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 文明风采丨旧空间焕发新生机
发布时间:2025-08-11 08:20 浏览量:1
□本报记者 张海涛 本报通讯员 张仪薇
8月8日傍晚,宝丰县人民公园乒乓球区气氛热烈,一群人正在切磋球技。不远处新改造的篮球场上,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充满活力。
“地面铺了透水砖,旧球桌也陆续换新,这小广场是越变越舒坦。”在这里打了十几年乒乓球的68岁居民张明德说。
这片承载了居民多年休闲记忆的空间,如今焕发出新的生机。曾经黄土裸露的花坛也已草木葱茏,崭新的座椅分布其间,新修的步道蜿蜒延伸。
这份看得见、摸得着的舒适,正是这座小城变化的缩影。
近年来,宝丰县始终将“群众需求就是创建方向”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玉带河穿城而过,水清岸绿、碧波荡漾,成群的观赏鱼在水中悠然游弋。曾经这条居民避之不及的臭水沟,经过系统清淤、加固河堤、修建亲水栈道,如今成了居民散步休闲的热门去处。
宝丰县通过对玉带河、净肠河实施水系生态修复工程,新建5座水闸坝体,新增蓄水能力超百万立方米。这不仅显著增强了河道防洪排涝能力,更极大提升了沿河景观品质。
从“臭水沟”到“景观河”,玉带河串联起4处游园和6个精巧的口袋公园,为市民提供了宜人的亲水空间。
变化同样悄然发生在居民的家门口。
曾经的城乡接合部陈营社区,如今道路宽阔整洁,入夜灯火通明,家家户户门前花团锦簇,已然成为展现文明风尚的新窗口。每晚,“陈营大舞台”歌舞飞扬,吸引人群聚集,带动了夜经济的繁荣。
在父城街道东街社区,担任门卫的牛新钳是社区变化的见证者。“过去车进不来,去年小区新增了130个停车位,又新建了电动车棚,再也不用为停车发愁了。”牛新钳说。
这样的改造并非个例,全县184个曾经的“三无小区”大幅改造,195个小区建起了集中充电桩,小区配套基础设施、绿化美化、环境卫生等全面改善提升,城区245条背街实现了全天候保洁。
宝丰县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品质不断升级。15条主次干道提档升级,62.8公里农村公路完成改造,城乡出行更顺畅。
同时,该县巧妙利用边角地“见缝插绿”,新建6个主题公园,打造16处精巧的“口袋公园”,完成了7处老旧公园和14处空闲地块的绿化升级,群众乐享“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文明的种子亦在乡村沃土中生根发芽。宝丰县注重城乡一体、全域创建,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推进。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杨沟村成功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
漫步宝丰,河道清波荡漾,公园生机盎然,道路开阔整洁……无数细微之处的嬗变,正共同绘就一幅生动的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