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伴侣对你用这个技能,请跟 ta 过一辈子

发布时间:2025-08-10 19:42  浏览量:1

最近网络冲浪时刷到一个帖子,让我的心灵受到了一点小小的震撼。

帖主下班回家后打开冰箱,发现了一颗小小的荔枝。那是男友在公司收到同事给的荔枝后,特地揣在口袋里带回来的,只是想把好吃的东西也分享给她。

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麦麦大王

谁懂啊?这颗小荔枝甜不甜我不知道,但帖主的「猎人」男友,你真的很会!

图片来源:《男亲女爱》

没错,网上把这种每次外出,都会带点小惊喜回家的伴侣叫做「打猎型伴侣」

一个不空着手回家的伴侣,就像出门打猎的猎手一样,从外面的世界带回了满满当当的猎物,吃的喝的用的玩的,每天都有新花样。

为伴侣打猎

一种根植原始社会的求爱本能

给伴侣打猎并不是咱们现代人的发明。

在很久以前的原始社会里,人类尚处于狩猎采集阶段,要么通过离开部落、外出打猎,要么通过在部落周围寻找可以吃的植物、果实来获取生存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食物就是最直接且宝贵的资源。个体的生存能力和技巧,在打猎和采集的成果上就得以展现。

因此便逐渐形成了一种求偶喂食(courtship feeding)的行为——指的是个体通过提供食物来吸引潜在伴侣、建立性接触或者维持配偶关系。

求偶喂食的行为在动物界十分普遍,早期人类社会同样如此。对于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来说,打猎被视为一种「诚实而又昂贵的信号」。

代价信号理论认为,当一个行为消耗个人资源(比如时间、精力、努力)但收益归他人时,这种行为会被视为诚意与能力的展示[1]。

能够为伴侣打猎不仅象征着个体具备提供资源的能力,也代表其在关系中的投入意愿。可以说,分享食物是人类最初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方式。

图片来源:《恶作剧之吻》

比如太平洋上伊法鲁克环礁的男性,会使用干椰子叶制成的火把,在夜晚进行高强度的捕鱼。

火把捕鱼耗时耗力,对渔民来说并不是一件有性价比的事,但它却成为了岛上最受追捧的捕鱼职业之一。

究其原因,这种捕鱼方式能够直观体现出男性魅力,它代表着这个男性同时拥有强壮的体力和高超的技能。

而这种高成本的付出,则为未来的伴侣变向提供了有力、可靠的择偶信号[2]。

如果用当下流行的语言来解释,那就是高端的猎人往往以猎物的形式出现

即使在现代社会,共享食物的行为依然在人际关系里扮演着特殊的作用。

2013年的一项实验显示,当陌生人观察到两个人之间共餐、喂食或者分享食物时,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双方的关系更加亲密。

更有趣的是,即便只是为对方提供食物这个简单的行为,也会显著影响他人对双方关系的亲密程度的判断[3]。

在今天,虽然我们不再真正的打猎、捕鱼,但表达情感的方式依旧没有改变。愿意为伴侣打猎,把好吃的好喝的带回家,就是一种原始而又深刻的亲密。

图片来源:《À Table!~跟着古代食谱学做菜》

当代亲密关系的打猎

从果腹变成了走心

在物资匮乏的时代,原始社会的打猎意味着食物、水等生存资源的获取,是一种极其现实的生存手段。

而进入到现代社会,我们不再需要打猎才能果腹,打猎的行为却被传承了下来,用更加丰富而细腻的形式,继续存在于亲密关系之中,用以向对方传达爱意。

来看看你们的关系里会有哪一种「打猎」——

1. 补给型「打猎」

这是一种功能性很强的「打猎」行为,目的在于满足另一半当下迫切或务实的需求。

对方知道你工作忙没顾上吃饭,下班路上买晚饭给你;

家里的沐浴露用完了,对方下班后去超市即时补货;

下雨天你没带伞,对方带着伞去地铁站接你。

通过实际行动解决对方的问题或者满足对方的需求,是一种务实的工具性支持。这类打猎是发生在琐碎日常里的一种朴素的浪漫,它依靠于一方对另一方真切的关心。

图片来源:《大内密探零零发》

2. 洞察型「打猎」

比起补给型「打猎」,洞察型「打猎」更进阶,需要双方的一点默契加持。

最近你总是熬夜加班,对方默默买了腰靠让你能舒服点;

刚换了新工作,对方庆祝你成功跳槽,给你准备了一个新的通勤包;

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方点了一份很符合你个人口味的下午茶。

洞察型「打猎」往往会出现在亲密关系较为稳定的阶段,只有对对方有着足够的了解和细致的观察时,关系中的一方才能察觉到另一方那些未曾说问出口的需求。

3. 惊喜型「打猎」

这类「打猎」行为可能并不会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只是纯粹地想让对方开心。

在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夜晚带回一束花;

逛超市时买下对方爱吃的小零食;

偷偷订下对方喜欢的歌手的演出门票。

这些出其不意的惊喜,能够给对方带来强烈的积极情绪,进而为关系注入新鲜感,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图片来源:《生活大爆炸》

4. 纪念型「打猎」

纪念型「打猎」算得上是情感浓度最高的一种「打猎」了。行为的动机往往就是出于「看到这个东西,我就想起了你」。

在旅途中给对方买下当地的明信片;

逛街时看到一条符合对方气质的围巾决定买下来;

因为对方喜欢某个IP买下了它的最新联名周边。

在这些具象的物品上,想念便被赋予了形状。自我延展理论认为,人们在亲密关系中,倾向于将伴侣纳入自我的认知范围内,一方所经历的、看到的、联想到的,也会逐渐包含对方的存在[4]。

而收到这类「猎物」的另一方来说,ta 们也会获得一种强烈的被在乎、被惦记的感觉。

图片来源:《生活大爆炸》

这么看来,那些“很会打猎”的人往往都有着很高的恋爱心理成熟度,Ta 们懂得用实际行动来为伴侣提供支持。

想知道你(或伴侣)是一个恋爱心理成熟度高的人吗?欢迎来测!

(8.10-8.12 限时优惠,立减 ¥20)

购买测试,看看你会不会打猎

不空着手回家

可能是我爱你的最小单位

处在长期关系的伴侣或许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真正能维系感情的不是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反而是那些看似稀松平常的时刻。

比如在文章开头我们提到的那个帖子里,男友把一颗荔枝穿越城市带回家分享,这样的瞬间很难不会让关系的另一方动容。

对于长期伴侣来说,关系中的双方会倾向于通过交换低成本的资源来确认伴侣关系[5]。稳定的在场和回应就像往双方的情感账户里不断存钱,积少成多得以构建起关系的安全感。

如同 KY 在过往的很多篇文章里提及的那句话一样,「持续不断的爱是不存在的,爱是一个个不连续的微小瞬间。」

为伴侣「打猎」正是一种细水长流的爱,出门在外时会想起你、看到好吃的好用的会想起你、发现你可能会喜欢的东西就会想带给你,这就是爱落在生活里的具象化体现。

图片来源:《绿皮书》

正是在一点一滴的互动里,我们在关系或者对方身上得以体会到那些积极共振的时刻,从而不断激发关系里的「爱的感觉」。

对于关系中的双方来说,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体验到「爱的感觉」的人,往往表现出更高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

而「爱的感觉」也会滋养关系本身,那些持续累积的正向体验,会推动关系由浪漫之爱走向友伴之爱。

Hatfield 和 Rapson(1993)认为,一段关系常常是由浪漫之爱(Romantic Love)发迹的[6]。处在这个阶段的伴侣往往对彼此充斥着强烈的激情、吸引和兴奋感,但浪漫之爱往往也伴随着对对方的理想化或痴迷,它并不稳定。

支撑一段关系能够走得更远的是友伴之爱(Companionate Love)。友伴之爱是建立在深层次的情感连接上的情感状态,它或许不再是轰轰烈烈的浪漫,但关系会变得更加踏实和亲密,这何尝不是爱最动人的样子呢?

图片来源:《恋恋笔记本》

看到这里的你,有没有想到那个为你「打猎」的人?把这篇文章 转发出去,然后好好夸夸 ta 吧~

今日互动

你是「打猎」的人还是接收「猎物」的人?

来评论区唠唠

References:

[1]Zahavi, A. (1975). Mate selection—a selection for a handicap.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53(1), 205-214.

[2]Sosis, R. (2000). Costly signaling and torch fishing on Ifaluk atoll.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1(4), 223-244.

[3]Alley, T. R., Brubaker, L. W., & Fox, O. M. (2013). Courtship feeding in humans? The effects of feeding versus providing food on perceived attraction and intimacy. Human Nature, 24(4), 430-443.

[4]Mattingly, B. A., & Lewandowski, Jr, G. W. (2013). The power of one: Benefits of individual self-expansion.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8(1), 12-22.

[5]Komiya, A., Ohtsubo, Y., Nakanishi, D., & Oishi, S. (2019). Gift-giving in romantic couples serves as a commitment signal: Relational mobility is associated with more frequent gift-giving.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40(2), 160-166.

[6]Hatfield, E., & Rapson, R. L. (1993). Love, sex, and intimacy: Their psychology, biology, and history. Harper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本文关键词:打猎型伴侣、求偶喂食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作者 / 鱼仔

天气好极了,钱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