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有数丨“佛山造”有多敢创敢造?那些年佛企饮过的“头啖汤”→

发布时间:2025-08-10 22:34  浏览量:2

数据是冷静的,也是有温度、有激情的。为感知数据、洞察趋势、提振信心,佛山+客户端推出《佛山有数》新媒体栏目。第69期聚焦佛山专利,敬请垂注。

佛山,一直敢饮科技创新“头啖汤”!

近日,第十届广东专利奖榜单揭晓,佛山以28项总获奖量再创佳绩,独占全省奖项总量的五分之一,彰显出强劲的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是驱动城市产业升级的生命线,而发明专利则是丈量创新高度的关键标尺。本期《佛山有数》透过专利发展的棱镜,带你深度感知这座制造业名城昂扬的“向上力”。

硬核数据:佛山屡获专利大奖

佛山在本届广东专利奖评选中,共摘得3项金奖、10项银奖、11项优秀奖以及4个杰出发明人奖。总获奖数量28项,同比增长27%,较上届再次提升,其中金奖数量创历史新高。

美的集团表现尤为亮眼,堪称佛山的“专利大户”!其旗下公司包揽了本届广东专利奖佛山的3项金奖,包括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的专利“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的专利“空调系统及其旋转式压缩机组件”以及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的专利“电机的转子位置估算方法、装置和电机控制系统”,展现了深厚的技术底蕴。

美的人形机器人样机。/资料图片

此外,国星光电、蓝箭电子、一方制药、金意陶等知名企业同样榜上有名,分获银奖及优秀奖,共同构筑起佛山的创新矩阵。

国星光电工作人员在作业。/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符诗贺摄

这份荣光早有预兆。在此前公布的第25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佛山便已斩获35项大奖,包括中国专利银奖1项、外观设计银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32项以及外观设计优秀奖1项,排名全省第3。

回望近三年,佛山累计获得中国专利奖102项(含金奖1项、银奖6项、优秀奖95项)。截至目前,中国专利奖获奖总数已达399项,创新实力积淀深厚。

邦普循环荣获第25届中国专利银奖。/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林俊鹏摄

厚植沃土:顺德南海专利量领跑

优秀专利的涌现,离不开庞大有效专利基数的坚实支撑。2022年8月,佛山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是广东省首个获批的地级市,专利授权随之驶入快车道。

截至2025年5月,佛山全市累计有效发明专利量达65049件,同比增长15.17%,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7.07件,创新密度持续提升。

从区域分布看,顺德区以过半的有效发明专利量(占比51.63%)领跑全市,凸显其雄厚的产业根基;南海区紧随其后,贡献了25.71%的份额。镇街层面,顺德北滘、南海狮山和南海桂城位列有效发明专利量前三甲;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佛北战新产业园等建设契机,三水云东海的发明专利有效量呈现迅猛增长态势。

位于顺德北滘的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

云东海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图。

制造业是佛山发明专利当之无愧的“富矿”。数据显示,佛山国民经济行业中,制造业的有效发明专利量最多,占比高达98.31%。在制造业细分大类中,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的有效发明专利量位居前3,与佛山的家电、装备制造、精密仪器等支柱产业高度契合。

基因传承:佛山“第一”成果丰硕

“敢饮头啖汤”的开拓精神,早已融入佛山的城市血脉。过去,面对技术空白,佛山人勇于引进,设法攻坚克难;遭遇技术壁垒,则迎难而上,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创新图强的腾飞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在制造业领域创造了诸多“第一”

电饭锅生产车间一角。/图源:佛山改革开放文史资料集

1987年,佛山市电热电器厂试产出全国第一台平衡式燃气快速热水器。同年,顺德杏坛康宝电器厂试制成功世界第一台消毒碗柜

康宝第一代消毒柜。/图源:康宝官网

1997年,中广数字广技术有限公司在佛山成立,生产了全国第一台广播电视数字卫星接收机

2001年,顺德万和集团公司研制出全国第一台冷凝式燃气热水器

……

这些源自佛山的“首创”,不仅推动了产业进步,更深刻地改变了国人的生活。

如今,这份创新基因在佛山企业与科研机构手中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全球首条零碳燃烧陶瓷量产线在佛山陶瓷企业蒙娜丽莎集团成功投产,引领行业绿色革命;海天打造全球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酱油酿造行业“灯塔工厂”,树立智能化标杆……各大实验室与企业协同创新,正在这片热土上不断孕育出突破性的科技新成果。

全球首条零碳燃烧陶瓷量产线。/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春摄

转化赋能:推动专利转化标准超500项

优秀的科研成果需要广阔的产业舞台,方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工业3万亿”的经济强市,佛山为成果转化落地提供了优良的平台,亟需更多高价值专利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季华实验室。/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符诗贺摄

2024年10月,《佛山市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出台,从资金补贴、中试平台建设等多维度为专利转化提供强力支撑。截至目前,佛山已累计推动专利转化标准超500项,涉及专利超3000项,征集建设专利转化标准试点32个,打通了创新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佛山不仅深耕本地创新,更以开放姿态广纳科研成果。2023年至今,佛山已成功举办两届高价值专利成果转移转化大赛,共推动31个专利项目许可、转让或作价入股,近50个项目转化落地,推动增资、融资和扩产资金近100亿元,成效显著。目前,第三届“高转赛”已正式启动,必将吸引更多“金种子”项目在佛山这片创新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三届“高转赛”启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林俊鹏、朱志荣摄

勇饮发明专利的“头啖汤”,争当科技创新的“领头羊”——这是佛山矢志不渝的城市追求。

从累累专利硕果到根植血脉的创新基因,再到高效务实的转化生态,佛山正以坚实的步伐,在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这份对创新的不懈追求,是佛山“不老传奇”的核心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