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袭”俄罗斯后院,最大输家不是俄,中国可能被做局了?
发布时间:2025-08-10 22:55 浏览量:1
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搞了个大动作,在白宫拉着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和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签了份和平协议。这俩国家纠缠了三十多年,主要是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那点事,从苏联解体后就没消停过。协议一签,等于画了个句号,两国承认彼此领土完整,恢复外交关系,还承诺以后有纠纷就坐下谈,不再动刀动枪。关键是协议里藏了个大彩蛋:一条42公里长的运输走廊,穿过亚美尼亚南部休尼克省,连接阿塞拜疆本土和它的飞地纳希切万。这条路美国独家开发运营99年,还起了个名字叫“特朗普国际和平繁荣之路”,简称特朗普桥。
表面看,这是特朗普外交的又一笔成绩单。他在社交媒体上吹嘘,说过去多少领导人都试过,没人成功,现在全靠他。阿利耶夫和帕希尼扬也捧场,当场说要联合提名他拿诺贝尔和平奖。这不是头一回了,之前以色列、巴基斯坦、柬埔寨也这么干过,感觉提名特朗普成了一种外交套路。协议还捆绑了能源、科技、经济合作、边境安全和基础设施的一揽子协议,美国公司能大赚一笔,阿塞拜疆的石油天然气直通土耳其和欧洲,亚美尼亚也能分点汤喝,平衡下经济压力。
这事对俄罗斯是当头一棒。高加索地区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南高加索更像它的缓冲带,帮着挡住北高加索的民族矛盾和分离势力。俄罗斯通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管着亚美尼亚,还有军事基地在那。但从2020年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起,亚美尼亚就对俄罗斯失望了。那次打仗,亚美尼亚求援,俄罗斯说冲突不在条约范围内,不出兵。结果亚美尼亚丢了地,民众气坏了。
之后帕希尼扬政府开始疏远俄罗斯,2023年起缺席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会议,今年7月甚至说要彻底退出。阿塞拜疆这边,早就不鸟俄罗斯了,2002年就退出了集体安全条约组织,转头跟土耳其亲近。2024年12月,一架阿塞拜疆客机被俄罗斯防空系统误击,坠毁在哈萨克斯坦,机上38人全没了。阿塞拜疆要道歉赔偿,俄罗斯敷衍了事,两人关系彻底闹僵。今年2月,阿塞拜疆关了俄罗斯在巴库的文化中心,俄罗斯抓了阿塞拜疆裔人,还死了俩。双方召回大使,边境剑拔弩张。
俄罗斯忙着乌克兰的事,分不出精力管后院,特朗普就钻了空子。美国从2020年起就暗中帮阿塞拜疆,提供军事技术支持。现在协议一签,美国直接插旗南高加索,控制能源通道,俄罗斯的缓冲带裂了个口子。北高加索的民族情绪可能又冒头,分离势力活跃,俄罗斯的南翼防线晃荡了。普京上台后,本想稳住高加索,但现在看来,影响力在滑坡。格鲁吉亚本来就反俄,亚美尼亚转向西方,阿塞拜疆公开挑衅,俄罗斯的布局全乱了。
伊朗也急眼了。这条走廊紧挨伊朗边境,伊朗怕被切断跟高加索的联系,还担心美国势力渗进来。伊朗外交部发声明,说欢迎和平,但反对任何外国干涉,尤其是边境附近。伊朗高层甚至警告,这走廊可能是“坟墓”,意思是别惹事。伊朗跟亚美尼亚关系好,怕这条路让土耳其势力伸到中亚,挤压自己的空间。
现在说最大输家不是俄罗斯,那是谁?中国可能中招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里,有条中间走廊,从哈萨克斯坦过里海,到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再进土耳其和欧洲。这条线避开俄罗斯和伊朗的制裁风险,是中欧班列的重要备选。现在特朗普桥一建,地理上跟中间走廊重叠,美国主导的新通道可能抢生意。阿塞拜疆能源直达欧洲,中亚国家为减对俄依赖,转向西方市场,货物流量分流。
中国投资的项目风险上去了,班列货运量可能降,贸易成本升。一些分析说,这等于美国在欧亚大陆卡脖子,削弱中国的影响力。日经亚洲报道,美国基本战略是重返亚洲,对抗中国,这次插手高加索,就是在中东和南高加索建据点,帮着围堵中国。哈德逊研究所研究员说,美国要确保中国别在红海捣乱,别把吉布提基地武器化,还得拉海湾国家制裁中国能源。
这事不是巧合。美国早有布局,特朗普上台后,外交动作快准狠。协议签了,阿塞拜疆解禁防务合作,能源出口顺了;亚美尼亚减了对俄依赖,找西方要援助;美国拿了能源咽喉,扩大在高加索的存在。联合国秘书长欢迎,说这是双边关系正常化的重大步,但强调得尽快落实。欧盟也表态支持,说要及时签正式条约。
持久性呢?谁知道。区域矛盾深,伊朗反对,俄罗斯可能反击,土耳其想分杯羹。中亚国家评估新路线,中国得调整策略。特朗普笑纳了提名,自夸是和平总统,但地缘博弈没那么简单。俄罗斯丢了后院,伊朗边境不安,中国贸易受挤压。这局里,美国占了上风,俄罗斯是明面输家,中国可能被暗中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