国防部长普塔姆·威猜亚猜提醒,说要是取消了合同,泰国可能会损失高达合同总额135亿泰铢的80%。这么一大笔钱的损失,连那些最反对军购的政客也不得不认真考虑。

泰国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在长达四年的谈判里,泰国军方利用“中国已经建到一半”的情况,几次要求降低价格。中方则提出了一些补偿措施,比如赠送两艘二手039潜艇、增强维修支援,还允许泰国用农产品抵部分款项。这些新颖的方案为最终达成合作打下了基础。

泰国的决定真是个聪明的例子,表现出一种务实的战略思路。一方面,避免了从欧美那边高价购买武器,另一方面,又在地区军事竞争中夺回了重要的节奏点。中国的军工企业也从中汲取了不少宝贵的经验,提高了合同风险分摊的机制,算是双赢的局面。

泰国海军的将领们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随着内阁批文逐渐落实,曾经沉寂了四年的造船厂即将再次迎来机器的轰鸣。邻近国家的潜艇实力不断增强,泰国再也不能接受自己成为地区唯一没有配备现代潜艇的国家。

中国生产的CHD620发动机不光是推动那钢铁巨兽前行的动力,还带领两个国家在合作共赢的路上稳步前进。当这艘经历了不少考验的潜艇最终潜入泰国湾,意味着中泰军事合作又迈出了坚实一步。咱们中国的军事装备再次取得重要突破,在东南亚那深蓝的海域里,留下一道中国制造的鲜明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