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市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一例极危重肺出血早产儿

发布时间:2025-08-10 22:22  浏览量:2

本网讯(通讯员 魏泽林)近期,湘乡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联合多学科团队,经过20天昼夜不息的精准治疗与精心护理,成功救治一名胎龄仅36周的极危重肺出血早产儿。目前,这名婴儿已康复出院,随访显示发育良好。

6月9日17时许,一例“孕母慢性高血压合并重度子痫前期”新生儿由产科杨桔红主任团队紧急剖宫产娩出,随即转入新生儿科。入院后不久,患儿即出现呻吟、伴气促,口腔内可见粉色分泌物,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情况万分危急!值班的章飞辉副主任医师立即组织抢救,紧急完善检查后,确诊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新生儿肺出血。

科普小贴士

新生儿肺出血(neonatal pulmonary hemorrhage)多见于新生儿早期,是多种新生儿疾病的一个严重表现,病死率高达40%。临床表现为气道内有血性液体,伴呼吸困难加重需上调呼吸支持或在出血 60分钟内进行气管插管。病理检查在肺泡和/或肺间质内发现红细胞,病变涉及两个或以上肺叶融合性出血时为大量肺出血。临床上早产儿因呼吸窘迫综合征而机械通气者中肺出血发生率3%~5%,约80%的早产儿肺出血发生于出生 72 小时内。

面对患儿血氧持续低下、生命体征急剧恶化的险情,新生儿科立即启动快速反应机制与危重新生儿急救绿色通道,科室主任、护士长亲临现场指挥,一场与死神赛跑的多学科协作救治迅即展开。

新生儿科医护团队果断将无创呼吸支持调整为有创通气,并紧急向药剂科文淑珍主任申请调度固尔苏,文主任迅速协调,确保救命药第一时间到位,成功为患儿实施了关键的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与此同时,护理团队快速建立PICC静脉通路和输血通道,为后续用药及输血筑牢生命线;血库紧急调配新鲜冰冻血浆及凝血因子,有效纠正了患儿的凝血功能障碍。此外,药学团队与科室医生紧密协作,共同探讨并制定了个体化抗感染方案,实现了精准用药且确保用药零不良反应。

在至关重要的72小时黄金抢救期,医护团队实施24小时专人特护,新生儿科团队甚至连续3天守在暖箱旁,根据患儿瞬息万变的病情精细调整治疗方案。

紧张救治的同时,护理团队在护士长魏泽林的带领下,给予了患儿母亲般的温暖关怀:实施鸟巢式护理,通过降低声光刺激、模拟子宫环境促进患儿康复;每日热情接待家属入科探视,并贴心拍摄宝宝成长照片;鼓励妈妈进行“袋鼠式护理”,以肌肤接触维系珍贵的母子情感,助力宝宝身心康复。

在全体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宝宝奇迹般地闯过生死关,并于6月20日康复出院。目前该患儿出院已一个多月,医院通过多次线上、线下随访,确认其生长发育指标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