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南部地区小葱、大葱、火葱及洋葱秋季播种时间及措施

发布时间:2025-08-11 07:21  浏览量:1

黄淮南部地区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秋季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适中,为葱属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小葱、大葱、火葱及洋葱作为该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蔬菜品种,其秋季种质量直接影响产量与品质。本文结合黄淮南部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详细阐述四种葱属作物的秋季播种时间及配套栽培措施,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一、黄淮南部地区秋季气候与土壤特点

黄淮南部地区(包括河南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等区域)秋季(9-11月)平均气温在15-22℃,昼夜温差较大,光照时长逐渐减少但强度适中,降水多集中在9月上中旬,后期气候偏干燥。土壤以潮土、砂壤土为主,有机质含量中等,透气性较好,但部分区域存在轻微盐碱化现象。这种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葱属作物根系发育和营养积累,但需注意后期防旱和前期排水。

二、小葱秋季播种时间及措施

小葱(分蘖葱、细香葱)以鲜嫩叶片为食用部分,生长周期短,秋季可多茬种植,适合家庭菜园和规模化生产。

(一)播种时间

黄淮南部地区小葱秋季播种可分为两个时间段:

- 早秋播种:8月下旬至9月上旬,此时气温较高但逐渐下降,播种后30-40天即可收获第一茬,可延续至10月中旬。

- 晚秋播种:10月上旬至中旬,播种后以幼苗越冬,次年春季返青后收获,适合供应早春市场。

(二)栽培措施

1. 品种选择

选择耐热性强、分蘖能力强的品种,如“四季小葱”“上海小香葱”“章丘分葱”等,确保在秋季温和气候下快速生长。

2. 地块准备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前茬避免为葱蒜类作物(减少连作障碍)。播种前深耕20-25厘米,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三元复合肥(15-15-15)30公斤,整平耙细后做宽1.2-1.5米的平畦,畦面浇足底水。

3. 播种方式

采用直播法,分为撒播和条播:

- 撒播: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覆盖0.5-1厘米细土,轻轻压实,每亩用种量1.5-2公斤。

- 条播:在畦面开行距10-15厘米、深1厘米的浅沟,将种子播入沟内,覆盖细土后浇水,每亩用种量1-1.5公斤。

4. 田间管理

- 水分管理: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前若遇干旱可早晚喷水,出苗后浇水遵循“见干见湿”原则,避免畦面积水。早秋播种后可搭建遮阳网降温保湿,促进出苗。

- 追肥管理:幼苗长至3-4片叶时第一次追肥,每亩施尿素5-8公斤;间隔15-20天第二次追肥,每亩施三元复合肥10公斤,结合浇水施入,避免烧苗。

- 杂草防治:出苗后及时人工拔除杂草,或在播种后出苗前喷施二甲戊灵乳油封闭除草。

5. 采收

早秋播种的小葱在株高20-25厘米时即可分批采收,采用间拔方式,保留健壮幼苗继续生长;晚秋播种的小葱以培育壮苗为主,越冬前停止采收,浇足封冻水确保安全越冬。

三、大葱秋季播种时间及措施

大葱(章丘大葱、鸡腿葱等)以假茎(葱白)为主要食用部分,秋季播种多为育苗阶段,培育适龄壮苗后移栽,次年夏季收获。

(一)播种时间

黄淮南部地区大葱秋季育苗的最佳时间为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此时气温稳定在18-22℃,播种后幼苗在越冬前可长至3-4片叶、株高10-15厘米,既能抵御冬季低温,又不会因生长过旺导致早春抽薹。若播种过早,幼苗易徒长;播种过晚,幼苗弱小,越冬成活率低。

(二)栽培措施

1. 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优质品种,如“章丘大葱”(葱白长、品质佳)、“鸡腿葱”(葱白短粗、耐贮藏)、“钢葱”(抗性强、产量高)等,确保品种适应当地秋季气候。

2. 育苗床准备

选择肥沃、疏松的地块作为育苗床,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深耕后整平做畦,畦宽1.2米,长度根据种植规模确定。播前浇足底水,待水渗后撒一层细土。

3. 播种育苗

采用条播法,在畦面开行距10-12厘米、深1-1.5厘米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盖细土后轻轻镇压,每亩育苗床用种量2-3公斤(可移栽大田5-6亩)。

4. 苗期管理

- 温度管理:出苗前保持土壤温度,若遇降温可覆盖地膜保温,出苗后及时揭膜。越冬前若气温低于5℃,可覆盖秸秆或地膜防寒。

- 水分管理:出苗后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导致幼苗老化。越冬前10-15天浇一次封冻水,增强抗寒能力。

- 追肥管理:幼苗长至2-3片叶时,每亩施尿素5公斤;越冬前若幼苗长势弱,可施少量复合肥(10公斤/亩),促进根系发育。

- 间苗除草:幼苗长至3-4厘米高时间苗,保持株距2-3厘米,拔除弱苗、病苗,结合间苗清除杂草。

5. 移栽准备

次年春季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即可移栽大田。移栽前10天,育苗床浇一次透水,便于起苗,起苗时尽量保留根系,减少损伤。

四、火葱秋季播种时间及措施

火葱(红葱、楼葱)以鳞茎和嫩叶为食用部分,分蘖能力强,适应性广,秋季播种可实现当年收获或越冬后丰产。

(一)播种时间

黄淮南部地区火葱秋季播种时间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此时气候凉爽,适合鳞茎萌发和根系生长,播种后若温度适宜,当年11-12月可收获嫩叶;若延迟至10月中下旬播种,以鳞茎越冬,次年3-4月收获。

(二)栽培措施

1. 品种选择

选择分蘖性强、鳞茎饱满的品种,如“广州红葱”“四川火葱”“本地红皮火葱”等,确保鳞茎无病虫害、无损伤。

2. 种植方式

火葱可采用鳞茎繁殖或种子繁殖,秋季以鳞茎繁殖为主,成活率高、生长快。具体方法:将鳞茎掰开,保留完整鳞衣和须根,每穴播1-2个鳞茎,行距20-25厘米,株距10-15厘米,深度3-4厘米(鳞茎顶部距地表1-2厘米),播后覆盖细土并压实,每亩用种鳞茎100-150公斤。

3. 地块准备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晒垡,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三元复合肥20公斤,整平后做宽1.2米的平畦,畦面浇足底水。

4. 田间管理

- 水分管理: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促进鳞茎萌发。出苗后浇水遵循“干湿交替”原则,避免积水导致鳞茎腐烂。越冬前浇一次封冻水,覆盖秸秆保温。

- 追肥管理:出苗后15-20天,每亩施尿素8-10公斤;叶片旺盛生长期(10月中下旬),每亩施三元复合肥15公斤,促进鳞茎膨大。

- 中耕培土:幼苗长至10厘米高时进行中耕松土,结合中耕适当培土,防止植株倒伏,促进鳞茎发育。

- 病虫害防治:秋季火葱易受蓟马、霜霉病危害,蓟马可喷施噻虫嗪防治,霜霉病可喷施烯酰吗啉防治,注意药剂轮换使用,避免抗药性。

5. 采收

若当年收获嫩叶,在株高25-30厘米时可分批采摘,保留鳞茎继续生长;若收获鳞茎,待次年春季叶片开始枯黄时(4-5月),即可挖取鳞茎,晾晒后贮藏或上市。

五、洋葱秋季播种时间及措施

洋葱(圆葱)以鳞茎为主要产品,属于绿体春化作物,秋季播种需严格控制播期,避免幼苗过大导致早春抽薹,影响产量和品质。

(一)播种时间

黄淮南部地区洋葱秋季播种时间需精准把控,最佳时间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此时播种后,幼苗在越冬前可长至3-4片叶、假茎粗0.5-0.8厘米,既能安全越冬,又不会满足春化条件(避免抽薹)。若播种过早(9月上旬前),幼苗易徒长,早春抽薹率高;播种过晚(10月中旬后),幼苗弱小,越冬成活率低,鳞茎发育不良。

(二)栽培措施

1. 品种选择

选择耐抽薹、鳞茎大、品质好的中晚熟品种,如“黄皮洋葱”“紫皮洋葱”“改良金球”等,确保品种对黄淮南部气候的适应性。

2. 育苗管理

- 育苗床准备:选择肥沃、疏松的地块,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深耕后做畦,畦宽1.2米,浇足底水。

- 播种方法:采用撒播法,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覆盖0.8-1厘米细土,每亩育苗床用种量3-4公斤(可移栽大田8-10亩)。播后覆盖地膜保湿,出苗后及时揭膜。

- 苗期管理:出苗后保持土壤湿润,幼苗长至2-3片叶时间苗,株距3-4厘米;4-5片叶时控制浇水,促进幼苗健壮生长,避免徒长。越冬前幼苗株高控制在15-20厘米,假茎粗0.6-0.8厘米为宜。

3. 移栽定植

- 定植时间:次年春季3月上中旬,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移栽,避免晚霜危害。

- 定植密度:行距20-25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亩定植1.5-2万株。定植深度以鳞茎顶部与地表平齐为宜,过深易导致鳞茎畸形,过浅易倒伏。

- 定植后管理:定植后立即浇定根水,确保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缓苗后(约10天)浇一次缓苗水,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5-8公斤。

4. 田间管理

- 水分管理:鳞茎膨大前(3-4月)保持土壤见干见湿;鳞茎膨大期(5-6月)需水量大,每周浇水一次,避免干旱导致鳞茎小、品质差;收获前10-15天停止浇水,便于鳞茎成熟和贮藏。

- 追肥管理:鳞茎膨大初期(4月下旬),每亩施三元复合肥20-25公斤;膨大中期(5月中旬),每亩施硫酸钾10-15公斤,促进鳞茎糖分积累。避免过量施氮肥,以防贪青晚熟。

- 病虫害防治:秋季苗期注意防治立枯病(喷施恶霉灵),春季生长期防治霜霉病(烯酰吗啉)和蚜虫(吡虫啉),定期巡查,及时处理病株。

5. 采收贮藏

当洋葱叶片自然枯黄、假茎变软倒伏时(6月中下旬),选择晴天采收,将鳞茎挖出后晾晒3-5天,去除泥土和枯叶,分级后贮藏于通风干燥处,避免潮湿导致腐烂。

六、总结

黄淮南部地区秋季气候条件适宜葱属作物生长,小葱、大葱、火葱及洋葱的播种时间需根据品种特性和生长周期合理安排,同时配套科学的栽培措施,包括品种选择、地块准备、播种管理、水肥调控、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户应结合当地实际气候和土壤条件,灵活调整播期和管理方法,确保葱属作物优质丰产,提高经济效益。通过精准把握播种时间、优化田间管理,可充分发挥黄淮南部秋季农业资源优势,推动葱属作物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