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R:美国德克萨斯大学Walter Balduini团队报道褪黑激素可显著降低线粒体炎症
发布时间:2025-08-11 09:01 浏览量:1
在压力或病理条件下,许多细胞会转而采用瓦伯格型代谢,将丙酮酸排除在线粒体之外,导致线粒体内乙酰辅酶 A (乙酰辅酶 A) 生成减少。这会影响电子传递链功能和三磷酸腺苷生成,但也会减少线粒体内褪黑激素的合成,褪黑激素的合成需要乙酰辅酶 A 作为辅助底物/辅助因子,才能将血清素转化为褪黑激素的前体 N-乙酰血清素。这限制了褪黑激素在这些细胞器中的抗氧化功能,使线粒体更容易受到氧化应激的影响。这是一种在衰老过程中发生的病理生理状况,会增加引发神经退行性过程的风险。补充外源性褪黑激素可能促进更健康的线粒体葡萄糖代谢,有助于延缓与年龄相关的过程。褪黑激素对线粒体修复的影响还涉及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外积累,引发和传播神经炎症。褪黑激素促进未折叠蛋白质反应,导致受损蛋白质降解和新蛋白质合成,通过线粒体自噬改善受损线粒体的清除,减少与炎症小体激活相关的神经炎症,并抑制炎症通路的激活。
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Walter Balduini团队在发表于《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的观点文章中认为,鉴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不断增加,再加上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必须探索和实施策略来预防或大幅延缓这些使人衰弱的疾病。虽然衰老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复杂性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方法,但褪黑激素因其多效性而成为一种有希望的候选药物。通过针对线粒体功能障碍(这些疾病的一个关键特征),褪黑激素有可能减轻细胞损伤并促进神经元健康。虽然指望单个分子逆转这些复杂疾病的进程是不现实的,但褪黑激素的安全性和广泛的影响使其成为进一步研究的有力目标。未来的研究应该探索褪黑激素与参与非自主调节衰老和神经退行性过程的各种途径(如线粒体因子)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通过阐明这些机制,可以深入了解褪黑素作为治疗干预的潜力。最终,精心设计的临床试验是必要的,以评估褪黑素补充剂在缓解神经退行性疾病进展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类研究可能会彻底改变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为数百万受这些毁灭性疾病影响的人带来希望。
文章来源:Carloni S, Luchetti F, Nasoni MG, Balduini W, Manucha W, Reiter RJ (2026) Melatonin and mitochondrial stress: New insights into age-related neurodegeneration. Neural Regen Res 21(4):1564-1565. doi.org/10.4103/NRR.NRR-D-24-0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