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书·维度材料设定009:母场遗灰

发布时间:2025-08-10 14:28  浏览量:1

母场遗灰熄灭后依旧存活的维度残响粉末

一、存在定义

母场遗灰(Motherfield Ash)是高维文明“母场”崩解后在低维宇宙中残留的末态粉末形态。
母场,本是维度生态的核心协调者,兼具信息同步、能量调配与意识孕育的功能。当它坍缩熄灭,空间并不会立即归于寂灭,而是释放出带有残余场印记的微粒,这些微粒便是遗灰。

它并非惰性物质,而是“意识—场—物质”三相耦合的灰烬态”*,能在无能量输入的情况下持续低频震荡上万年。

二、物理与意识属性

1. 量子棺灰效应
遗灰的微结构如同多维锁链,锁住了母场最后的意识波。即便母场主体已消亡,残响依旧会对接触者进行低层次心灵回溯——类似让人反复梦见一个不属于自己生命的记忆。

2. 逆时存档
其粒子自带时间反向缓存机制,可在局部区域逆行时间信息,重现数万年前母场的局部状态。但由于数据残缺,呈现出的影像常被错配、重叠或扭曲。

3. 维度毒性
对普通生物无直接物理伤害,却会改变大脑的“现实判定阈值”,让人逐渐无法区分真实与残响。长时间接触的生命体,会被“灰化”,即在意识上被同化为母场的延迟幽影。

三、已知应用与风险

● 记忆考古:部分星际研究团体利用母场遗灰重远古高维社会的场景,用于历史复原。但可靠性仅 37%。

● 战术幻场:将遗灰释放在战区,可在敌军脑海中植入随机残响,让其出现战斗判断混乱,常被高维海盗用于短期骚扰。

● 宗教迷幻仪式:某些文明将遗灰视为“神祇化身的骨灰”,用于祭祀或占卜,结果常伴随集体幻觉和群体失踪事件。

四、封锁与收容

● 收容条件:存放在反场磁瓶中,并置于三层维度隔离室,避免灰尘状粒子扩散。

● 研究限制:禁止在未设心智防火墙的状态下接触样本。

● 处置方式:在 0.8 秒内投入超临界反物质炉中彻底湮灭,否则可能在销毁过程中产生一次性母场回波,影响数百公里范围的意识稳定性。

五、黑皮书评议

“母场的死,并不是终点。遗灰中残留的低频呼吸,像是它不甘的低语,它不想让你走,也不想自己真正消失。”
《黑皮书·维度封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