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英里走廊归美国!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突然休战,特朗普笑到最后?

发布时间:2025-08-10 16:40  浏览量:1

周五,亚美尼亚总理尼科尔・帕希尼扬与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在白宫会面,签署了两国数十年来首份旨在永久结束冲突的联合声明。

这一突破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亚美尼亚宣布将一条穿越其领土的过境走廊独家开发权给予美国。

该走廊长27英里,连接亚美尼亚东部的阿塞拜疆与西部不相邻的飞地纳希切万,也是阿塞拜疆与其重要盟友土耳其的唯一陆路通道,且被命名为 “特朗普国际和平与繁荣路线”。

特朗普对此表示 “倍感荣幸”,帕希尼扬称此声明是 “改变游戏规则的成果”,预示着南高加索地区和平与合作的新篇章,还引用圣经经文赞扬特朗普的促成努力。

阿利耶夫也直言,若无特朗普及其团队,两国可能仍陷无休止谈判,两人均表态支持特朗普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特朗普则宣称,“三十五年的死亡和仇恨,如今将化为爱与成功”。

作为奉行 “美国优先”、避免海外介入的总统,特朗普却展现出塑造全球和平缔造者形象的渴望,尽管乌克兰、加沙等冲突仍在持续。

为追逐诺贝尔和平奖,他参与过柬埔寨与泰国、以色列与伊朗、印度与巴基斯坦等多组争端的调解,美国也介入了卢旺达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临时和平协议。他曾称 “已阻止六场战争,平均每月一场”。

此次协议的达成,经历了两国数月的穿梭外交,帕希尼扬与阿利耶夫还在克里姆林宫、阿布扎比等地举行过面对面会谈。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联合声明并非正式和平协议,却是两国首次签署的永久结束冲突承诺,此前双方仅在全面战争后签署过停火协议。

自上世纪90年代初脱离苏联独立后,该地区因纳戈尔诺 - 卡拉巴赫控制权等问题深陷冲突,阿塞拜疆突厥穆斯林与亚美尼亚基督教徒的对立导致数万人死亡、数十万人流离失所,双方均被指控存在种族清洗行为。

尽管协议达成,持久和平的实现仍面临诸多潜在阻碍。白宫明确表示,协议未解决两国关键地区主权争议,也未划定边界 —— 这是长期对峙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未涉及2023年阿塞拜疆接管纳戈尔诺 - 卡拉巴赫后的人权问题。

阿塞拜疆要求亚美尼亚修改宪法,消除对纳戈尔诺 - 卡拉巴赫的主权暗示,而亚美尼亚宪法序言引用的《独立宣言》提及该领土与亚美尼亚 “统一”,阿利耶夫曾称不做此修改便无法达成和平协议。

亚美尼亚则敦促阿塞拜疆释放政治犯,保证约15万被驱逐的亚美尼亚族居民返回家园。此外,两国在国际法院的相互索赔能否撤回尚不明确,且双方将退出由俄、法、美领导的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明斯克小组,该小组自1997年起调解冲突却无果。

以特朗普命名的过境走廊建设也存挑战,伊朗明确反对,认为在其边境设美国专属经济开发区构成威胁,其最高领袖外交政策顾问警告将有 “强烈回应”。

流散的亚美尼亚人则担忧,阿塞拜疆可能借走廊扩大影响力,挑战亚美尼亚主权,美国亚美尼亚全国委员会政策主管直言协议 “奖励阿塞拜疆侵略,破坏亚美尼亚主权”。

面对质疑,阿利耶夫称双方领导人有达成协议的决心,“今天的一切将为高加索地区带来持久和平”,帕希尼扬对此表示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