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主线,看委员单位怎么干丨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以高质量法治建设服务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5-08-11 09:41 浏览量:1
按:内蒙古各系统各领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学细悟笃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的重大要求,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连日来,自治区民委会同各委员单位总结梳理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的主要做法和成效,供各地各有关部门参考借鉴。
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立足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和行政立法、依法行政、刑罚执行、公共法律服务、涉外法治等职能职责,研究制定服务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二十条举措,从政治建设、法治保障、维护安全、促进团结、人才保障5个方面细化实化工作措施,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是突出主线抓好全面依法治区。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为全区法治政府考核和法治督察重点内容,命名25个示范地区和31个示范项目,向依法治国办推荐4个综合示范创建候选地区、5个单项示范候选项目,高质量开展全区十大法治事件、十大法治人物、首届法治为民创新案例评选活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法治建设始终。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蒙企通”平台企业反映问题窗口效能,累计办理涉企案件628件,为民营企业清欠账款、挽回损失24亿余元。
开展国家宪法日活动(由自治区司法厅提供)
二是围绕主线加强行政立法。充分发挥自治区政府立法专家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作用,畅通各族群众参与行政立法渠道,提升立法实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制定地方性法规前置审核条件、备案审查重要内容,健全完善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高质量完成自治区社会信用条例、黑土地保护条例等一批立法项目,配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出台《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促进条例》《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法规规章20部。落实法规政策前置审核、备案审查工作机制,梳理全区现行有效的125件政府规章、4800余件行政规范性文件,确保所有法规规章都坚决贯彻主线。
三是紧扣主线深化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审核行政执法(监督)人员1万余名,全区组织执法人员业务培训8.25万人。创新行政复议调解和解机制,启用“掌上复议”小程序,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通报机制,推动涉府裁判应执尽执。
四是聚焦主线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2023年64家自治区级普法责任单位领导走进“八五普法进行时”直播间晾晒成绩单,收看人数超2.2亿人次;2024年举办《“八五”普法大家谈》直播栏目,邀请各盟市分管副市长、重点国有企业负责人等百余名嘉宾走进直播间,落细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2025年开办《“八五”普法在乡村》系列直播访谈,邀请司法所长、派出所长、农村牧区“法律明白人”、律师等基层法治工作者现场谈经验,谈做法。印发《加强农村牧区法治宣传教育十条举措》,组织培养5.7万名“法律明白人”、1.04万户“农村牧区学法用法示范户”、3.3万名普法志愿者,开展法律宣传11万余场次。创新“普法+”模式,全面实施普法“八个一”专项行动,重点推出全区边境地区“北疆普法万里行”、“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持续擦亮“我最喜爱的法治乌兰牧骑”金色品牌。全区建成法治宣传文化阵地2755个,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进边疆、进农村(牧区)、进机关、进社区等,实现法治宣传全覆盖、无死角。
开展普法宣传(由自治区司法厅提供)
五是强化主线推动社会和谐稳定。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相融合,加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机制,推动出台《内蒙古自治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建立1094个“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让各族群众“只进一扇门,快速解纷争”。全面排查影响民族团结因素的矛盾纠纷,努力做到“小事不出嘎查村(社区)、大事不出苏木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
六是贯彻主线加强公共法律服务。持续深化“千名干警下基层”活动,1961名机关干部到司法所挂职任职,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和法庭“四所一庭”实现全覆盖。培育8107户“学法用法示范户”和34497名“法律明白人”,为基层党委和政府提供法律意见建议,指导制定村规民约,依法维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打造“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品牌,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三台融合”平台。持续开展“万名律师进乡村”活动。2024年以来,推动全区建立法律援助机构116个、法律援助工作站2666个、法律援助联络点9184个,形成“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牧区半天”法律援助服务网。