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方给女方20.4万彩礼,结婚1年后同居1年未发生关系,法院:返还18万元

发布时间:2025-08-11 08:19  浏览量:1

近日,河北魏县人民法院的一纸判决引发了广泛关注。案件中,新郎贺某与新娘郭某经人介绍相识,于 2021 年 5 月订婚,2024 年 3 月按照农村习俗举行婚礼仪式,但未办理结婚登记。

令人意外的是,两人在同居的 11 个月里竟未发生性关系,随后感情破裂,男方一纸诉状将女方告上法庭,要求返还相关财物。最终,法院判决女方返还彩礼 18 万元。这一判决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呢?

根据公开的判决书,新郎贺某出生于 2000 年,新娘郭某出生于 2002 年。两人经人介绍确立恋爱关系后,按照农村习俗订婚,并在之后举行了婚礼。然而,婚后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甜蜜。

贺某称,由于婚前缺乏感情基础,两人自举行婚礼后同居生活的 11 个月期间,从未发生两性关系。这种有名无实的婚姻让贺某深感痛苦,最终导致两人于 2025 年 2 月分居。

在这段短暂的 “婚姻” 里,男方家庭付出了不少财物。男方前后给女方家彩礼款共计 20.4 万元,女方家返还男方 2600 元。此外,男方为女方购买 “三金” 花费 21400 元,另外给女方购买电脑、手机花费 1.5 万元。

而女方陪嫁有空调、洗衣机、冰箱、四件套等物品。当这段婚姻走向尽头,财物的返还问题便成了双方争议的焦点。

贺某认为,两人夫妻关系名存实亡,典礼后长期分居,女方纯属借婚姻索取巨额钱财,因此要求女方返还相关财物 25.53 万元。而女方代理人则表示,原告所诉的彩礼款数额与事实不符,且分居是因为原告及其母亲将郭某赶出家门,原告存在严重过错,彩礼款应酌情不予返还。

法院在审理这起婚约财产纠纷时,综合考虑了多方面因素。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在这起案件中,虽然双方按照习俗举行了典礼仪式,但并未办理结婚登记,且无夫妻之实。

法院认为,对于婚约财产纠纷,既要考虑法律规定,又要兼顾民间习俗,包括是否同居、同居时间、是否结婚以及过错责任等。在本案中,原告与被告无夫妻之实这一重大情形尤为关键,因此女方应当承担较多的返还义务。

最终,法院判决三名被告酌情返还给原告贺某某彩礼款 18 万元,同时,被告郭某某在原告处的嫁妆准予带回。

这一判决并非个例。在现实生活中,因彩礼问题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恋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彩礼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在很多地方依然存在。

彩礼的数额也水涨船高,给一些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当婚姻关系破裂时,彩礼的返还往往成为矛盾的爆发点。

近年来,为了解决彩礼纠纷,法律也在不断完善。2024 年 1 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彩礼返还的条件和标准。

根据该规定,双方未登记结婚且未共同生活的,原则上应全额返还彩礼;共同生活不足 1 年且彩礼超 10 万元的,返还比例不低于 50% 等。这些规定为法院审理彩礼纠纷案件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这起案件中,我们看到了法律对公平正义的维护。法院的判决既考虑了法律规定,又兼顾了民间习俗和案件的实际情况,让彩礼的返还更加合理、公正。对于广大民众来说,这起案件也敲响了警钟。

在婚恋过程中,双方应当坦诚相待,尊重彼此的意愿和选择。同时,对于彩礼这一敏感问题,也应当理性对待,避免因彩礼问题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社会上令人深恶痛绝的骗婚现象。骗婚,简单来说,就是以婚姻为幌子,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近年来,骗婚案件时有发生,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

在一些骗婚案例中,犯罪分子往往以高额彩礼为目标,通过与被害人短暂交往后迅速结婚,在获取彩礼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还有一些人,像前面提到的李某,明明已婚育却隐瞒事实,同时与多人交往、订婚甚至结婚,骗取高额彩礼。他们的行为不仅违背了道德伦理,更是触犯了法律。

骗婚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序良俗,损害了人们对婚姻的信任。对于那些辛苦积攒财富准备步入婚姻殿堂的家庭来说,一旦遭遇骗婚,可能会陷入经济困境,甚至倾家荡产。更重要的是,骗婚给受害者带来的精神创伤往往是难以弥补的,他们可能会对爱情和婚姻失去信心,影响一生的幸福。

为了防范骗婚,一方面,个人在婚恋过程中要保持警惕,不要被对方的花言巧语和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尽可能地了解对方的家庭背景、婚姻状况、个人品行等信息,避免陷入骗婚陷阱。

另一方面,社会也应加强对骗婚行为的打击力度。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骗婚案件的侦破和惩处力度,提高犯罪分子的违法成本。同时,也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让骗婚行为无处遁形。

婚姻本应是建立在爱情和信任基础上的美好结合,而不是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的敛财工具。我们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婚姻中收获幸福,也希望社会能够更加和谐稳定,让骗婚这种丑恶现象不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