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里的漫时光——方山县韩庄村农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8-11 09:38 浏览量:2
夏日傍晚,柔和的余晖倾洒在方山县韩庄村,微风裹挟着泥土与蔬果交融的田园气息,悠悠拂过每一寸土地。踏入田园里景区,广场上造型夸张的巨型辣椒雕塑,瞬间抓住游客目光,成为拍照打卡的热门点位,一旁复古小火车静静停靠,“哐当哐当”的往昔记忆似要破风而来;不远处,“祖母的菜园”标牌古朴又亲切,白色露营帐篷如散落绿草地上的云朵,勾勒出一幅灵动鲜活的乡村旅游图景,让慕名而来的游客瞬间沉醉。
“早就听说韩庄村现在发展得好,今天一来,真没失望!这大辣椒雕塑太有意思了,拍照特别出片,小火车也很有复古感,带孩子来能玩能学,太值啦!”来自太原的游客王女士,举着手机给孩子在辣椒雕塑旁连拍,兴奋得眼睛发亮。
曾经,韩庄村和无数传统乡村别无二致,守着绿水青山,却困于产业单一的枷锁。青壮年外出谋生,土地零散闲置,村落只剩寂静与陈旧。转机出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当地政府与村委决心挖掘乡土资源,探索旅游发展新路径,让“沉睡”小村苏醒。“我们守着好山好水,不能浪费!得把生态优势、田园本底用起来,打造能让人玩、能让人留、能让人记住的地方!”村委负责人在如今热闹的广场上,回忆起步履维艰的开端,仍难掩感慨,“一开始没经验,就到处考察学习,从盘活闲置土地建露营区,到设计特色景观、规划体验路线,一步一步蹚路,就想让韩庄村变个样!”
顺着蜿蜒小径走进“祖母的菜园”,木栅栏、稻草人带着浓浓的怀旧感,嫩绿的蔬菜在畦间舒展,熟透的果实压弯枝头。城里来的孩子们新奇地蹲着观察菜青虫,年轻姑娘们提着竹篮采摘蔬果,大爷大妈则和村民唠着种植经,笑声在菜园里回响。“在城里待久了,来这儿露营,闻着青草香,晚上看星星,太治愈啦!而且菜园里自己摘菜,新鲜又有趣,以后一定带朋友再来!”来团建的上班族小陈,躺在露营帐篷外的草地上,望着远处山峦,和同行伙伴分享感受。露营区里,家庭游、团建客接连不断,白天追逐嬉戏、体验农事,夜晚围着篝火唱歌聊天,星空下的欢声笑语,顺着山谷传得很远。
村民张建峰家的小院,如今改造成温馨的农家乐。“以前守着土地发愁,年轻娃都往外跑,谁能想到咱这旧院子能变成游客抢着住的地方!”他爱人擦着桌上的搪瓷杯,笑出眼角纹,“游客爱吃我蒸的窝头、腌的咸菜,走的时候还带些自家种的豆子、果子,收入比种地时翻了好几倍!”
韩庄村的蜕变,是方山县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近两年,农产品销售、民俗体验、住宿餐饮等收入直线上扬,村民腰包鼓了,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也多了。曾经闲置的土地成了“金饽饽”,老旧农舍化身“聚宝盆”,田间地头的蔬果、手作的民俗物件,都成了游客青睐的“香饽饽”。“乡村旅游不是简单‘圈块地、搭几个帐篷’,得有灵魂、有温度。”县文旅部门负责人调研时强调,韩庄村的探索,在于把“乡土气”变成“吸引力”,让游客触摸到真实的乡村肌理,品尝到记忆里的田园味道。从田间到“景点”,从农舍到“民宿”,韩庄村串起的不仅是旅游产业链,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链。
暮色渐浓,韩庄村的灯光次第亮起,露营区的篝火堆又要燃起,广场上的辣椒雕塑在夜色里镀上金边,小火车头的车灯如两颗星星。当城市的喧嚣在韩庄村的晚风中消散,当游客的欢颜与村民的笑容交织,这片土地正用乡村旅游的生动实践,证明着传统村落的无限可能——只要找对路子、守住本真,“沉睡”的乡村,也能在时代浪潮里,漾起醉人的发展浪花,奔赴充满希望的远方。
乡村旅游点燃了韩庄村的发展引擎,“未来,我们将继续以乡村旅游为笔,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好长卷,让韩庄村持续迸发活力,成为传统村落转型发展的亮眼标杆,让每一缕田园风、每一抹丰收色,都成为乡村振兴最美的注脚。”韩庄村到村工作大学生张兵兵说。记者 刘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