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研究 | 金管局5月释放的流动性已全回笼,港汇仍在弱方附近——香港金融市场周报(20250804-0808)

发布时间:2025-08-11 07:33  浏览量:1

香港金融市场

宏观形势: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将对进口半导体芯片征收约100%的关税。美国7月服务业活跃度下降。更多联储官员的立场转为支持尽快降息。中国内地核心CPI持续上行,PPI边际企稳。韩国7月通胀下滑,韩国央行预计将再次降息促增长。日本工资增速虽不及预期,但仍为四个月来最快。得益于投资和净出口,印度尼西亚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12%。新加坡6月零售好于预期,但核心消费增长缓慢。菲律宾通胀前景持续温和,第二季度经济增速超预期,菲律宾央行本月或再降息。泰国7月通胀超预期降温。整体通胀同比下降0.7%,进一步偏离泰国央行1%-3%的目标区间,能源价格下跌是主要原因。越南7月通胀降幅超预期。澳大利亚家庭支出同比增长虽有改善但仍缓慢,澳联储仍需放松货币政策的限制性以支持消费回升向好。新西兰就业市场仍较疲软。

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方面随着本周香港金管局三度买入港元,港元隔夜资金流动性继续收紧,隔夜HIBOR上行9bp至0.27%。港美资金利差小幅下行。离岸人民币资金流动性有所收紧,1周期限CNH HIBOR大幅上行12bp至1.40%。各期限离岸与在岸人民币资金利差走阔。

外汇市场方面市场对联储9月降息预期快速升温,美元本周持续走弱。东南亚货币中,菲律宾比索升值幅度最大,主要因为菲律宾央行行长称将在比索长期疲弱期间加大干预力度,逐步摆脱日常干预的模式。新台币大幅贬值,主要受资金持续流出中国台湾市场影响。港汇仍紧靠7.85,本周香港金管局共买入184亿港元,6-8月香港金管局通过直接干预回收的港元规模已超过5月投放规模的5%。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汇差窄幅震荡,当前为79pips。

债券市场方面,一级市场方面,本周港元债共计发行20只,发行金额换算成美元为105亿,到期规模为101亿,其中香港金管局发行98亿美元外汇基金票据,到期规模为99亿美元。本周点心债共计发行30只,发行金额换算为美元为30亿,到期规模为5亿。二级市场方面,本周离岸中国国债10Y收益率下行2bp至1.82%,离岸与在岸中债10Y利差维持在13bp。港元政府债10Y收益率下行6bp至2.96%。

权益市场方面,一级本周新增3家递表企业,1只新股上市(但无募资)。再融资市场拟募资17亿港元。二级市场,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恒生高股息全周分别上涨1.4%/1.2%/2.9%,板块分化明显。展望后市,市场短期或承压震荡,建议采取防御性配置策略。

下周关注:澳联储议息会议、美国7月通胀数据(8月12日),泰国央行议息会议(8月13日),澳洲7月就业数据(8月14日),中国7月社零、投资、工业增加值数据、俄美首脑在阿拉斯加就俄乌冲突谈判(8月15日)。

一、宏观形势回顾

欧美: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将对进口半导体芯片征收100%的关税,但诸多豁免表明实际影响或不大。此外,为促俄乌停火和敦促印度在贸易谈判中让步,特朗普以印度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称将对印度商品加征额外25%的关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8月7日称中美可能同意将关税暂停期再延长90天,但特朗普可能因中国自俄罗斯进口石油,再次威胁对中加征额外关税。美国7月服务业活跃度下降,ISM服务业PMI降至50.1,低于前值50.8和市场预期值51.5。从分项来看,生产增长放缓,新订单指数下降,价格上涨更为普遍,采购价格指数从67.5升至69.9,创下2022年以来的最高值。就业指数则从47.2降至46.4,连续第二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为自3月以来的最低值。更多联储官员的立场转为支持尽快降息。明尼亚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主席卡什卡利、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主席戴利、美联储理事库克均以劳动力市场放缓为由,认为美联储不久将需要降息。但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玛克和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认为虽然就业市场风险上升,但仍需要更多数据。同时,特朗普表示将提名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米兰暂时担任美联储理事,以填补因库格勒意外辞职而空出的职位。

中国:内地核心CPI持续上行,PPI边际企稳。7月CPI环比+0.4%,同比持平(预期-0.1%)。值得注意的是核心CPI环比上行0.4%,同比回升至0.8%,已实现连续3个月的反弹。得益于“反内卷”对部分行业的价格支撑,7月PPI环比跌幅缩小(环比-0.2%),同比与上月持平(-3.6%, 预期-3.4% )。

日韩:韩国7月通胀下滑,韩国央行预计将再次降息促增长。7月通胀放缓0.1个百分点至2.1%,而核心通胀稳定在2%。日本工资增速虽不及预期,但仍为四个月来最快。劳动现金收入同比增长2.5%,虽然高于5月修正后的1.4%,但低于预期值3.0%。日本央行青睐的同样本指标中的全职基本工资同比增长2.3%,和前值基本持平。

东南亚:得益于投资和净出口,印度尼西亚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12%,高于前一季度的4.87%和预期值4.80%虽然上半年美国关税政策抬升不确定性,但投资同比增速达6.99%,显著高于第一季度的2.12%。受益于“抢出口”效应,出口同比增速达10.67%。在经济中占比最大的家庭消费,同比增速略有回升。展望未来,虽然美印尼达成框架协议,对印尼征收的关税税率降至19%,和区域内其他主要经济体类似,但预计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动能放缓。新加坡6月零售好于预期,但核心消费增长缓慢。6月零售同比增速提升1个百分点至2.3%,高于预期值2%。但剔除机动车后的核心零售6月同比增长0.4%,表明劳动力市场降温,关税争端下居民对未来预期趋于谨慎,支出增长疲软。菲律宾通胀前景温和,第二季度经济增速超预期,菲律宾央行本月或再降息。菲律宾整体通胀降至0.9%,低于预期值1.1%和前值1.4%,也进一步低于菲律宾央行2%-4%的通胀目标区间。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下跌推动通胀放缓。核心通胀上升0.1个百分点至2.3%,仍在近期的波动范围之内。菲律宾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5%,高于前值和市场预期值5.4%。强劲就业市场和低通胀环境助力居民消费增速提升0.1个百分点至5.5%。但美国关税的不确定性导致投资增长停滞,同比仅增长0.6%,远低于上个季度4.8%的增幅。得益于“抢出口”效应,净出口在第二季度对经济增长的掣肘大幅减弱。总体而言,全球增长前景下行压力显现,通胀前景温和,菲律宾央行可能在828日的议息会议上降息以支撑经济增长。泰国7月通胀超预期降温。整体通胀同比下降0.7%,进一步偏离泰国央行1%-3%的目标区间,能源价格下跌是主要原因。核心通胀(从上月的1.1%降至0.8%)也在持续走低。泰国经济增长受美国关税政策和国内政治动荡而放缓,通胀下半年可能持续降温,市场预计泰国央行在8月13日降息25bp。越南7月通胀降幅超预期。整体CPI同比增长3.2%,低于预期值3.4%和前值3.6%。核心通胀也从3.5%降至3.3%。目前越南是区域内仍未实施货币宽松的主要经济体,通胀降温为越南国家银行降息打开空间。同时7月出口表现持续强劲,同比增长达16%,进口增速达17.8%,贸易顺差为22.7亿美元。

澳新:澳大利亚家庭支出同比增长虽有改善但仍缓慢,澳联储仍需放松货币政策的限制性以支持消费回升向好。家庭支出6月环比增长 0.5%,低于预期值0.8%。消费增长在可支配消费类别(环比增长0.5%)和非可支配消费领域(0.5%)均保持一致。澳大利亚6月出口同比增长6%,主要受益于黄金出口的量价齐升。进口同比下滑3.1%,主要受消费品和资本品进口下滑拖累。货物贸易顺差6月为54亿美元,显著高于前值16亿美元,预计净出口仍对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做出贡献。新西兰就业市场仍较疲软。就业人数较第一季度下降0.1%,符合预期。失业率升至5.2%,虽然低于市场预期的5.3%,但仍为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就业参与率的下滑是失业率低于预期的主因。鉴于经济复苏乏力,新西兰央行在8月20日降息25bp的概率预期升至90%。

二、金融市场动态

2.1 货币市场

港元资金面:随着本周香港金管局三度买入港元,港元隔夜资金流动性继续收紧,隔夜HIBOR上行9bp至0.27%。1个月期限HIBOR小幅下行3bp至0.96%,推动1个月期限港美资金利差小幅下行3bp至-338bp。

离岸人民币资金面:本周离岸人民币资金流动性有所收紧,1周期限CNH HIBOR大幅上行12bp至1.40%。各期限离岸与在岸人民币资金利差走阔,其中1周期限CNH HIBOR与SHIBOR之差大幅走阔13bp。本周香港金管局日间离岸人民币流动性使用率有所上升。

2.2 外汇市场

本周美元继续走弱。东南亚货币中,菲律宾比索升值幅度最大,主要因为菲律宾央行行长称将在比索长期疲弱期间加大干预力度,逐步摆脱日常干预的模式。新台币大幅贬值,主要受资金持续流出中国台湾市场影响。港汇仍紧靠7.85,本周香港金管局共买入184亿港元,6-8月香港金管局通过直接干预回收的港元规模已超过5月投放规模的5%。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汇差窄幅震荡,当前为79pips。

2.3 债券市场

一级市场方面,本周港元债共计发行20只,发行金额换算成美元为105亿,到期规模为101亿,其中香港金管局发行98亿美元外汇基金票据,到期规模为99亿美元。本周点心债共计发行30只,发行金额换算为美元为30亿,到期规模为5亿。

二级市场方面,本周美债10Y收益率上行4bp至4.27%。在岸中国国债10Y收益率下行2bp至1.69%,美中利差10Y走阔6bp至258bp。离岸中国国债10Y收益率下行2bp至1.82%,离岸与在岸中债10Y利差维持在13bp。港元政府债10Y收益率下行6bp至2.96%。

2.4 权益市场

一级市场方面,本周新增3家递表企业,2家企业进入招股阶段,1只新股上市(但无募资)。再融资市场共有8家公司提出募资预案,拟募资17亿港元。

二级市场方面,随着对等关税初步落地及美国9月降息预期升温,全球股市普涨。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恒生高股息全周分别上涨1.4%/1.2%/2.9%,但恒指涨幅落后全球主要股指。板块表现严重分化,原材料板块大涨11%(“反内卷”政策推动锂概念股强势),多数板块表现平淡(涨幅在0-3%)。资金面呈现压力:外资(主动型和被动型)同步流出,反映国际资本对港股盈利修复信心不足。南向资金流入放缓(本周流入218亿元港元,上周为590亿港元)。从配置方向看,港股通资金本周重点加仓非必选消费和资讯科技。估值与情绪方面,市场沽空比先升后回落至上周水平,显示多空博弈加剧,部分投资者对后市持观望态度。

展望后市,市场或震荡承压:一方面,俄罗斯石油关税升级风险以及美国短期再通胀风险可能加剧市场扰动;另一方面,部分急涨板块的获利盘面临兑现压力。建议短期采取防御性配置策略,待关税落地、再通胀和美联储政策及盈利指引明朗后再进行风格调整。

点击图片购买 “兴业研究系列丛书”

转 载 声 明

转载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服 务 支 持 人 员

对集团外客户

李 璐 琳

liliulin@cib.com.cn

对集团内用户

汤 灏

tanghao@cib.com.cn

免 责 声 明

本报告由兴业研究(CIB Research)提供,报告信息依据国际、中国和行业通行准则并通过合法渠道获取,所有观点为研究员个人意见,不代表兴业研究立场。本报告不含任何道德、政治或其他形式的偏见,兴业研究不对报告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及时性作出任何明确或隐含的保证,报告内容不构成任何形式的要约、投资建议或决策依据,阅读者应自行独立评估所有相关风险。对于因使用本报告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后果,兴业研究和研究员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版权为兴业研究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分发、发表或以其他方式公开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除非本报告已正式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中,否则应被视为非公开的研讨性分析。引用或发布本报告内容须注明出处为兴业研究,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兴业研究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

兴业研究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